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苦参配方颗粒水提取制备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苦参碱含量、干浸膏得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对苦参配方颗粒水提取法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提取次数对实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最佳工艺为用6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45min。结论本研究优选的最佳工艺可用于苦参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苦参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清热颗粒喷雾制粒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喷雾制粒时浸膏浓缩的相对密度,雾化压力,喷雾喷率,喷雾速度共4个因素进行考察,以颗粒成品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复最佳的喷雾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浓缩的相对密度为1.08,雾化压力为0.10kPa,喷雾频率8Hz,喷雾速度1.0Hz。结论优选的制粒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的工业化生产。

  • 标签: 喷雾制粒 颗粒剂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养阴清咽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简单传统的水煎煮法,选择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出膏率、浸膏中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进行考察。结果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每次1h,第一次加10倍量水,第二次加8倍量水。结论此工艺可作为养阴清咽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结果稳定。

  • 标签: 养阴清咽颗粒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绿原酸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桂黄降脂颗粒中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选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1h,加水l2倍量,蒸馏时间5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 标签: 挥发油正交试验提取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交试验优选出儿童中药退热搽剂挥发油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实验中采用水蒸气蒸馏,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正交设计实验,着重考察药物浸泡时间、加水量、蒸馏时间等因素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提取液以石油醚为萃取试剂,无水硫酸钠为干燥剂,以挥发油提取得率和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优选提取工艺为A1B2C2,即荆芥、防风、薄荷、紫苏和生姜各30g,加8倍水,浸泡0.5小时,水蒸气蒸馏提取6小时。结论实验中,按照最优工艺提取的挥发油提取得率和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含量较高。经验证,本方法合理可行。

  • 标签: 荆芥 防风 薄荷 紫苏 生姜 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油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当归多糖的提取工艺,建立当归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加水量和浸提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当归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优选出的当归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当归药材经乙醇热处理后,加药材10倍量水,80℃浸提1次,浸提时间2h,提取液经除蛋白,浓缩,乙醇沉淀。结论优选出的工艺合理可行,为当归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当归 正交试验 多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药知母、黄柏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知母、黄柏为原料,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及出膏率加权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与L9(34)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化选出对药知母、黄柏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80%的乙醇水溶液是对药知母、黄柏的最佳提取溶媒,最佳的提取工艺是10倍量80%的乙醇水溶液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结论10倍量80%的乙醇水溶液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所得样品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出膏率最佳。

  • 标签: 黄柏 知母 盐酸小檗碱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罗红霉素片,筛选出最佳处方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溶出度作为考察指标,进行处方筛选、优化。结果最佳处方中预胶化淀粉(A),低取代羟丙纤维素(B),泊洛沙姆(C)分别为80mg,40mg,3mg,3批优化处方的样品,以及市售样品在标准介质中15分钟溶出度均大于85%。结论罗红霉素片优化处方合理,工艺简单,溶出行为与被仿样品具有一致性。

  • 标签: 罗红霉素片 正交设计 处方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正交实验优化提取黄芪中黄芪甲苷。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建立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考察醇浓度,提取时间,次数对黄芪甲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用8倍量80%乙醇提取2次,每次2h为最佳工艺。结论本试验优化了黄芪甲苷的提取工艺,可为含黄芪药材的制剂工艺优化提取提供参考。

  • 标签: 黄芪甲苷 正交实验 优化 提取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盐酸伐昔洛韦胶囊,筛选出其最佳处方工艺。方法运用正交设计,以溶出度为考察指标,筛选处方,并优化。结果最佳处方中乳糖(A),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XL)(B),羟丙甲纤维素E15(C)分别为50g,9g,2g,自制三批样品,市售样品在标准介质中的溶出度,15分钟均大于85%。结论盐酸伐昔洛韦胶囊处方合理,工艺简单,溶出行为与市售样品具有一致性。

