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伤椎手术与跨伤椎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行跨伤椎短节固定治疗,观察组行经伤椎单节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6.00%,对照组为14.00%(P<0.05);两组患者术前Cobb角、伤椎体的前缘高度比差异不显著,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运用经伤椎单节固定治疗的效果更优,患者伤椎的矫正和维持治疗效果更好,且术后并发症率低。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跨伤椎手术 经伤椎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炮制方法及煎煮的时间对大黄的沉降药性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60只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8组(n=20)。取其中的4组作大黄的炮制试验,另外4组作大黄的煎煮试验。其中炮制试验各组均采取不同方案,而煎煮试验各组均采取不同的煎煮时间,比较小鼠的灌胃水煎液情况。结果不同的炮制方法比较中,生大黄组与醋或酒炮制大黄组,在胃残留率的比较上均明显的比生理盐水组低,而该几组的小肠推进率对比生理盐水组显著更高,P<0.05;不同的煎煮方法对比中,短大黄组胃残留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小肠推进率明显更高,P<0.05;中大黄、长大黄组胃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相比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大黄的炮制及煎煮过程中,适当延长煎煮的时间有利于对药物药性进行沉降,使药效趋温和,另外,采取醋制以及酒制可将大黄的药性进行适当的增强,可依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药物炮制及煎煮控制。

  • 标签: 炮制方法 煎煮时间 大黄沉降药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脊柱胸腰骨折的治疗中采用后路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脊柱胸腰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给予研究组后路手术,对照组前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前、后椎体高度比、Cobb角及VAS评分差异。结果(1)研究组术后前、后缘椎体高度比及Cobb角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手术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速度快,安全性高等优势,是脊柱胸腰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脊柱胸腰段骨折 后路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骨折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脊柱胸腰骨折患者中抽取5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创口长度小,两组差异显著(P<0.05)。手术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骨折的临床疗效优越,创口小,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好,对于患者而言是更好的选择方案。

  • 标签: 后路手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伤椎置钉短节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胸腰脊柱骨折脱位治疗中的应用观察。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胸腰脊柱骨折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经伤椎置钉短节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跨节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在经过一时间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椎管面积的改善值和内固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组患者的各方面状况明显比对照组的要高,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短节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胸腰脊柱骨折脱位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从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安全性来讲更加可靠,且患者内固定的强度会有比较好的保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伤椎置椎弓根内固定术 短节段 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胸腰骨折患者9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选择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后路内固定非植骨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Cobb角以及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Cobb角改善情况要优于后路内固定非植骨融合术,临床应用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后路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 标签: 后路手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调整,经产妇在生育群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其中高龄和低龄经产妇成为两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年龄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妊娠及分娩,产生不良结果增加。应提高对不同年龄再生育妇女的重视,做好孕产期系统管理,对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经产妇 妊娠合并症 年龄 妊娠结局 妊娠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于笔者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患者,分别为其使用扶他林与芬太尼透皮贴剂进行治疗。为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不良反应率为2.5%,对照组分别为72.5%与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使用扶他林可以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且不会带来严重不良反应,可谓是既安全又有效。

  • 标签: 耳鼻喉急性感染 术后疼痛 扶他林 芬太尼透皮贴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康复方案治疗胸腰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24胸腰脊髓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研究组采用中医康复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和MBI并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和MBI具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成立(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和MBI的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脊髓损伤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方案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改善患肢神经肌肉细胞的代谢,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恢复,临床上值得进步一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康复方案 胸腰段脊髓损伤 MBI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高、低龄心力衰竭(HF)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增强临床对该病的防治水平。方法搜集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诊疗的120例HF患者资料作观察统计,根据患者年龄的不同分为高龄组(≥80岁)、老年组(≥60岁且<80岁)和成年组(<60岁),分析三组的临床特点。结果高龄组由于呼吸道感染、情绪激动、气候变化、不稳定高血压及其他因素诱发的概率相比其余两组均显著提高,而由于劳累诱发的概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由于呼吸道感染诱病的概率相比成年组高,由于劳累诱病的概率则低于成年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年组、老年组及高龄组的主要临床表现均为呼吸困难,分别占%、%和%,其次为咳嗽,分别占%、%和%,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不同,诱发HF的因素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且一旦罹患HF,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临床需充分结合患者年龄特点加以区分,从而提高对HF的诊疗水平。

