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门诊药房管理现状,分析药品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部分门诊处方1500张,根据相关规定,对处方的规范性和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点评;结果在抽取的1500张处方中,40张不合格,占2.66%。其中不合格处方中书写不规范处方25张,用药不合理处方15张;结论为了促进药品安全,合理,经济,有效地使用,更好推进药学服务,将处方质量控制作为抓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处方点评 不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处方及工艺考察。方法通过对处方筛选,采用包衣技术,对泮托拉唑钠依次制素片层、隔离层和肠溶层,制得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结果筛选得到的制备工艺提高了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耐酸力和释放度,成品耐酸力达到90%以上,释放度超过75%。结论本文确定的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制备工艺简便,生产周期短,易于工业化生产,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泮托拉唑钠 肠溶 处方筛选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8例,从就诊当天算起,给予患者米非司酮10mg/d,空腹服用,疗程为4个月,在服药前后都要进行相应的妇科检查,应用B超对子宫肌瘤进行测量,主要包括其体积及三维径线,对比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总有效率都很高,并且在治疗前后体积缩小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中等体积的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昔布钠对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手术后急性痛的影响。方法择期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观察组术前静脉帕昔布钠,对照组术前静脉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均术后每12h静脉帕昔布钠,直到48h结束。对比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以及苏醒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前的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昔布钠能够有效改善下肢骨折手术芬太尼麻醉的急性疼痛反应,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下肢骨折手术 瑞芬太尼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分析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50例患者中,患者平均确实6.5颗牙齿,其中义齿活动修复的有36例,义齿固定修复的有14例,术后随访半年,有48例患者经义齿修复后,半年内未出现同一种类型的口腔问题。结论活动义齿是老年人口腔修复常用的修复方式,对于固定义齿的修复是老年人口腔修复的次要方式,通过口腔修复,明显提高了老年人口腔修复的成功率,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择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研究组在咪唑安定、乙咪酯、异丙芬、维库溴铵诱导麻醉的基础上采用芬太尼,对照组则在咪唑安定、乙咪酯、异丙芬、维库溴铵诱导麻醉的基础上加用芬太尼,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时间(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择期行外科手术中采用芬太尼实施静脉麻醉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外科手术 瑞芬太尼 静脉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昔布钠对芬太尼快速通道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术前15min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推注,观察组(43例)患者术前则给予帕昔布钠术前镇痛,对比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睫毛反射时间以及睁眼时间等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睫毛反射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苏醒后躁动评分及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同时Ramsay镇静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帕昔布钠术前镇痛能促使芬太尼快速通道麻醉患者术后快速苏醒,缓解患者苏醒后躁动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瑞芬太尼 快速通道麻醉 术后苏醒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地佐辛与帕昔布钠防治芬太尼麻醉所致术后痛觉过敏效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年龄40~55岁,体重45~65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学表法,将其随机分成3组(n=30)芬太尼对照组(A组)、地佐辛组(B组)和帕昔布钠组(C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靶控输注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4μg/L,静脉输注丙泊酚4~6mg?kg-1?h-1,静脉输注阿曲库铵0.5mg?kg-1?h-1。手术结束前20min停止泵注阿曲库铵,B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2mg/kg,C组静脉注射帕昔布钠40mg。手术结束前10minA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记录三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苏醒后、1h(T0~T1)时拔管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布氏舒适评分(BCS)、镇静躁动评分(SAS)及拔管后苏醒室内患者恶心呕吐及寒战、烦躁等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T0-1时VAS评分降低,BCS评分升高,SAS评分降低,C组T0-1时VAS评分升高,BCS评分降低,SAS评分升高(P<0.05)。与A组相比,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升高,C组寒战及烦躁、不能耐受尿管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2mg/kg较帕昔布钠可减轻芬太尼麻醉患者麻醉恢复期疼痛,副作用小且效果优于帕昔布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流麻醉中芬太尼的应用效果,为无痛人流术的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术的24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对照组120例予以丙泊酚+芬太尼麻醉,观察组120例予以丙泊酚+芬太尼麻醉,观察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丙泊酚的用量、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为(91.9±12.0)μg,较对照组的(176.1±19.4)μg显著减少(P<0.01)。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为(69.6±12.9)s,较对照组的(130.5±19.4)显著缩短(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3.3%,较对照组的10.8%显著降低(P<0.05)。结论无痛人流术中芬太尼麻醉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瑞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人流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托米芬与长春滨和顺铂联合治疗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NSCLC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患者和观察组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长春滨和顺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托米芬的使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11例,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疾病控制率(9例,45.00%),观察组患者血液反应(13.33%)、肺脏反应(20.00%)、食管反应(26.67%)等毒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液反应(40.00%)、肺脏反应(45.00%)、食管反应(55.00%)等毒副反应发生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托米芬联合长春滨和顺铂二线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单独用药治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托瑞米芬 长春瑞滨 顺铂 二线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芬太尼的药理学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愿选择无痛内镜检查的50例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平均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芬太尼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芬太尼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均较短,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决定了其在无痛内镜等中具有重要而有价值的临床应用。

