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腱肌移位加强内侧髌股韧带+外侧髌骨支持带松解+髌韧带外侧半止点内移术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本组11例病人(13膝),其中一男一女为双膝。年龄约5岁~16岁。均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后采用半腱肌移位加强内侧髌股韧带+髌韧带外侧半胫骨结节止点内移术。结果所有病人术后均获得3个月~4年随访,平均2.3年,全部病例术后髌骨脱位未见复发,无脱位恐惧感。关节活动恢复正常。采用Lyshohn1临床评分系统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术后平均评分92分。结论半腱肌移位加强内侧髌股韧带+外侧髌骨支持带松解+髌韧带外侧半止点内移术,是治疗髌骨复发性脱位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半腱肌 髌股韧带 髌骨脱位
  • 简介:摘要根据当前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需要,研制了一种与野战医疗所配套的模块化快速组合医用气体(包括氧气、负压气体、正压气体)集中供给系统,解决了批量伤病员在野战救治过程中同时需要医用气体的难题,保证了野战医疗所伤病员救治工作的顺利完成。该系统操作方便灵活,组建和拆除速度快,操作人员无需特殊培训即可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整套系统的建立与撤离。

  • 标签: 野战 模块化 快速组合 集中供给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组合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是使患肢得到适当复位固定,尽快恢复功能。方法将不同的各支架配件如长螺旋钉、钢针穿入骨折两端,外加连接杆、半环及钢针固定夹固定。结果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和相对固定的目的。结论通过使用不同规格的组合外固定支架,为临床解决了大量四肢骨折和骨缺损难以复位、频临截肢的手术。

  • 标签: 骨折 外固定支架 术中选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组合软镜联合钬激光一期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方法将236例单侧上尿路结石患者分为软镜组及经皮肾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4周清石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清石率没有差异,但软镜组术中出血较少,术后住院时间也较短,不良反应及术后监测PCT值无差异。结论组合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一期治疗上尿路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组合式输尿管 软镜联合钬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肱骨及胫骨骨折以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曾接收的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共10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以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观察手术优良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中患者优良率为75.5%;观察组中不良反应人数为3例,对照组中不良反应人数为10例。结论对肱骨及胫骨骨折以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效果较理想,可使患者骨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改善,使手术优良率提高,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肱骨骨折 胫骨骨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杂四肢骨折采用组合外固定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复杂四肢骨折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经外固定架治疗,予以观察组组合外固定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愈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显著低于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四肢骨折采用组合外固定器治疗,效果显著,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各大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杂四肢骨折 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组合外固定架治疗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30例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为男性,30例患者均采用组合外固定架治疗。结果在手术之后对患者随访10~20个月,患者的整体愈合率达到93.33%,在后期2次的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恢复速度加快,而且结痂的部位也生长较好。结论组合外固定架治疗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固定患者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促进患者骨折部位的快速愈合,也有效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组合式外固定架 开放性 粉碎性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合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应用组合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25例。肾上、中盏结石6例,肾下盏结石2例,肾盂结石1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3例。单发结石21例,多发结石4例。其中2例为孤立肾肾结石。结石长径平均1.4±0.4cm。结果20例成功碎石,碎石成功率为80.0%(20/25),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85±11min;术后住院2~4d,平均3.0±0.8d。无感染性休克、输尿管损伤及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应用组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确切。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碎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组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病人40例,对其采取组合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手术以后6-10个月,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当中包括有优、良、中以及差,它们依次为27例、8例、5例、0例。其总体有效率87.5%。结论组合外固定支架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效果观察 骨折 桡骨远端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组合外固定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4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按照是否应用组合外固定器对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患者给予组合外固定器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未给予组合外固定器治疗,两组各47例,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应用组合外固定器具有确切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杂四肢骨折 组合式外固定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组合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2c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和研究霍邱县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采用负压组合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100例上尿路结石≥2cm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碎石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一次进镜成功率达93%,7例因输尿管严重狭窄无法进镜,成功留置F6双J管,2周后来院行二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8.3(29~122)min,平均住院时间1.75(2~5)d,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及肌酐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一天结石清除率(SFR)为87%,术后一个月SFR为98%。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主要包括血尿,发热(7%),无一例发生尿脓毒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大出血、尿外渗等并发症。结论负压组合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其结石排净率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输尿管镜 负压组合式 钬激光碎石 结石清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组合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2c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和研究霍邱县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采用负压组合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100例上尿路结石≥2cm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碎石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一次进镜成功率达93%,7例因输尿管严重狭窄无法进镜,成功留置F6双J管,2周后来院行二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8.3(29~122)min,平均住院时间1.75(2~5)d,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及肌酐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一天结石清除率(SFR)为87%,术后一个月SFR为98%。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主要包括血尿,发热(7%),无一例发生尿脓毒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大出血、尿外渗等并发症。结论负压组合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其结石排净率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输尿管镜 负压组合式 钬激光碎石 结石清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肾结石患者应用组组合输尿管软镜与皮肾镜治疗的结石清除率及对其肾功能、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老年肾结石患者共86例,将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接受组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对照组接受皮肾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治疗后,治疗组结石清除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73.33%)(P<0.05),治疗组肾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肾功能情况,治疗组选用的组合输尿管软镜术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显著低于采用皮肾镜术的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69%)显著低于对照组(27.50%)(P<0.05)。结论组合输尿管软镜术比较皮肾镜术治疗老年肾结石临床疗效佳、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 皮肾镜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于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青光眼患者根据术式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36例,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术后3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对比两组的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月,观察组的痊愈率、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浅前房发生率、脉膜脱离率、术后总并发症率也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青光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青光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这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报告6例小儿沥青烧伤的创面处理、治疗方法和效果。治疗上能做到及时、全面、一次性彻底清除创面沥青。特别是应用沥污净A(又名ZFA溶剂)创面后,再用红药膏外敷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小儿沥青烧伤创面效果甚佳。

  • 标签:
  • 简介:摘要长期以来,临床上应用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来修复骨缺损或促进骨愈合,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际中。而本院应用重组合异种骨来治疗病人,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我们应用RBX(reconstitutedbonexenograft)植骨例数尚少,经验不足,尚需临床大量应用积累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不过如果进一步对RBX(reconstitutedbonexenograft)加以完善,这将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重组合异种骨 临床
  • 简介:摘要社区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为突出“立足岗位、面向社区”的课程体系,根据护理专业岗位需求和社区护理学的特点,在现代护理理念的指导下,以人的健康护理为中心,围绕护理工作任务和护理工作过程,将多种方法相结合运用于社区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在教学中体现医学教育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特色。为提高社区护理学的教学效果,笔者采用社区护理实训中心、角色扮演法、病例讨论教学、体验式教学教学等,即结合式教学法方法,并对该教学法实际运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常规组,对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对复合组患者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眼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合组患者术后的眼压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视力改善率为78.3%,高于常规组患者的54.3%(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9.4%(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对30例31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患者,做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检测。结果31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患者,除1眼因术前角膜内皮水肿影响内皮细胞密度的检测,余30眼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值为2238±313.20个/mm2,术后一周均值2243±345.18个/mm2,术前术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常情况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不会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产生不良影响。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青光眼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角膜内皮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