  • 标签: 盐酸伐昔洛韦胶囊 处方工艺 正交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柿蒂中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超声提取,以齐墩果酸含量为指标,紫外分光光度进行检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齐墩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超声提取40min,90%乙醇溶液,料液比18。结论此工艺提取方法快速、简单。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柿蒂提供参考。

  • 标签: 柿蒂 正交试验 齐墩果酸
  • 简介:摘要在中药制粒工艺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即为正交设计,该设计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分清各因素的重要性以及次要性,并且还能够根据各因素的实际情况对其因素作用进行相互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将各因素进行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正交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即为正交表,其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能够使研究实验更具权威性,研究结果更具代表性,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但充分考虑设计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与作用,将其各因素的优点进行融合,在此基础上还减少了全面实验的可能性,就此减轻了相应的工作任务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就目前而言,我国中药制粒工艺广泛应用正交设计,使中药制粒工艺长久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中药制粒工艺 正交设计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增液承气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以提取液中梓醇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实验,考察提取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A1B3C2D3,即以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20,回流时间90min,提取3次。结论优化工艺设计合理、结果稳定,可为增液承气口服液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增液承气口服液 梓醇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研究通窍活血巴布剂制备工艺中红花的最佳水提取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以红花黄色素为评价指标,考察L9(34)正交实验设计对通窍活血巴布剂中水提取工艺参数的影响。结果提取次数对红花黄色素的提取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0.01),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有显著的影响(P<0.05),浸提温度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每次加水10倍红花药材量,60℃浸提2次,每次浸提40分钟。

  • 标签: 通窍活血巴布剂 红花黄色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提取 正交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紫背天葵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5mn、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70℃。结论使用该工艺提取紫背天葵总黄酮效率高,,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耗时短,耗能低。

  • 标签: 微波辅助提取 正交试验 紫背天葵 总黄酮 提取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原花青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包合率为指标,对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投料(原花青素和羟丙基-β-环糊精)质量比14,羟丙基-β-环糊精质量分数30%,包合温度20℃,包合时间2.5h。结论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的包合率为24.5%,方法可行。

  • 标签: 原花青素 羟丙基-&beta -环糊精 包合物 正交试验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正交试验综合多指标对八味茵术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干法制粒制备颗粒剂。方法以6,7-二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III为指标性成分,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八味茵术颗粒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减压干燥得到的干浸膏进行干法制粒,单因素考察压轮压力、压轮转速、送料速度,并且对处方进行工艺筛选,制备八味茵术颗粒。结果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8倍,提取2次,提取时间0.5h、0.5h。干法制粒处方和条件为干燥浸膏粉99.0%;硬脂酸镁1.0%;压轮压力20MPa、压轮转速4.8r/min、送料速度为15r/min,得到了比较理想的颗粒。结论综合多指标优化了八味茵术颗粒的提取工艺,实验证明可行性、重复性良好。单因素考察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八味茵术颗粒干法制粒制备工艺。

  • 标签: 八味茵术颗粒剂 正交试验设计 干法制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标和ELISA检测HCV结果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输血前HCV抗体筛检的866例对象,所有待检血清均采用酶联ELISA和金标进行初筛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对。结果金标干扰因素多,假阳性率高;ELISA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理想,干扰因素少。结论HCV初筛检测是保证结果准确的首要关键,应结合临床情况两种方法进行互补性应用。

  • 标签: 金标法 ELISA法 HCV 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医院650例体检和门诊病人分别进行ELISA法语GICA检测HBSAg。结果ELISA检测HBSAg后,阳性例数为69例,阳性率为10.63%,GICA检测HBSAg后,阳性例数为64例,阳性率为9.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灵敏度为95.5%、特异性为92.8%,GICA灵敏度为88.4%,特异性为91.6%,ELISA与GICA法相较,灵敏度较高,特异性无明显差异。结论ELISA与GICA检测HBSAg均有良好的效果,ELISA灵敏度较高适合常规检测,GICA操作简便、快速,适合普查筛查。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