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针治疗颈源性肩周炎中的多维度护理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5
/ 2

内热针治疗颈源性肩周炎中的多维度护理效果评价

管华陈玲朱才溢黄金金张梦如朱文静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江苏南京210012)

【摘要】目的:评价内热针综合治疗颈源性肩周炎中多维度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月我科收治了64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多维度护理。结果:实施多维度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和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及多媒体互动式康复指导和功能锻炼等多维度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减轻疼痛,促进功能康复,对内热针治疗颈源性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颈源性肩周炎;多维度护理;多媒体互动式康复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162-03

关于颈源性肩周炎(Cervicalvertebradiseasecauseofperiarthritisofshoulder)至今在学术界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陈志生[1]认为颈源性肩周炎(Cervicalvertebradiseasecauseofperiarthritisofshoulder)亦称颈肩综合征,是指因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和肩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的以肩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和支配肩关节周围的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由于此病疼痛广泛,功能受限,生活质量降低,导致患者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内热针疗法是新型治疗慢性疼痛的方法。可将温度传递到周围的肌肉及软组织中,来改善微循环,降低肌肉张力,减轻无菌性炎症,进一步使损伤的骨骼肌肉恢复正常状态,改善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2]。此方法将传统的针刺和热疗结合起来,治疗深度可达骨膜,而普所以内热针在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研究主要探讨在行内热针治疗的颈源性肩周炎的患者治疗中的准确的护理配合和患者治疗前后行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并在健康宣教上使用利于患者学习的多媒体视频康复指导。在患者整个治疗住院期间实施连续的个性化多维度护理,对内热针治疗的颈肩综合征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疼痛程度,功能恢复情况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2月-2019年1月我科收治了64例患者,根据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符合颈源性肩周炎的诊断.其中男23例,女41例.年龄35岁~66岁(41.62岁±4.8岁)文化程度中学以上50例,小学15例病程3个月-5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和护理配合

①首先根据治疗部位不同,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利于患者放松。②调节室温,再给患者暴露治疗部位时注意保暖和隐私保护。③在治疗区域及选择痛点用手术记号笔定位做标记。与治疗医师双人核对并确认。④消毒皮肤准备好无菌操作用物。⑤准备0.5%利多卡因协助治疗医师局部麻醉,并在治疗医师进针后连接内热针治疗仪电极套管。⑥调节内热针温度在38~42℃,加热20分钟。⑦起针再次消毒并包扎穿刺处,妥善安置病人,及时消毒处理用物。

1.2干预方法

两组病人均行内热针治疗。对照组在住院期间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住院期间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和多媒体互动式视频康复指导①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入院时热情规范的介绍,保持病人情绪稳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整个住院过程中随时关注患者心理变化。②在确定内热针治疗前一日管床护士向病人行多媒体视频播放内热针治疗的过程,并向患者讲解术中配合要点。患者形象全面的了解了治疗情况消除了对未知的焦虑与恐惧。③将治疗显著的在院患者与新入患者在治疗前一日下午行相互交流1小时,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④在治疗后,患者疼痛减轻疼痛数字评分降低至3分及以下时,和出院前一天分两次对患者行多媒体视频康复指导,并配合责任护士在旁的讲解与患者互动,直观形象生动的让患者掌握正确颈肩部的功能锻炼的方法[3]。现场能让患者掌握并能复述。⑤同时发放文字版功能锻炼的指导,确保患者全部掌握并能遵照执行。

2.效果评价

选用GAD-7焦虑自测量表和PHQ-9抑郁自测量表。焦虑问卷(GAD7)共7个项目,抑郁问卷(PHQ-9)共9个项目,每项均采用1级~4级评分,依次1分、2分、3分、4分,1分为不发生,2分为偶尔,3分为时常,4分为总是。分数越高程度越高。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包括肩关节ROM(各轴向)、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肌力和关节5个方面评估。

并根据其对肩关节功能影响确定分值,其中活动后疼痛评分、ROM、ADL占90分,为主要因素,肌力及关节占10分,总分越高功能越好。评估时点包括入院时、内热针术前30min,干预后30min,出院后一周。

2.1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两组评定结果进行分析。

2.2两组病人GAP-7、PHQ-9评分比较,见表1。

2.3两组病人疼痛评分比较,见表2。

2.4两组病人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见表3。

3.结果

表1两组病患者GAP-7、PHQ-9评分比较入院时干预组与对照组的GAP-7、PHQ-9值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而在两组不同的护理干预后GAP-7、PHQ-9值P<0.01差异有统计意义。表2两组病人肩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入院时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两组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在内热针治疗前及治疗后疼痛程度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干预组术的多维度的护理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多维度护理全方位的考虑到病人的个体化的心理需求,根据患者的GAP-7、PHQ-9量表结果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而心理因素对疼痛的性质、程度、时间空间感知、分辨和反应程度等均能够产生影响。疼痛信号可在任何传递水平和环节上受到心理因素的调控[4、5]。多维度的护理在改善患者的情绪同时对患者的疼痛感受程度也得到明显的效果。表3两组病人各时点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入院时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使用了多媒体互动式视频康复指导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在两组的同时颈源性肩周炎的患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生活压力大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6]。内热针是针刺与热疗的完美结合,达到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阻断神经血管的恶性刺激的作用,从而消除疼痛改善功能[7]。64例患者在内热针治疗同时,多维度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及多媒体互动式视频指导干预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是患者的自身感受[8]与心理身体情绪相关,情绪的改善同时患者的疼痛程度也低于对照组。促进病人的肢体功能康复解除肩关节的疼痛及肩关节功能障碍是治疗肩周炎的两个关键问题[9]在干预组采用多媒体互动式视频的康复指导及治疗前后宣教更规范详细易于病人掌握。使用多媒体这个载体用在治疗前后的宣教及功能锻炼的康复指导中,节约了医护人员的资源[10]。故多维度的全方位护理在内热针治疗的颈源性肩周炎的人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志生.颈源性肩关节周围炎222例[J].中国骨伤,2009,22(2):83-84.

[2]田羽玲,高谦,王刚,等.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6,37(3):208-211

[3]江敏,汤晓丹,黄素芳,等.椎体间融合器置入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康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3,18(11):856-857

[4]史妙,王宁,王锦琰,罗非.疼痛的心理学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74-576

[5]WeisbergMB.ClavelALJr.Whyischronicpainsodifficulttotreat?Paychologicalconsiderationsfromsimpletocomplexcare[J].PostgradMed,1999,106(6):141一160.

[6]沈洁,张谦,潘能荣,等.焦虑、惊恐和抑郁病人的中医辨证分型[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45(2):113-115.

[7]芮静蓉.临床针灸护理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8):108-110.

[8]谭自然,金良玉.护理新概念与临床[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8.221-223.

[9]李晓芹.康复护理在颈源性肩周炎治疗中的作用[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5,16(1):158-158.

[10]龙彩雪,何海霞,陈建,等.康复视频示教片在颈椎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4):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