  • 标签: 年龄段 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 防治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胸腰脊柱骨折患者分组研究,3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保守疗法,43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后路钉棒系统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椎体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脊柱骨折应用后路钉棒系统治疗,疗效高,椎体改善效果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后路钉棒系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ICU患者采用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方案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为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ICU患者,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后的优质护理方案,将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内的临床疗效等作为对比依据。结果①观察组院前救治时间、急诊时间均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患者致残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用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后的优质护理方案,有利于有利于患者减少患者救治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 标签: ICU 基础护理流程 护理程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体骨折脱位疗效。方法39例胸腰骨折脱位经后路复位、减压,经伤椎和其上下椎体置钉固定,重建胸腰椎序列,恢复塌陷的椎体。通过术前术后摄X片,伤椎前缘高度的测量比值和Cobbs角,比较术后骨折复位及随访期内固定有无失效、有无复位丢失情况。结果本组通过手术后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15个月,病例骨折均达临床骨性愈合,术前比较术后2周伤椎椎体高度比值和Cobbs角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12月复位无丢失。结论经伤椎置入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损伤,能够有效的复位伤椎,纠正后突畸形,避免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是一种很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胸腰椎椎体骨折 伤椎 椎弓根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多节腰椎管狭窄的老年患者采用精准减压联合局限性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8例多个节腰椎椎管狭窄患者行精准减压联合有限融合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腰椎Cobb角及腰椎前凸角的矫正及维持情况,根据术前、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术前、术后Cobb角、前凸角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1个月。末次随访时腰椎Cobb角减小至6.5°±4.5°,腰椎前凸角增加至32.2°±3.6°,Cobb角矫正率为58.2%,前凸角矫正率为33.5%,较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腰椎VAS、JOA评分分别为(2.6±1.2)分、(30.8±3.3)分,改善率67.5%,下肢改善率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多节腰椎管狭窄行精准减压,联合单纯开窗椎管探查减压、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可以有效减压,改善腰椎及下肢症状,尤其是下肢症状,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满意。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退变性腰椎侧凸 精准减压 局限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剖宫产中不同节腰麻布比卡因用量的临床研究。方法研究我院行剖宫产手术孕妇144例,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六组,A、B、C、D、E、F各24例,均使用0.5%浓度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对比A、B、C三组用9,10,11mg布比卡因行L2-3穿刺麻醉,D、E、F三组用9,10,11mg布比卡因行L3-4穿刺。比较麻醉效果。结果研究显示,A、B、C三组麻醉用药后,达到T6麻醉阻滞平面时间及例数对比(P>0.05),达到T2麻醉平面例数A组少于B、C两组(P<0.05);D、E、F三组麻醉用药后,E、F组达到T6麻醉阻滞平面例数高于D组,而D、E组达到阻滞平面达T2例数低于F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C两组(P<0.05),三组硬膜外用药情况对比(P>0.05);而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D、E两组(P<0.05),硬膜外用药对比D组高于E、F两组(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使用0.5%浓度布比卡因9mg于L2-3节或10mg于L3-4节穿刺麻醉质量较佳,值得推广。

  • 标签: 腰麻-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布比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胸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筛选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17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食管癌,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将174例研究患者分为观察组87例与对照组87例,对照组实施区域淋巴结清扫,不给予锁骨上淋巴结清扫;观察组给予三野淋巴结清扫,实施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淋巴结转移率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随访2年,患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锁骨上淋巴结远期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对胸食管癌患者实施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治疗,可降低术后远端淋巴结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且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变化,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段食管癌 锁骨上淋巴结 生存率 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月78例胸腰脊柱骨折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只行骨折邻近椎体固定,观察组结合伤椎一起固定。比较两组脊柱胸腰骨折临床疗效;术中出血的水平、切口的平均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VAS水平;手术前后患者受累椎体高度、Cobb角;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脊柱胸腰骨折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的水平、切口的平均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VAS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受累椎体高度、Cobb角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受累椎体高度、Cobb角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胸腰骨折患者结合后路伤椎固定手术疗效肯定,可有效恢复椎体结构,增进固定矫形效果,加速患者手术后恢复。

  • 标签: 后路手术治疗 脊柱胸腰段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将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术用于胸腰脊柱骨折患者中,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例胸腰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均接受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后缘、前缘高度相比治疗前均显著上升,而Cobb角相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本组52例患者并发症率为5.77%,经对症治疗后症状都消失或显著改善,均痊愈出院,本次研究中无1例死亡,未出现残疾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术用于胸腰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手术安全性较高,可作为治疗胸腰脊柱骨折患者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椎弓根螺钉 连接棒内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胰腺节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有效性分析。方法选择130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胰腺节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5.38(62/65);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75.38%(49/65),组间手术成功率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节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有效性十分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缩短患者住院以及手术时间,让患者尽早康复出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胰腺节段切除术 胰腺良性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T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检查结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40例超急性期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心电图出现T波高尖30例,出现ST抬高现象26例;14例患者心电图能够记录到J波,26例患者心电图无法记录到J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心电图记录到J波的患者有10例(71.4%)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未记录到J波的患者有11例(42.3%)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能够判断超急性期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状况,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心电图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 超急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