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疗法对于不同程度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10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106例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侧与健侧面神经波幅比低于30%的为轻度组,波幅比高于30%的为重度组,每组按治疗办法不同划分为针灸组(常规治疗+针灸)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分别比较轻度、重度面神经炎患者的针灸治疗效果。结果轻度组中,针灸治疗总有效率(92.31%)和常规治疗(81.48%)的效果无显著差异(χ2=1.354,P>0.05)。重度组中,针灸治疗总有效率(96.15%)比常规治疗总有效率(77.78%)明显提高,差异显著(χ2=3.902,P<0.05)。讨论针灸疗法对于重度面神经炎患者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无显著疗效,推荐该疗法应用于重度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 标签: 针灸 面神经炎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临床上治疗不同程度空腔粘连的方法策略以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宫腔粘连患者中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国际中分类标准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对宫腔粘连患者实施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2-3个月经周期的护理以及二探观察,并对其中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分析不同程度的宫腔粘连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以及经治疗后存在的差异。结果在140例宫腔粘连患者中有135例宫腔患者有既往刮宫史,比例为96.4%。轻度宫腔粘连患者有29例,占20.7%,中度宫腔粘连患者有16例,占11.4%,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有89例,占63.6%,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有6例,占4.3%。术后观察到所有宫腔粘连患者有10例患者月经量增多,约为7.2%。月经量没有明显变化宫腔粘连患者有7例,约为5%,月经量恢复正常有110例,占78.6%,月经量减少的患者有13例,占9.3%。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多种方式对140例宫腔粘连患者中85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随访率为60.7%),有73例宫腔粘连患者的月经周期正常,约为85.9%,有10例患者的月经周期紊乱,约为11.8%,有2例患者处于闭经状态,占2.4%。结论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有过刮宫史的患者患有宫腔粘连的概率要高的多,不同程度的宫腔粘连患者均可通过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重度的宫腔粘连患者经治疗后治疗效果不太明显,它的预后较其它程度的宫腔粘连患者差,因此对有过刮宫史的妇女要注意防止宫腔粘连等妇科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宫腔粘连 二探观察 随访观察 宫腔镜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受教育程度机械通气患者在ICU中接受重症监护时的自身体验情况,为护理质量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将综合ICU中使用机械通气的清醒患者,按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分为4组,按《重症监护量表》进行重症监护体验资料的收集,用SPSS17.0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不同组在重症监护体验的“环境感受”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该维度的部分条目,高中及以上患者的不良感受明显高于其他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患者对ICU内环境的感受有较大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患者出现的不良感受更明显,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

  • 标签: 教育 机械通气 重症监护 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不同程度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5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照听力水平分为轻至中度耳聋组12例,中重至重度耳聋组29例,极重度耳聋组16例。3组均采用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3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听力水平进行比较,评价治疗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轻至中度、中重至重度、极重度耳聋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6.6%、93.8%,3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听力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轻至中度、中重至重度、极重度突发性耳聋均能取得满意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值得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高压氧 突发性耳聋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痴呆症是一种智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威协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对确保病人安全、降低医疗纠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老年痴呆 安全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上前牙不同程度牙体缺损行牙冠延长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上前牙牙体缺损患者40例,共40颗患牙,分为两组。A组(20颗)牙体缺损位于唇腭侧,断端所有位点止于龈下≤3mm;B组(20颗)牙体缺损位于唇腭侧,断端最低位点止于龈下3mm~5mm处。两组牙分别行牙冠延长术,并与术前、术后6周、术后3个月均进行临床牙周检查及松动度检查。结果A组去骨后断端完全暴露,骨嵴顶距断端处距离≥3mm,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牙周组织呈现的是健康状态。相对于A组来说,B组去骨后断端暴露不明显,骨嵴顶距牙缺损处距离在3mm以下,治疗后患者的牙龈出现多种不良炎症。结论当行牙冠延长术患者的前牙牙体缺损断端在牙龈下小于3mm时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当此距离在3mm以上时,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治疗后患者牙龈处出现的不良情况较多。因此,对于前牙不同程度的缺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的治疗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前牙 牙体缺损 生物学宽度 牙冠延长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牙体牙髓患者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牙体牙髓患者96例,将其按门诊挂号顺序随机分为三组欠充组;适充组;超充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欠充组32例患者中患牙颗数为41颗;适充组32例患者中患牙颗数为43颗;超充组32例患者中患牙颗数为44颗。欠充组患者治疗时根管填充不足;适充组患者治疗时根管填充适度;超充组患者治疗时根管填充超量,将三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三组患者治愈率相比较适充组患者治愈率为95.3%;欠充组患者治愈率为46.3%;超充组患者治愈率为47.7%,三组相比较,适充组高于欠充组与超充组P<0.05;超充组与欠充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根管治疗时,根管适度填充,能够有效避免根管治疗后再度感染发生,有效降低根管治疗术后患牙根尖区疼痛及慢性根尖周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例,对提高患牙的保存率及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牙体牙髓患者 根管填充 欠充 适充 超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例行16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本组患者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情况进行分析,分析16层螺旋CT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与临床价值。结果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比,16层螺旋CT图像诊断冠状动脉,其中50%以上狭窄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22%、83.16%、95.36%、89.33%、95.13%。结论16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简便、无创、安全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尤其是对于50%以上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其诊断准确率更高。

