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血清脑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感染性休克患者78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结果将其分为两组认知功能正常组(NC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CD组)。采取患者外周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检测外周血清脑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CD组MoCA和MMSE评分及血清BDNF含量显著下降(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MoCA评分与BDNF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血清BDNF的含量下降有关,且检测BDNF可用于感染性休克伴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认知功能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神经传导检查对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5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两组患者运动神经波幅、传导速度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波幅(5.47±2.23)mV,传导速度(44.36±2.58)m/s,对照组的波幅(10.32±1.58)mV,传导速度(52.36±2.75)m/s,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神经传导检查对运动神经元病有比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神经电生理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神经传导检查对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5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两组患者运动神经波幅、传导速度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波幅(5.47±2.23)mV,传导速度(44.36±2.58)m/s,对照组的波幅(10.32±1.58)mV,传导速度(52.36±2.75)m/s,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神经传导检查对运动神经元病有比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神经电生理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级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为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实施减压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量表(CNSS),对资阳市7所三级医院的202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三级医院护士的压力依次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及工作,病人护理,工作环境及资源,管理和人际关系。得分前3位的条目分别是工作量太大、护理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低,上班时书写工作太多。结论医院管理者应制定有效的减压措施,维护护士身心健康。

  • 标签: 护士 压力源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地佐辛在带状疱疹神经神经阻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科室收治的44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2例患者,对照组带状疱疹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曲安奈德行神经阻滞治疗,治疗组带状疱疹患者使用利多卡因+曲安奈德+地佐辛行神经阻滞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带状疱疹患者T0、T1时点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带状疱疹患者T2、T3、T4、T5时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概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地佐辛 带状疱疹 神经痛 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康复护理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2018年)收治的颅脑肿瘤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前后FMA、MBI、CS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FMA、MBI、CSS评分及预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神经外科危重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 标签: 亚低温康复护理 神经外科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推拿、整复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颈性头痛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牵引疗法,观察组采用推拿、整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37/4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整复治疗颈性头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推拿 整复 颈源性头痛 疗效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理念的进步,护士心理研究也被逐渐重视,目的是减少或避免应激反应。护士的应激行为在职业行为中是比较危险的。应激因素以及应激越来越多,容易导致护士身心平衡发生紊乱,产生应激反应。本文探究护士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激,并提出相应对策,来实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工作 应激源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经筋推拿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性头痛患者72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探究组(n=36)与对比组(n=36),分别开展经筋推拿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QLQ-C30)改善情况。结果经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探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将经筋推拿应用于颈性头痛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机体康复,故可进一步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 标签: 经筋推拿 颈源性头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臭氧小自血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0例PHN门诊患者进行神经阻滞联合臭氧小自血注射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80例PHN患者临床治愈55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臭氧小自血注射疗法治疗PHN,疗效佳,安全性高。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神经阻滞 臭氧
  • 简介:摘要仰卧旋转提拔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是一种改良的传统中医推拿整脊手法。仰卧旋转提拔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是一种治疗颈性眩晕的快捷有效,安全无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本文就仰卧旋转提拔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进行观察。

  • 标签: 仰卧 旋转提拔手法 治疗 颈源性 眩晕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模式的转变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对护理这一特殊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精神科护士作为护理行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特殊的服务性质,这使得他们比普通护士更有压力,而工作压力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了解精神科护士的主要压力因素,探讨减轻精神科护士压力的对策,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压力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模式的转变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对护理这一特殊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精神科护士作为护理行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特殊的服务性质,这使得他们比普通护士更有压力,而工作压力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了解精神科护士的主要压力因素,探讨减轻精神科护士压力的对策,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压力
  • 简介:摘要布比卡因是临床应用较多的局部麻醉药,在外周阻滞麻醉、术后镇痛及蛛网膜下腔阻滞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其神经毒性反应事件也时有发生,对于该药物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构成了威胁,亟待深入分析,进一步降低布比卡因的神经毒性风险。为此,本文对布比卡因神经毒性及其研究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布比卡因 神经毒性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的影像表现,评价双CT双能量技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尿路结石患者106例,采用型号fiash双CT进行扫描,检查序列为双能量模式下DE的检查,检查结束后将采集所得数据传入工作站,使用西门子公司的SyngoDefaultulSchenma工作站进行分析。结果经双CT扫描技术并使用双能量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软件分析技术成分,其中106例患者经双CT分析为61例为草酸钙结石,17例为胱氨酸结石,19例为磷酸盐结石,9例为尿酸结石。结论双CT双能量结石分析是一种方便、快捷且无创的结石分析方法,对临床上诊断及治疗尿路结石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双源CT双能量分析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热针综合治疗颈性肩周炎中多维度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月我科收治了64例颈性肩周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多维度护理。结果实施多维度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和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及多媒体互动式康复指导和功能锻炼等多维度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减轻疼痛,促进功能康复,对内热针治疗颈性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 标签: 颈源性肩周炎 多维度护理 多媒体互动式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性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2017年在我院治疗的鼻性慢性咽炎患者80例,包括慢性肥厚型咽炎34例、慢性单纯型咽炎46例。80例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00%(76/80),其中34例慢性肥厚型咽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06%(33/34);其中46例慢性单纯型咽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48%(43/46)。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性慢性咽炎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源性慢性咽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鼠神经生长因子联用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ug肌注,同时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ug+0.9%Nacl10ml静注,每天1次;另40例为对照组,单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ug+0.9%Nacl10ml静注,每天1次,2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和SNCV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DPN的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鼠神经生长因子 老年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前列地尔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刺激器指导下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从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间接诊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中选择64例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32例患者采用腰-硬联合穿刺麻醉,研讨组32例患者采用神经刺激器指导下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结局。结果数据显示研讨组DBP、SBP在麻醉后各个时间段都优于参照组,特别是麻醉后即刻下降,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刺激器指导下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神经刺激器 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 老年患者 下肢手术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对128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提出防范对策。结果128例中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17例,发生率为13.28%(17/128),其中护理人员因素6例,发生率为35.29%(6/17),患者因素5例,发生率为29.41%(5/17),管理因素2例,发生率为11.76%(2/17),其他因素4例,发生率为23.52%(4/17)。结论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 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