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直流式骨电钻是骨科手术最常用的动力工具。因其结构复杂且不能浸泡于水中,清洗难度大;如果清洗不彻底,会直接影响消毒效果而最终影响手术效果。因此,骨科电钻的清洗在预防术后感染及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中不容忽视。

  • 标签: 直流电式骨电钻 清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表贴膜法直流除颤复苏的实验方法及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4只健康家兔,将电极贴膜贴于体表,分别给予80V、90V、100V和110V四个级别电压刺激,建立室颤模型,采用20J、30J、50J(双向波)非同步直流复律。初次除颤用20J,如2次未成功,则提高一个档次能量再次电复律。计算每一档能量电除颤的成功率。结果体表贴膜法直流除颤复苏是家兔室颤后急救的有效手段,其中输出能量为30J时成功率最高。结论体表贴膜法直流除颤复苏应用于家兔室颤后急救有效可行,理想的除颤输出能量为30J。

  • 标签: 体表贴膜 直流电 室颤 实验方法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病人接受经颅直流刺激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抑郁症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抑郁症病人接受氟西汀口服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余50例抑郁症病人接受经颅直流刺激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抑郁症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抑郁症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临床中针对抑郁症病人,为其提供经颅直流刺激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抑郁症 经颅直流电刺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直流药物离子导入在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治疗中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急性细菌性性结膜炎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每天用氧氟沙星+利巴韦林直流离子导入患眼,2次/d,连用7d,氧氟沙星滴眼液+利巴韦林滴眼液滴眼,1-2滴/次,4次/d;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液+利巴韦林滴眼液滴眼,1-2滴/次,4次/d;均用至病情控制为止。结果从治疗到病情控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105)。两组均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直流药物离子导入在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治疗中安全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结介传统方法与单一传统方法在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7例普外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基础治疗和护理相同,实验组增加采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结果实验组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出现9例(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在预防普外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方而优于传统方法。

  • 标签: 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结合低分子肝素与单一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直肠恶性肿瘤手术患者10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3例和51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相同的循证护理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结果实验组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出现5例(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在预防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 腹腔镜 直肠癌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由于肺腺癌的高异质性且其病理性进展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识别驱动早期肺癌进展基因较为复杂。本团队根据Noguchi病理分类将246例早期肺腺癌组织分为A-F型,发现NoguchiC型存在C1和C2两种子分类,并指出C1型存在肿瘤进展为侵润性组织的关键性证据。本实验运用下一代测序技术证实了C1、C2病理子分类的存在且发现ERBB2,SMAD4,AKT1和TP53基因在早期肺部侵润性病变过程中具有驱动意义。

  • 标签: 驱动基因 肺腺癌 Noguchi分类 下一代基因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抗炎、止咳、平喘)的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能促进炎症的改善、啰音消失,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小儿肺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护理
  • 简介:摘要小儿肺炎是儿科主要的常见病,婴幼儿尤其多见。而危重病儿死亡中,也主要是因肺炎而死亡。肺炎有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吸入性肺炎等。雾化吸入是现代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疗法之一,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因其方法简单易行、用药量少、起效快、效果肯定、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因而被我科广泛应用。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急性喉炎患儿7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候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候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较好,数据间存在明显差距(P<0.05)。结论将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用于治疗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能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候消失时间,提升患儿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中重度 急性喉炎 临床症候
  • 简介:摘要在机床油漆车间中,直流式空调系统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能够节约电力资源还能够给环保做出很大的贡献,确保工人的生命健康。本文主要通过例子的探讨来对机床油漆车间的直流空调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了几个需要着重考虑的重要方面,希望能够达到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目的。

  • 标签: 油漆车间 直流式空调系统 分区 分层空调 送风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5年间收治的82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雾化吸入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39/41);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5%(33/4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急性支气管哮喘 氧驱动雾化吸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持续氧气驱动雾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行左经胸食管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采用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对照组术后第1天起采用经典的雾化液间断雾化。术后第3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痰效果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差异。结果实验组术后的排痰效果大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术后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能起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的作用,明显有利于患者术后排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食管癌 持续氧气驱动雾化 护理
  • 简介:摘要肺炎指的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临床上常造成儿童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发作性喘憋。肺炎是目前我国儿童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所以能找到高效的肺炎治疗方法非常重要。目的探索氧气驱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82例肺炎的小儿患者进行氧气驱动盐酸氨溴索的辅助治疗,并将临床资料同73例普通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相比较。结论氧气驱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有良好辅助治疗效果,这种辅助治疗方式值得开发推广。

  • 标签: 氧气驱动 盐酸氨溴索 小儿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氧气驱动雾化佐治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50例/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哮鸣音、湿罗音消失时间及喘息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佐治可获得较好效果,能够缩短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 小儿呼吸道感染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体表贴膜法交流电刺激家兔致颤的可行性及成功致颤的电压阈值范围。方法选择24只健康家兔,将电极贴膜贴于体表,按随机性原则计算电击顺序后,分别给予80V、90V、100V和110V四个级别电压刺激,每一级别电压刺激2次,每次持续3s,计算每一级别电压致颤的成功率和总成功率。结果电刺激可以成功诱导家兔发生室颤,其中诱导电压为100V时家兔致颤成功率最高。结论体表贴膜法交流电刺激诱导家兔心室颤动成功率高,简便可行,理想的致颤电压阈值为100V。

  • 标签: 体表 交流电 心室颤动 心脏骤停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吼喘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喘息性疾病患儿80例作为研究资料,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实施硫酸特布他林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增加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7.50%与对照组80.00%相比,明显更高,即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利于加快喘息性疾病患儿吼喘症状的消失,改善患儿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 肾上腺素 吼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1-3岁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雾化吸入,一组作为对照组,加超声雾化吸入组,另一组为实验组,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两组均为每次10-15min,2次/天,连用5天。5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程度,评比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血氧饱和度也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但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治疗小儿肺炎,且易于操作,患儿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氧气驱动 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喘息性疾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245例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为治疗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同时选取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50例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儿喘息性疾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进行治疗,促进缺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由于气道痉挛造成喘息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 复方异丙托溴铵 布地奈德混悬液 喘息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的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中重度急性喉炎的小儿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的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13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的具有很好的疗效,减轻了患儿的病痛,值得推广。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 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