  • 标签: 瑞芬太尼 药理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群体使用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比较,分析芬对不同群体的效果。方法把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分为老年组、青年组和少儿组。全部采用全麻方法,对照他们的麻醉效果。结论老年人在体内起效慢,但敏感性增强,老年人的负荷剂量应适当减少,青年人疼痛感强应适当增加,少儿尽量用小剂量。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患者酌情增减。

  • 标签: 瑞芬太尼 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共82例,将两组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给予脑细胞营养等治疗。对照组采用氟伐他汀治疗,治疗组采用舒伐他汀治疗,治疗期间测定患者的肝功能,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的颈动脉斑块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发生肝功能异常1例,对照组发生6例,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伐他汀可以稳定脑梗死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治疗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氟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舒伐他汀钙胶囊含量的方法。方法用ShimPackCLC-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水-乙腈-1%(v/v)三氟醋酸溶液(62∶37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42nm,进样量10μl。结果HPLC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0μg/ml~90μg/ml,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78(n=9)。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舒伐他汀钙胶囊的含量测定。

  • 标签: 瑞舒伐他汀钙胶囊 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仪
  • 简介:摘要排班模式化;休假制度化;考核细则标准化;奖金分配——标准制度化、金额透明化,将日常护理管理工作制度化,其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护理管理的公平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管理 公平
  • 简介:摘要芬太尼作为较为理想的超短效的阿片类镇痛药,起效迅速且消除不依赖输注时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的各个领域,但其所引起的痛觉过敏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对其引起的痛觉过敏作用机制和痛觉过敏的防治措施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由实验动物和人类健康的志愿者逐渐转向临床,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发生的评价和影响因素、作用机制、防治药物的给药途径和最佳剂量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机制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芬太尼、舒芬太尼、芬太尼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将我院消化外科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收治的消化外科需麻醉的1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此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麻醉用药不同分组通过文献综述,和本次实验对比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消化外科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来具体探析此三种麻醉药物的适用病症。结果芬太尼为1960年合成的一种阿片类麻醉药物,在麻醉的过程中还能显著引起呼吸抑制作用,现已几乎不再应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若达到相同的麻醉时间,即芬太尼多次使用,实验组C的对呼吸功能的抑制明显高于实验组A(p<0.05)。若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均单次应用,实验组A的呼吸功能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实验组B(p<0.05)。结论芬太尼若达到与舒芬太尼、芬太尼相同的麻醉程度,呼吸抑制作用十分严重,现已几乎不在应用。需要麻醉时间长时,推荐应用舒芬太尼,呼吸抑制作用能降到最低。但仅需要20min左右的麻醉时间时,推荐使用芬太尼,呼吸抑制作用几乎没有。

  • 标签: 芬太尼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呼吸功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