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孕产妇幸福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孕产妇120例进行临床观察,将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孕产妇均为60例。两组孕产妇均接受同样的健康教育及治疗护理;观察组孕产妇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还结合优质护理。自制幸福指数量表,对两组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幸福指数。结果通过优质护理,观察组的幸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孕产妇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孕产妇的幸福指数,提高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推动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

  • 标签: 优质护理 孕产妇 幸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科和普通内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工作压力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中国护士工作压力量表对传染科和普通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GWB的评分显示传染科护士的评分(72.60±10.475)低于普通内科护士的评分(80.31±11.18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量表总评分(103.10±11.828)显著高于普通内科护士总评分(90.89±11.48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除了在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的评分,两组差异不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四个方面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高于普通内科护士,其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普通内科护士。

  • 标签: 传染科 护士 主观幸福感 工作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幸福感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幸福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幸福感。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干预 焦虑抑郁 幸福感
  • 简介:摘要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干预以及康复治疗。国内外研究数据一致显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心理社会干预治疗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复发率而且还降低了患者的再住院率。本文主要对当前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重返社会的心理社会干预做一综述。首先,本文介绍了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采取的几种心理社会干预;其次介绍了心理社会干预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回归社会 心理社会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主观幸福感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经过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幸福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并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用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脑梗塞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效果。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干预 脑梗塞 主观幸福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对其主观幸福感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与意义。方法将我院内科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护理干预。给予常规组患者日常干预,如宣讲知识、监测病情发展、用药指导等;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对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幸福感指数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显示干预组完善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后主观幸福感评分比较显示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显著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其他综合措施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并调整自身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遵医嘱服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可显著提高疾病治疗效率,促进患者预后情况。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主观幸福感与生活质量 影响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情绪状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46例慢性CPHD作为实验组,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士4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幸福感指数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结果(1)实验组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指数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CL-90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SCL-90与IndexofWell-being具有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CPHD患者情绪状态与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有必要给予情感支持和生活指导。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情绪状态 主观幸福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慢病管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焦虑患者主管幸福观的影像。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46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焦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3例,对比组23例。两组患者的原有药物治疗方案均不改变,对比组患者不予以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以慢病管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糖代谢,以及幸福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干预0.5年之后,观察组患者的HbA1C为(8.11±2.31)%,TAI为(43.01±6.42)分,MUNSH为(42.14±7.05)分,观察组治疗前后具有明显差异(P<0.05),而对比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焦虑患者采用慢病管理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焦虑程度,以及糖代谢等,并有效增加患者主观幸福感。

  • 标签: 慢病管理 2型糖尿病伴焦虑 主观幸福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之前SCL-90和GWB量表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GWB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而SCL-90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之前各项血糖指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并改善其心理状态和主观幸福感。

  • 标签: 糖尿病 个性化心理护理 主观幸福感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相关因素对早产的影响和预防保健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390例早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并与非早产5210例产妇比较。结果产前检查次数少、首次产检时间迟、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从事重体力劳动、经历负性事件的产妇发生早产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会因素可导致早产的发生,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保健意识对降低早产发生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早产 社会因素 保健
  • 简介:摘要我国高血压患者正以每年1000万的数量在增加,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给居民健康水平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在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框架的视野下,我们应将慢病防治措施融入到国家政策的方方面面,从居民日常生活环境和社会结构因素入手,消除健康的不平等,促进居民健康发展。

  • 标签: 慢性病 高血压 社会决定因素
  • 简介:摘要结合医学心理学的医学模式特征及《内经》探讨了中医最早起源并主导于心理治疗,在《内经》中不但形成完整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且上升到心理是致病养生的根本因素,心理诊疗是最高原则。这种古今模式的对接吻合对现代中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内经》 心理学 医学模式
  • 简介:摘要分析男护士职业优势及社会需求,从国家、医疗单位、患者角度采取相应措施,树立男护士职业形象,促进国家护理事业发展。

  • 标签: 男护士 职业优势 社会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的分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相应对策。方法对2012年3月~2015年3月住院的275例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孕妇对新生儿安危、对分娩痛、分娩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担忧及待产情绪干扰等因素;社会文化及陈旧习俗因素;社会经济和信息化传媒负面作用及医疗机构助产能力下降等因素。结论规范新产程标准的处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强化产科医生围产医学技术培训,强化孕产妇及家属的知识宣教,从而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 社会因素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自杀是由遗传、人格、社会环境、疾病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环境因素占有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主要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方面,对社会环境因素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总结。以后的研究除了进一步发现更多的关于自杀的危险因素,还应当建立和完善自杀的预防和干预体制。

  • 标签: 自杀 危险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对收治区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82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参与调查的82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前,幸福指数评分为8.6±2.1、生活质量评分为110.3±10.2,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前后,幸福指数评分为12.5±3.4、生活质量评分为117.5±12.6。结论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因此今后要强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实施。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主观幸福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适当的健康宣教,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方法从门诊做起,通过对产前孕妇进行分娩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对入院时有剖宫产要求的待产妇,先予以调查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宣教,产时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健康教育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中作用显著。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会因素 剖宫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