  • 标签: 16层螺旋CT 诊断 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全麻以及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这两种麻醉方式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后疼痛程度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并且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全麻也就是CA组,另外一组采用全麻同硬膜外阻滞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CGEA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这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等因素进行对比。结果CGEA组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1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内疼痛的程度评分同CA组患者同期相比较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全麻同硬膜外阻滞麻醉相联合的方式可以将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程度极大的加以降低,从而减少患者吗啡的使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这种麻醉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麻醉方式 胃癌根治术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体牙髓病患者接受根管填充治疗时选择不同填充程度对病情改善的结果。方法纳入于本院2015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为牙体牙髓病且接受根管填充方案治疗患者103例(患牙120颗)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根管填充程度以每组40颗患牙将其分为A组(超量填充)、B组(适量填充)与C组(不足填充),比较不同根管填充程度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疗效评估后提示B组患者患牙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与C组,统计学处理后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对牙体牙髓患者应用根管适充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根管填充 不同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疗法应用于不同损伤程度的面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170例,170例面神经炎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轻度组98例,重度组72例,将以上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激素、抗病毒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轻度组和重度组两组中,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面神经损伤的患者,针灸疗法能够明显有助于面神经炎患者的面部肌肉运动功能恢复,临床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损伤程度 面神经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牙体牙髓患者的治疗之中不同根管填充程度的治疗疗效,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1例牙体牙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1例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患者适当填充,第二组患者超量填充,第三组患者欠量填充,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疼痛情况。结果第一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第二、第三组,三组的数据进行对比,之间的对比存在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第二组、第三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第一组,将三组的数据进行对比,之间的对比存在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根管适量填充有利于有效缓解牙体牙髓患者的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有效保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根管填充程度 牙体牙髓 疼痛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慢性乙肝患者不同文化程度对疾病控制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文化程度的差异分为两组;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为观察组,共68例;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为对照组,共52例;两组患者均需进行乙肝知识健康宣教,进一步对两组患者疾病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1)在各项乙肝知识掌握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在各项疾病控制指标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及乙肝病毒基因(HBV-DNA)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乙肝患者,若文化水平高,有利于患者掌握乙肝相关知识,进而使疾病控制效果增强。

  • 标签: 慢性乙肝 文化程度 疾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颅脑创伤对血清游离皮质醇含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或120急救中心送于我院救治的TBI患者共45例,观察45例患者在入院时血浆中COR含量,比较在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之间血浆COR含量差异。结果轻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游离COR含量为(27.62±8.17)μg/dL,与中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游离COR(33.23±6.47)μg/d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度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8.96±5.44)μg/dL相比,其血浆中游离COR明显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患者血浆中COR含量不同,COR含量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监测血浆COR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 标签: 颅脑损伤 血浆COR 治疗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96例(患牙140颗)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根管填充程度划分为三组,超充组32例、适充组32例以及欠充组32例,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适充组总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超充组的78.1%与欠充组的75.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根管填充治疗一定要控制好填充程度,避免欠充或超充,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 标签: 根管填充 牙体牙髓病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针灸治疗法对患有不同程度面神经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120例患有面部神经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其中60例完全性面神经损伤患者分为A、B两组,60例不完全面神经损伤患者分为C、D两组,平均每组30例。A、C组患者采用口服中药方式进行治疗;B、D组患者采用口服中药与针灸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B、D两组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C两组;停止实施治疗方案后一段时间后症状再次出现的人数明显少于A、C两组;面部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早于A、C两组。结论应用针灸治疗法对患有不同程度面神经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针灸 不同程度 面神经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溃疡程度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1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不同Wagner分级患者年龄、血压、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CRP、ESR等炎性指标随着Wagner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Wagner分级的升高,创面愈合率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性指标和患者溃疡程度分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糖尿病足患者的溃疡严重程度和创面愈合程度,这对于指导制定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足 溃疡 临床特点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健康宣教方式对结肠镜检患者肠道清洁程度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50例结肠镜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三组,A组、B组和C组各50例。其中A组清晨5点~7点进行检查,B组上午8点~10点进行检查,C组19点~21点进行检查。对三组患者采用不同宣教方式,对比肠道清洁效果和准备时间。结果A组肠道清洁效果、肠道准备时间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采用书面讲解和口头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对结肠镜检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此外时间安排在5~7点比较适宜。

  • 标签: 健康宣教 结肠镜检查 肠道清洁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耳鼻喉患者的急性感染以及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择176例耳鼻喉急性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实验组接受扶他林的治疗,对照组接受芬太尼透皮贴剂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7.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是85.2%。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是3.4%,显著低于对照组(19.3%),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上,应用扶他林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和术后疼痛疗效显著,并且操作比较简单,易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耳鼻喉 急性感染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影响。方法使用ELISA双抗夹心法对10例阴性标本及系列阴性溶血标本进行HBsAg的检测。结果阴性溶血标本的S/CO值普遍高于正常血浆标本,随着溶血程度的增加,S/CO值也随之增大,甚至出现假阳性的结果,溶血对正常阴性标本的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结论当标本溶血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导致ELISA检测HBsAg的假阳性。故临床检测中为了保证检测质量,应尽量避免溶血标本。

  • 标签: 溶血 ELISA HBs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