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围期心肌病(PPCM)的临床特点,分析与其疾病转归的主要相关因素,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资料盛京医院自2003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围期心肌病病例66例。评价标准心功能评价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1928)。预后评价显效(心功能好转大于等于2级),有效(心功能好转大于1级),无效(心功能未好转或恶化)。方法以文献论著资料对照,总结分析盛京医院收治围期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结果盛京医院收治围期心肌病患者有如下特点平均年龄偏小(28.3岁),高龄产妇少见(9.1%),初产妇多(81.8%),产前发作多(68.2%),单胎多(71.2%),有33.3%的患者左室EF值大于50%,治疗方面产后均按心衰常规治疗,未常规抗凝,产后有4.5%(3例)合并肺梗塞,95.5%(63例)患者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日在11.5日,入院心功能差的患者治疗时间长。结论盛京医院收治PPCM患者与国内外流行病学特点有明显差异。国内围期心肌病诊断标准制定尚需更加严格,对于左室EF值大于50%患者的诊断需要谨慎。围期心肌病是否应常规抗凝治疗需要进一步研究。临床医生对凡在妊娠末3个月和产后6个月内出现气短、心慌、咳嗽、水肿者,应警惕PPCM的可能。

  • 标签: 围生期心肌病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发型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围期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在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确诊的早发型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10例,均经血培养检查证实为B族链球菌败血症,对所有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本组早发型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患儿的围期临床特征进行回顾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情况、以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本组10例早发型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患儿临床表现情况为8例患儿以呻吟为首发表现,另2例患儿因娩出后48h内有发热且拒乳症状入院。患儿实验室检查情况为白细胞计数在1.2×109/L~11.3×109/L范围内,CPR最高检出值为149.0mg/L,PCT检出值均>0.5ng/ml,8例患儿检出值>10.0ng/ml,入院后72h内下降至正常值。患儿治疗转归情况为患儿根据实际情况用青霉素治疗,在此基础之上用500.0mg/kg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支持治疗,联用3d~5d,3例全身症状严重患者用血浆支持治疗。所有患儿经治疗后2d~3d内病情均明显好转,疗程在15d~39d范围内,平均治疗疗程为(22.3±1.6)d。结论临床应高度警惕早期有严重呼吸系统症状,白细胞计数异常下降,以及PCT异常患儿早发型B族链球菌败血症的感染风险,早期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以降低早发型B组链球菌败血症病死率以及后遗症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B族链球菌 败血症 围生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病理特征及子宫内膜病变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3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63例患者子宫肌瘤的病理特征及子宫内膜的病变特征。结果有10例患者阴道出现不规则流血,23例为单发肌瘤,40例为多发肌瘤,有5例子宫内膜发生病变。结论子宫肌瘤会合并子宫内膜发生病变,子宫肌瘤单发、多发与子宫内膜病变没有关系,而不规则阴道流血、绝经和子宫内膜内变有关。

  • 标签: 子宫肌瘤 病理特征 子宫内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失眠患者的性别特征和心理特征。方法对门诊失眠症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并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女性失眠就诊人数明显多于男性,除人际关系和偏执外,SCL-90其余各因子分与常模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女性更易主诉失眠,失眠患者抑郁、焦虑、躯体化等症状明显,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 标签: 失眠症 SCL-90
  • 简介:摘要脾血的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本文从脾血主要为血液生成提供原料、脾主运化以化生气血,脾血的现代中医学认识三方面论述了中医学的脾血理论。

  • 标签: 脾生血 《黄帝内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就诊患者围期口服补钙效果与补钙时间的相关性,为围产保健就针对孕产妇补钙的时效提供理论依据,对预防妊娠相关疾病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选取门诊患者单胎初产妇,自愿常规剂量口服补钙,补钙时间自孕26周后至产后42天复查期间,190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产科门诊就诊尚未及时补钙患者患者180例为对照组,两组受试对象均在早孕、临产前及产后42天复查时查血钙、血碱性磷酸酶、尿钙。结果比较两组受试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血钙、血碱性磷酸酶、尿钙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早孕期与临产前血钙、血碱性磷酸酶、尿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早孕期与产后42天常规复查时血钙、血碱性磷酸酶、尿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围产保健孕期常规补钙宣传,对于孕期母儿需钙量的增加,减少与钙相关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围生期 补钙 血钙
  • 简介:摘要为促进临床实习护能力培养,提高带教老师教学效果,培养实习护的综合素质,从带教老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探讨,总结相关体会。

