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年期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进行总结,从而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2例45岁以下青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同期中老年患者,重点分析其发生部位、类型、淋巴结等病理特征。结果青年直肠癌患者占同期所有直肠癌患者的7%(52/743);青年直肠癌主要发生于腹膜反折以下(69.2%),病理分型以浸润型为主(80.1%),组织学类型以低分化粘液腺癌(66.9%)为主,69.2%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71.2%的患者肿瘤未侵入浆膜。青年直肠癌患者的上述病理特征均与中老年患者有显著差异。结论青年期直肠癌的病理特征决定了其手术不彻底,放疗、化疗效果差,预后不理想。因此青年期直肠癌的治疗遵循严格的无瘤技术与彻底的手术治疗。

  • 标签: 青年 直肠癌 病理学特征
  • 简介:摘要病理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病理实验课对提高学生知识建构和临床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医教协同,以培养规范化、标准化临床医学人才为核心,强调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整合,鼓励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改革,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方式改革,探索适合本校医学生的病理实验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标签: 医教协同 民族高等院校 病理学实验课 教学改革 PBL CBL 开放式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病理尸检与法医病理尸检的区别,并分析临床病理尸检工作遭到削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1995年~2015年期间,本辖区所接受的546例尸体解剖资料为研究对象,以10年为统计单位,后10年例数作为观察组,前10年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来源构成,以及临床尸检与法医尸检的发展状况。结果观察组法医病理尸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病理尸检率25.25%,显著低于对照组54.29%,差异高度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20,P<0.01)。结论医疗纠纷事件的不断发生,越来越多的死者家属选择尸检操作以证实死者死因,致使法医病理尸检率呈上升趋势,而临床病理尸检却呈下降趋势。

  • 标签: 临床尸检 法医尸检 原因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制作的脂肪、骨、胆、胃肠石蜡切片900例进行染色,观察其中450例切片标本的细胞学,根据染色结果予以适当的调整,分析HE染色对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改进HE染色技术后,病理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改进前(P<0.05)。结论在石蜡切片、脱落细胞学检查中,HE染色质量均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根据不同组织特点选择适合的制片、HE染色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制片质量与病理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参考,值得广泛应用与普及。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疾病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采取随机方案选择本院2010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共62例,均予以病理诊断,并对患者诊断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结果研究中,女性患者共有51例(82.26%),男性患者共有11例(17.74%),患者性别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3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占有比56.45%;12例甲状腺瘤患者,占有比19.35%;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占有比14.52%;6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占有比9.68%,良性患者与恶性患者间的比例是47/15。结论分析本院甲状腺疾病患者后发现,女性患者总数明显超过男性患者,且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数量最多,疾病以良性为主。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瘤 甲状腺滤泡癌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15年12月新疆克孜勒苏自治州人民医院病理科10例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总结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并对手术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病发病年龄23~70岁,常见症状为盆腔包块和腹部不适,1例合并腹腔积液。1例血清CA125升高。10例卵巢甲状腺肿为包膜完整结节,9例组织学表现与颈部甲状腺组织的病变相似,镜下见甲状腺滤泡样结构,l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结构。免疫组化显示10例肿瘤细胞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结论卵巢甲状腺肿是一种高度特殊化的单胚层畸胎瘤,可出现甲状腺的各种组织学形态罕见,临床症状无特征性,术前诊断率低,预后普遍较好。

  • 标签: 卵巢甲状腺肿 畸胎瘤 临床病理
  • 简介:摘要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各种不同的栓子栓塞肺动脉引起的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病理生理特征和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发病率较高,容易误诊,漏诊,目前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疾病,收到遗传因素和获得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PTE病人大多数为不完全恢复,但无临床症状;少数解剖、血流动力学完全恢复正常;极少数发展为肺动脉高压。除血流动力学完全恢复病人,其余均伴有肺血管重建,但目前其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明了,深入研究对于临床的诊疗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病理生理学 病因 血管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肠、直肠癌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收治的213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其石蜡切片病理活检的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结肠、直肠黏膜下层浸润及癌侵情况与治疗情况。结果213例诊断中,结肠、直肠癌者192(90.14%)例、腺瘤癌变者21(9.86%)例;其中黏膜下层浸润及癌侵无法具体判断者127(59.62%)例,术后诊断其为浸润癌。且经手术治疗,痊愈者206(96.71%)例、死亡者7(3.29%)例,引发并发症者18(8.74%)例9例伤口感染,4例伤口开裂,2例肠道感染、1例心肺功能不全、2例肺部感染。结论病理活检是判断结肠、直肠癌的重要诊断方法,通过准确判断结肠、直肠癌情况,能有效提高其临床治愈率。

