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注射吗啡联合静脉芬太尼患者自控的镇痛效果。方法抽取本院妇产科的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患者78例,根据随机法将她们分成EM组、PCI-FA组及MF组,给予EM组术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射吗啡2mg,给予PCI-FA组术后使用电子镇痛泵,给予MF组术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1mg,联合使用PCI-FA,观察三组患者术后6、24、48h的VAS和术后48h镇痛总体满意度情况。结果和PCI-FA比较和EM组比较,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MF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在妇产科术后,采用硬膜外注射吗啡联合静脉芬太尼自控镇痛效果良好,见效快、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膜外腔 吗啡 芬太尼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不同的时间注药对镇痛有否差异。方法ASAI-II级择期全子宫切除术病人共36例,年龄在35岁~55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例,术后从硬膜外注入0.75%布比卡因3ml+吗啡2mg,第一组(A组)手术后出现伤口微痛时,1200~1500注药;第二组(B组)伤口微痛时,1800~2100注药;第三组(C组)注药二次,第一次注药时间和药物剂量同(A组)组,第二次注药计量时间和药量同(B组)。注药后监测血压、心率、SPO2、镇痛效果、副反应、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1)镇痛效果A组优良率为16.66%,B组为58.33%,C组为100%,三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镇痛持续时间24h内伤口出现剧烈疼痛A组10例,B组5例,C组0例,48h内伤口基本不痛A组2例,B组7例,C组12例,C组镇痛持续时间最长,A组最短(P<0.01)。(3)哌替啶使用情况A组10例,B组5例,C组0例,三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4)副反应常见副反应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三组无差异(P<0.05)。结论吗啡硬膜外注入作术后镇痛,1200~1500时镇痛作用较弱,1800~2100作用较强,持续间隔注药镇痛最强。

  • 标签: 全子宫切除术 吗啡 不同时间硬腔外注药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有效控制晚期肿瘤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60例晚期肿瘤疼痛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准确的疼痛评估,并为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60例晚期肿瘤患者疼痛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肿瘤的治疗效果。从而增强患者抗肿瘤的信心。

  • 标签: 晚期肿瘤 疼痛 评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吗啡缓释片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自2008年7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71例,对这71例患者采取吗啡缓释片进行止痛,了解其止痛效果。结果吗啡缓释片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有效率高达98.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9%。结论吗啡缓释片治疗晚期癌症疼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应用吗啡缓释片治疗晚期癌症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吗啡缓释片 晚期癌症疼痛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芬太尼透皮贴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对肝癌晚期的止痛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54例肝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至两组,芬太尼组27患者采用芬太尼透皮贴进行止痛治疗,硫酸吗啡组27例患者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止痛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芬太尼组患者的显效率(74.07%)和总有效率(96.30%)明显高于硫酸吗啡组患者的显效率(55.56%)和总有效率(85.19%),芬太尼组中1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15%,而硫酸吗啡组中有2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77.78%。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癌晚期患者的止痛治疗,芬太尼透皮贴的治疗效果更佳,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芬太尼透皮贴 硫酸吗啡缓释片 肝癌晚期 止痛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镇痛转剖宫产硬膜外导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并中转剖宫产的产妇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从术前、术中、术后的麻醉配合与护理操作等方面总结。结果100例硬膜外镇痛转剖宫产产妇围产期给予合理的产程观察与全程舒适化护理措施,所有产妇硬膜外导管均未出现打折、移位、堵塞、脱出等现象,均顺利给药,麻醉效果确切,母婴平安。结论全程舒适化的护理模式可避免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硬膜外导管移位等现象的发生,有效提高产妇满意度,避免产妇二次穿刺,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

  • 标签: 分娩镇痛 剖宫产 硬膜外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吗啡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的210例患者,根据术后给予吗啡剂量不同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切口疼痛情况及有效镇痛时间、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镇痛效果、身体心像量表(BCS)评估舒适程度,并观察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高、中剂量组的疼痛情况明显好于低剂量组,VAS、BCS评分及有效镇痛时间均优于低剂量组,并且高、中剂量组之间上述指标并无差异;高剂量组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肤瘙痒的例数明显多于中剂量组。结论手术结束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2.0mg能够起到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并且有效的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吗啡 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阿米替林、心理支持治疗缓解晚期胰腺癌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于2018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按照其住院单双号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给予所有患者心理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给予观察组盐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SAS)、疼痛(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A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后观察组的VA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开展心理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晚期胰腺癌患者盐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晚期胰腺癌 盐酸吗啡缓释片 阿米替林 心理支持治疗 疼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发生率占70%,其中30%患者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药物治疗是癌痛姑息治疗的首选,可使90%患者得以缓解,疼痛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的损伤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癌症患者主要症状之一,我们在掌握疼痛特点及规律的基础上,采用药物三阶梯止痛治疗效果较好,体会如下。

