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产妇焦虑心情释放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在本院妇产科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妇300例,并将入选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150例。两组产妇均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模式,而干预组产妇则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并分别比较和分析两组产妇焦虑心情释放情况和心理健康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干预组产妇的SAS评分值和SDS评分值均显著改善,均处于标准分的分界值以下,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在躯体化和强迫症状以及抑郁和焦虑等四个方面的分量评分值均显著改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于自然分娩产妇焦虑和抑郁等负性心情的释放,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具有显著辅助治疗意义。

  • 标签: 产妇 焦虑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焦虑情绪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间在我所分娩的孕妇分为术前健康教育(实验组)及未参加术前健康教育(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孕期焦虑状况及对分娩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孕妇的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并且实验组孕妇分娩时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实验组剖腹产率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顺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孕期焦虑症状随着孕程进展明显加重,健康教育可增加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有效的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明显地缓解孕妇在这一阶段的焦虑心理。同时提高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孕产妇 健康教育 焦虑情绪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初产妇配偶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使用“配偶的焦虑情况调查问卷”对住院初产妇配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初产妇配偶的焦虑状态对分娩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初产妇配偶<24岁年龄低者及学历水平低者焦虑程度高,焦虑水平明显高于我国正常人常模(P<0.05)差别有显著性。结论在重视初产妇分娩健康的同时,关注其配偶的焦虑状态,加强这类群体的心身健康评估,实施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其不良心理的发生,支持分娩顺利完成。

  • 标签: 初产妇配偶 焦虑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取的分娩初产妇100例临床资料。对其产后不同影响因素下的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针对不同因素进行分组后对于焦虑及抑郁分值进行比较,结果提示分娩顺利与否、健康状况如何、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医护关系如何的分组之间,抑郁值与焦虑值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要求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从根本上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从而建立好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产妇 焦虑 抑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在怀孕期间与产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收集我院产后出现抑郁症的患者80例并分析研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孕妇的焦虑情况和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孕妇的焦虑情况和满意度均明显差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发现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让孕妇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对产妇自身有好的影响,且显著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出现,提高分娩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 孕妇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121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术前、术中、术后干预,产妇焦虑抑郁稳定保证母子平安,使产妇尽快康复。

  • 标签: 产妇 焦虑抑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心理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对焦虑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100例焦虑型初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分娩前后给予心理护理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分娩前后给予心理护理,观察记录两组初产妇分娩前后焦虑症状的变化、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试产失败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治疗前后焦虑症状的变化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产失败治疗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对初产妇的干预,有效的缓解了初产妇焦虑情绪,保证了正常产程的顺利进行,改善了初产妇分娩的不良结局,降低了无指征剖宫产率,提高了产科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耳穴压豆 焦虑型产妇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高危妊娠产妇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72例高危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聚焦组(n=36)以及对照组(n=3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聚焦组实施聚焦解决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抑郁、焦虑情况。结果经过干预,两组产妇SDS、S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聚焦组下降水平更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产妇实施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可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有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 高危妊娠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硬膜外镇痛分娩比传统分娩产妇焦虑等级是否有所降低,了解硬膜外镇痛分娩对产妇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参与调查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为传统分娩的产妇,进入产程后宫口开2cm用SAS焦虑量表进行测量,并由助产士计算分数。实验组为使用镇痛分娩的产妇,同样为宫口开2cm时用SAS焦虑量表进行测量并计算分数。最后将两组产妇的SAS量表得分及剖宫产率相比较。结果两组产妇焦虑习性标准均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对照组产妇焦虑群体标准均分显著高于实验组(P<0.01)。对照组产妇焦虑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1),且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使用硬膜外镇痛分娩,可减轻分娩过程中因宫缩引起的疼痛,降低由于疼痛所导致焦虑的程度,提高分娩质量,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镇痛分娩 焦虑 焦虑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护理干预在孕产妇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其对产妇分娩前后心理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间接诊的80例孕产妇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40例孕产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服务;研究组包含40例孕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及比较两组孕产妇的护理前后的心理情绪状态变化。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其中又以研究组的差异更为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孕产妇分娩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孕产妇 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分娩前后焦虑及抑郁状况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2组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变化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初产妇分娩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初产妇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焦虑、产后疼痛及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自然分娩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100例/组)。采用基础护理的初产妇为对照组,采用护理干预的初产妇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在自然分娩初产妇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应用。

  • 标签: 初产妇 自然分娩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方法将96例产妇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8例采取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两组产妇焦虑改善及分娩质量进行对比评估。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各项分娩质量指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能够使产妇焦虑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使产妇分娩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产科护理新模式 产妇焦虑 分娩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焦虑水平、产程质量及新生儿Aparga评分的改善作用。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268例产妇,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4例,给予观察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焦虑情绪、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arga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SAS评分为(42.2±2.4),SDS评分为(43.1±2.3),对照组SAS评分为(54.4±3.3),对照组为(55.1±3.4),对照组的焦虑得分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为8.61h,第二产程时间为1.06h,第三产程时间为5min,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为9.81h,第二产程时间为1.89h,第三产程时间为7min,观察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s评分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产前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产妇焦虑情绪,缩短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妇手术率,提高产妇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产妇分娩 产前护理干预 焦虑 产程 Aparga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化护理在产科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抽样便利法将104例初产妇分别纳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常规护理的接收对象为对照组产妇,舒适化护理的接收对象为观察组产妇。从疼痛程度、焦虑和抑郁评分对两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以及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是可行的,有助于降低初产妇的分娩疼痛感,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初产妇 舒适化 护理 疼痛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产妇自控镇痛与抗焦虑中应用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分娩产妇9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采取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痛,均采取自控泵镇痛,采用布氏舒适评分(BCS)于术后24h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术后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B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痛,具有显著自控镇痛与抗焦虑效果,可临床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自控镇痛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初产妇助产护理中采用自由体位结合导乐球的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医院接收的1346例初产妇,遵从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为参照组、实验组,依次给予常规分娩指导、导乐球联合自由体位分娩指导。比较两组产生用时、产后负性情绪评分。结果实验组各产程用时均短于参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均少于参照组,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与导乐球联合应用在初产妇中不仅能缩短产程,还有利于及时消除其不良情绪,保障顺利分娩。

  • 标签: 抑郁焦虑 导乐球 初产妇 自由体位
  • 简介:摘要多数产妇在住院期间都会自己准备宽大衣裤,价格昂贵,功能简单,面料、厚薄不一,月子后因身材的恢复,再次使用几率不大,造成诸多不便和资源浪费。针对这一情况,我科护理人员根据产妇和医护需要,设计制作新式产妇衣裤各型号套装,提供给在院产妇待产、分娩和产后使用,取得良好效果,得到产妇肯定和医护人员认可。现将产妇衣裤使用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产科 产妇 衣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产妇和初产妇巨大儿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排除GDM及其他合并症经产妇巨大儿86例为A组,同期分娩的初产妇巨大儿86例为B组,比较其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A组在急诊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母婴并发症等方面高于B组,而择期剖宫产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产妇和初产妇巨大儿相比,经产妇巨大儿更应引起重视,对其产前的仔细评估,产时的恰当处理,对其分娩方式的恰当选择,对于减少母婴并发症均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经产妇 初产妇 巨大儿 分娩方式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