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胃肠镜麻醉的流程规范和安全管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门诊接收的8500例胃肠镜检查患者为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麻醉过程,总结麻醉的主要流程规范以及安全管理措施,并分析最终安全管理效果。结果8500例患者麻醉结果,1例患者心动过缓、5例患者呛咳、3例患者呼吸抑制、6例患者血压下降、1例患者下颌松弛。结论针对在门诊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规范其麻醉流程,实施安全管理,可提高患者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保证顺利完成检查工作。

  • 标签: 门诊 胃肠镜麻醉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在消毒供应中心改造、流程管理中应用,规范消毒供应中布局、流程,使其符合感染管理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消毒员加班。方法通过PDCA循环的实施,找出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并检查成效及跟踪评价。结果实施PDCA循环前供应室设备老化,设施破损,在临床科室清点污染物品、消毒员加班多。流程不规范。实施PDCA循环后取消在临床科室清点污染物品,供应室改造到位,内部布局合理,设备设施增加到位,消毒员加班次数减少。结论通过近两年的实践(2014年1月-2016年11月),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保证了无菌物品质量。

  • 标签: PDCA 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流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流程管理在肠道准备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室需进行肠道准备的住院患者,采用标准化流程管理前后的对比。结果肠道准备患者在采用标准化流程管理后,肠道的清洁率、病人的满意度均比以前有所提高。结论肠道准备标准化流程管理有利于护理人员工作的规范化,有利于提高肠道准备的质量,病人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 标签: 肠道准备 标准化流程管理 肠道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应用流程再造的作用。方法选取94例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例时,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接受院内感染常规管理的为对照组,应用流程再造模式进行管理的则为观察组。对比并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为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升高,围术期医院感染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手术室中应用流程再造模式,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医院感染 流程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输液流程的优化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选取的医院急诊输液流程优化前后患者病例各240例进行研究,对比医院急诊输液流程优化前后患者的等待时间和护士的工作效率,重点对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医院急诊输液流程优化具有明显的意义和效果,优化后患者的等待时间更短、护士的工作效率更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更好,且与优化前相比各方面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输液流程的优化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医院工作效率和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急诊 输液流程 优化 患者满意度 护士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精神疾病是一种容易反复的慢性疾病,目前对精神病的治疗仍是以口服药物为主,但是病人的服药依从性较差,所以加强精神科患者口服药发放流程管理在用药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

  • 标签: 口服药 发放流程 精神科 封闭式管理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效果。方法入选本次的86例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通过单双号方法将86例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即观察组43例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照组43例采用基础护理流程,比较两种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诊到确诊的用时及专科治疗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以上数据经过比较后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可将救治率提升,为患者后续治疗获取一定的时间。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程优化前后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效果。方法择于我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急诊收治的76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是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取优化后的急诊流程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进出急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参考组短,在抢救之后的30min、1h、2h、3h等时间段的VAS评分均低于参考组,综合有效率高达94.73%,高于参考组的73.68%;实验组死亡率为2.63%,参考组死亡率为15.7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优化以后的急诊流程有效的提高了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疗效,进出急诊时间、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较短,VAS评分低,临床治疗疗效显著,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性胸痛患者 优化急诊流程 诊治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临床输血检验工作整体流程与质量的有效控制方法。方法观察在现行的管理流程下在2009年至2018年期间进行血型鉴定以及交叉配血的差错率。同时,随机选取在此期间进行相关治疗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质量管理的2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常规管理的另外2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临床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结果在观察期内,两组患者的血型鉴定以及交叉配血工作中出现在差错率为0;在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加强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临床治疗 输血检验 控制方法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前护理流程再造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采取手术前流程再造对60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手术前护理;剩余30例为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手术前流程再造,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心理状况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0.0%,显著低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0%(P<0.05)。结论手术前流程再造可显著改善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 手术前流程再造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应用优化护理流程,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结果抢救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心率、收缩压、急诊室急救时间、PCI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能够使抢救过程更加高效、合理,对确保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标准护理流程对脑出血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恢复效果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脑出血患者干预后指标评分、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期间给予标准护理流程利于患者机体改善与恢复,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标准护理流程 脑出血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 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医疗仪器设备的拥有量也在不断增长。相应的,设备维修管理费用也日益提升,造成医院经济效益不断下降。如何实现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管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是当前医院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建立有效的、完善的医疗设备维修流程,可以提升医疗设备运营效率,最大限度延长医疗设备使用周期,从而达到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的目的。

  • 标签: 医院 医疗设备 维修流程 控制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与传统常规护理方式相比化疗护理流程在肿瘤科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优势所在。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共8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人。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对实验组则采取化疗护理流程模式改进护理方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静脉炎、穿刺点渗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运用KPS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对于化疗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综合相关数据两组间进行对比。结果采取化疗护理流程模式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则高于对照组;而对于化疗护理的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化疗护理流程会减少肿瘤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应用效果更好,应加以推广采用。

  • 标签: 肿瘤 化疗 护理流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选取我院输血患者12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输血检验流程,观察组给予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观察患者医患纠纷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医患纠纷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输血患者输血检验流程进行质量控制,能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有效保证了患者输血安全性,值得借鉴。

  • 标签: 输血 检验流程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以我院ICU病室收治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与否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以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以优化护理流程护理,对比护理质量。结果护理人员护理满意率以及综合评价较高,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ICU基础护理 优质护理 创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ICU患者采用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方案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为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ICU患者,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后的优质护理方案,将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内的临床疗效等作为对比依据。结果①观察组院前救治时间、急诊时间均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患者致残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用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后的优质护理方案,有利于有利于患者减少患者救治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 标签: ICU 基础护理流程 护理程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讨论护理流程优化在降低小儿急诊输液意外风险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对象选择2014年1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对门诊急诊中的输液患儿应用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模式,采用随机的方式抽取52例急诊输液患儿作为对象进行观察。将这52例急诊输液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26例患儿。对观察组患儿使用传统护理模式管理,对照组患儿则使用流程优化护理模式管理。结果优化护理流程后,对照组患儿的输液意外风险事件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急诊输液护理质量也有所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也有效提高,都要优于采用传统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患儿。结论对急诊中小儿患者实施护理流程优化管理,能够有效减少输液意外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治疗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遏制了医患矛盾的发生,具有极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护理流程 优化 传统护理模式 小儿急诊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系统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实施系统化急救护理流程前后1年效果进行对比参照,实施前1年为对照组,实施后1年为实验组。比较两者新生儿窒息患儿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和家长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抢救成功率(98%)显著高于对照组(85%),且前者家长投诉率(94%)明显低于后者(76%),抢救时间更短(P<0.05)。结论应用系统化急救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缩短患儿抢救时间,让家长更满意。

  • 标签: 系统化 急救护理流程 新生儿 窒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优化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在2014年1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对比两组的护理急救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急救效果中抢救成功率为83.33%,比对照组的成功率(53.33%)高,出现的其它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优化护理流程 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