  • 标签: 疼痛 三阶梯止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吗啡在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择期手术患者,所有患者ASA分级Ⅰ‐Ⅱ,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依术后硬膜外镇痛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酒石酸布托啡诺4mg+0.25%罗哌卡因;B组,吗啡4mg+0.25%罗哌卡因;C组,酒石酸布托啡诺2mg+吗啡2mg+0.25%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手术结束前15分钟分别向A组、B组、C组病人硬膜外注射酒石酸布托啡0.5mg+0.25%罗哌卡因5ml、吗啡0.5mg+0.25%罗哌卡因5ml、酒石酸布托啡诺0.25mg+吗啡0.25mg+0.25%罗哌卡因5ml做为负荷剂量,接PCEA泵,参数设定如下背景输入速度2ml/h,自控镇痛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观察三组术后镇痛效果,记录术后6h、12h、24h、36h、48h视觉模拟评分(VAS),VAS评分0分为不痛,10分为最痛,<3分为优良,3~5分为基本满意,>5分为不满意。同时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术后12h、24h、36h、48hVAS评分,B、C组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皮肤瘙痒、尿潴留、恶心呕吐,B组明显高于A、C组(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2mg复合吗啡2mg配合0.25%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酒石酸布托啡诺 吗啡 硬膜外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疼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8例晚期恶性肿瘤疼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组(A组)和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组(B组),每组各5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观察用药后的毒副反应情况。结果A、B两组患者用药后的镇痛总有效率分别是94.9%和93.2%,两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毒副作用,其中A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0.5%,低于B组患者的4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疼痛的效果相近,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药物毒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好。

  • 标签: 晚期恶性肿瘤 疼痛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硫酸吗啡缓释片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晚期肝癌临终护理特点的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共80例,对其实施临终护理措施,根据晚期肝癌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提供针对性的基础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临终护理。结果临终护理有利于患者减轻身心痛苦,降低家属悲痛感,促使患者能够安详的逝去,其可获得较好社会效益,以及良好的医疗效果。结论临终护理在晚期肝癌患者的护理中,是人性化的体现,不但使得患者减轻痛苦,各类要求得以满足,更能维护患者尊严,让患者平静安详的走完一生。

  • 标签: 晚期肝癌 临终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少硬膜外麻醉失败率、提高麻醉效果的硬膜外导管置管方法。方法200例ASAⅠ~Ⅱ级,择期下腹及下肢硬膜外麻醉仰卧位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正向头端置入组(A组),侧下置入组(B组)(每组100例),两组病人置管成功后,均给予相同的试验剂量和追加药量,对比观察追加用药30分钟后的阻滞效果。结果A组95%的患者阻滞完善,明显高于B组(83%,P<0.01),B组单侧阻滞的发生率(12%)明显高于A组(1%,P<0.01)。结论在硬膜外穿刺置管的过程中确保导管的弧度、穿刺针的斜口与椎管的长轴保持在平行一致的方向,是提高硬膜外麻醉效果、减少单侧阻滞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导管置入 效应
  • 简介:摘要局麻药误入血管是硬膜外麻醉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文献报道约为2%。在硬膜外复合全麻状态下,因患者失去意识没有主诉,硬膜外药物误入血管难以发现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本综述回顾审视了既往文献报道的与硬膜外导管植入血管相关的危险因素及评价确定导管位置的方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 标签: 麻醉外麻醉 硬膜外导管 血管 肾上腺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癌晚期治疗更有赖于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中药与化疗。化疗对肝癌晚期较为直接的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肿瘤,减轻症状,中医中药进行全身性的保守治疗,短期作用没化疗显著,无副作用,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在治疗顺利进展的情况下,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医护人员的密切关注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医护人员的细心护理,和对晚期肝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肝癌 基本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治疗晚期肝癌临床疗效。方法参照美国斯坦福大学骨髓移植中心建立的CIK细胞培养方法诱导扩增CIK细胞。培养14天后分次回输给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卡氏评分等,同时记录生存期。结果在46例接受CIK细胞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中临床症状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P<0.05);生存质量卡氏评分提高率为73.91%;肿瘤标志物CA199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4.629,P<0.05);AFP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18.21P<0.05)。结论CIK细胞对为那些无手术无适应症的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继续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的新的途径。回输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胃肠道反应及其他副反应的观察护理,可保证整个疗程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晚期肝癌 CIK细胞 过继免疫疗法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