  • 标签: 护生 临床实习 能力培养
  • 简介:摘要末期实习意味着实习即将结束,这部分学生已经过多科室的实习,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性都有一定掌握,又面临着马上走向社会,各方面与初期和中期实习截然不同。作为多年的代教组长,本人以丰富的经验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及各种有效的对策,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实习末期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散肌油纱治疗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我院100例慢性溃疡经久不愈患者,收取时间在2013年2月直至2015年2月,并将慢性溃疡经久不愈患者按照不同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肌散肌油纱治疗。结果观察组慢性溃疡经久不愈患者住院时间(20.01±1.27)天、创面愈合时间(15.45±1.06)天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慢性溃疡经久不愈患者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散肌油纱治疗慢性溃疡经久不愈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生肌散生肌油纱 慢性溃疡经久不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疗环境对临床医生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如何适应近代临床医学发展的需求,满足临床医生的岗位及能力需要,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2013年开始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双轨合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近代临床医学的发展需求。笔者以一个刚刚结束住院培训走向临床医师岗位的视角来探讨研究住院医师相较于传统研究的教学模式的几点优势,为促进我国的住院医师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 标签: 研究生住院医师 教学模式 &ldquo 双轨合一&rdquo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包括梅毒性脑膜炎1例,脑膜血管梅毒1例,麻痹性痴呆4例。6例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均阳性;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或正常,细胞数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脑电图呈轻~重度异常;神经梅毒的磁共振成像检查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脑膜血管梅毒的影像表现为脑梗死、软脑膜增强等;麻痹性痴呆表现为脑萎缩、双侧颞叶及海马区异常信号。头颅磁共振(MRI)分别表现为脑白质病变、脑萎缩等;麻痹性痴呆MMSE和MoCA分值均低于正常值。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容易漏诊误诊,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早期诊断与治疗能改善神经梅毒的预后。

  • 标签: 神经梅毒 梅毒血清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甲医院2014年新招聘护士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新疆某三甲医院的49名轮转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专业护理学校与非专业护理学校完成学业的新护士在明尼苏达量表中的疑病、抑郁、癔病、精神病态、妄想、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狂、社会内向等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大专毕业新护士和本科新护士在明尼苏达人格测定量表中各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汉族新护士的疑病、抑郁、男女性化、社会内向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少数名族新护士,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专业学校毕业的新护士、受不同教育程度的新护士个性特征无差别;不同民族的护士个性特征明显不同,汉族新护士比少数新民族护士在身体不适、情绪、性格和心理上与生理性别一致,不太会表现出异性的气质,但也不过分显露所属性别的极端化倾向,个性平和自然,不别扭、在社交活动中虽不是活跃分子,但与人交往也比较容易,在人群中往往能够保留自己独立的空间。

  • 标签: 新护士 人格特征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当今医学发展的迅猛使癌症告别了过去的“不治之症”的称号,但是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还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文以肺癌为研究对象,对肺癌的影像学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相信在影像的帮助下,对于肺癌的治疗会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

  • 标签: 肺癌 影像 CT表现 X线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湿性贫血临床特征及分析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患风湿病伴发贫血病人52例临床资料。结果52病例占诊治风湿病人28%。就诊前病程均为1年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其中7例MCV>100fl,非巨幼细胞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组中5例是铁剂缺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中4例出现溶血变化。在治疗风湿病基础上,纠正贫血后临床症状缓解。结论免疫因素导致贫血,风湿性贫血是否有病态造血存在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风湿性疾病 贫血,慢性贫血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小儿重症哮喘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重症哮喘患者50例,对这50例小儿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展开回顾性的研究和分析,对50例患者进行综合性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素药物,另外还有氨茶碱等相关药物,观察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性的药物治疗,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主要包括明显有效的患者30例,一般有效的患者15例,病情好转患者5例,无效患者0例。结论在对小儿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正确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药物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特别是多种药物合理化的联合治疗,其效果更佳,可以快速改善小儿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重症哮喘 临床特征 治疗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市职业病的发病流行性特征,为职业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6年某市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登记的职业病报告病例资料,系统分析职业病种类、行业分布及其病例性别、工龄、从事企业规模等。结果职业病种类集中于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77.47%)、职业性化学中毒(12.87%)、职业性皮肤病(4.1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45%),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07%);分布行业前三名为国防施工类(48.97%)、化工行业(12.64%)、煤炭开采行业(6.90%);职业病病例男性占比87.13%,女性占比12.87%,工龄为4个月~42年,10年内病例占比71.03%;企业规模主要为中小型(54.25%),国有经济类病例占比46.44%。结论分析并总结不同职业病发病流行性特征能够指导职业病监管工作,为职业病的防治提供可靠参考资料,从而减少职业病发病可能。

  • 标签: 职业病 流行性特征 防治 监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某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多巴胺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辅助通气吸氧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心率、呼吸、肺部啰音的好转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心率改善、呼吸改善以及肺部啰音的好转时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巴胺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明显,给予无创辅助通气吸氧治疗可缓解低氧血症。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临床特征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拔除下颔复杂阻智齿技术的应用意义和面临的问题进行病例分析和临床个案报道。方法拔除下颔阻智齿36例。分析其阻类型、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患者的主观感受。结果拔除下颔复杂阻智齿的平均手术时间缩短。并发轻度张口困难者9例(25%);术后明显肿胀2例(5%),轻度肿胀者9例(25%);术后轻度疼痛者2例(5%),未见有重度疼痛反应者;无1例发生干槽症。结论拔牙技术明显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减轻了患者对拔牙的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微动力 下颔阻生智齿 拔除 个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