  • 标签: 结肠癌 直肠癌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病因及病理特征,从而指导对其合理的治疗。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9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在9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中男42例,女56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2.68岁。膀胱镜检查结果腺性膀胱炎病变发生处膀胱三角区74例,占75.5%,膀胱顶部16例,占16.3%,输尿管开口周围8例,占8.2%;腺性膀胱炎肉眼的类型观绒毛样水肿型42例,占42.9%,泡疹样型31例,占31.6%,乳头状瘤样型14例,占14.3%,慢性炎性反应型6例,占6.1%,弥漫性病变者4例,占4.1%,无明显异常1例,占1.0%。HE切片显示三种基本组织学改变42例膀胱黏膜内有上皮细胞巢,36例有杯状细胞的腺样结构,20例上腺体及囊肿形成,其中2例腺上皮异生增生癌变。结论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在多种慢性刺激因素影响下膀胱黏膜良性增生性病变,是膀胱癌的癌前病变。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膀胱腺癌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穿刺病理诊断及切除病理诊断在乳腺乳头状病变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诊治的102例乳腺乳头状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对其进行穿刺病理诊断,并在手术后对其切除组织进行病理诊断,观察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两种方法诊断恶性病变患者的确诊率相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诊断良性病变患者的确诊率相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乳头状病变患者采用穿刺病理诊断与切除病理诊断的确诊率相当,术前穿刺病理诊断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乳腺乳头状病变 穿刺病理诊断 切除病理诊断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活检组织的病理结果对临床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4年5月1969例阴道镜下取宫颈组织活检的患者,对宫颈组织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慢性宫颈炎1635例。②CINⅠ级243例。③CINⅡ级49例。④CINⅢ级31例。⑤宫颈癌19例。病理诊断对CIN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宫颈活检 HR-HPV CIN 宫颈癌
  • 简介:摘要人体组织病理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是金指标。正确留置标本不仅能确保病理结果的准确性,还能给病人疾病带来更好治疗方案,所以要确保病理标本在各处理流程中安全、准确、及时,以免标本遗漏、丢失或混淆。

  • 标签: 手术标本 管理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直肠癌活检的病理诊断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临床诊疗的300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以及30例腺瘤癌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时采用活检石蜡切片进行病理诊断,并与术后切除标本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术前经活检可知,300例均诊断为癌的患者,术后经复查切片,184例无法确认癌侵及黏膜下层。随后行手术切除标本均确诊为浸润癌,癌的浸润深度21例为癌侵及黏膜下层,128例为癌侵及肌层,151例为癌侵及浆膜。经活检诊断为腺瘤癌变的30例患者中,术后标本病理诊断结果2例局限在黏膜内,4例侵及黏膜下层,9例侵及肌层,15例侵及浆膜。结论虽然结肠、直肠癌活检具有一定的确诊率,但对无法确诊的病例,不得将其诊断为黏膜内肿瘤,其原因为,经术后切片病理诊断,均可见癌浸润;而且,针对腺瘤癌变可采取黏膜内肿瘤诊断。

  • 标签: 结肠癌 直肠癌 活检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法医病理的司法鉴定在司法案件中,特别是刑事案件和民事纠纷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鉴定工作中的问题和纠纷产生的原因都是时间工作的总结,同时结合当前我国的司法鉴定程序的规范规定,特别是我国司法鉴定中存在问题,即纠纷产生原因,本文拟对法医病理司法鉴定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鉴定 司法鉴定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临床病理。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96例,观察期临床病理特点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盆腔淋巴结转移与脉管侵犯、间质浸润有一定相关性(P<0.05);FIG0分期Ⅱ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l期(P<0.05);Ⅱ期宫颈癌患者间质浸润深度≥1/2患者明显多于I期患者(P<0.05);Ⅱ期患者脉管侵犯阳性率明显高于I期患者(P<0.05)。术前与术后FIG0分期与TNM分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与间质浸润深度及脉管侵犯具有密切相关性,出现脉管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几率越高,预后质量越差;TNM分期与宫颈癌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宫颈癌 间质浸润 脉管侵犯 盆腔淋巴结转移 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胃镜检查、病理检查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胃癌或疑似胃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1年1月~2015年1月,对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记录其胃镜表现。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并将胃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结果胃镜检查结果中,有35例患者被诊断为胃癌,15例患者被诊断为疑似胃癌。病理检查结果中,有27例患者被诊断为胃癌,有23例患者被诊断为疑似胃癌或良性病变。与胃镜检查结果相比,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7.14%。结论在胃癌的诊断中,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均具有优势和局限性,临床上应结合两种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并不断提高胃镜检查和病理诊断的确诊率。

  • 标签: 胃癌 胃镜表现 病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涎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生物学行为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复习10例涎腺腺泡细胞癌术后标本的病理切片,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位于腮腺者6例,位于颌下腺者1例,1例发生于咽部,1例发生于鼻腔,1例发生于耳后。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镜下所见3例呈实体型结构,5例呈实体微囊混合型结构,1例为乳头囊状型,1例位滤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K、EMA阳性,P63、CK5/6、SMA阴性,S-100部分阳性表达,3例Ki-67增殖指数<5%;1例高级别腺泡细胞癌中Ki-67增殖指数>30%。结论涎腺腺泡细胞癌属于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女性患者。该肿瘤有一定的复发及转移率,术后需密切随诊。

  • 标签: 腺泡细胞癌 临床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外周神经或者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从而导致患者的神经系统出现紊乱问题,造成患者出现疼痛症状。此外,感染和外伤等情况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对当前的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对当前治疗该疾病的药物进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 标签: 神经病理性疼痛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癌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从而可为临床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期间82例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者43例,占52.44%;接触性出血者24例,占29.27%;患者5年生存率为68.29%(56/82),其中年轻组生存率明显低于中老年组,P<0.05。患者病理分型主要以鳞癌为主,共59例,占71.95%;而年轻患者则以腺癌、腺鳞癌为主,这两种类型的癌在年轻患者的发病率且明显高于中老年患者,P<0.05。经病理诊断为浸润癌者为68例,占82.93%,其中年轻者肌肉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中老年者,P<0.05。结论正确了解及掌握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并加强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关注,同时重点筛查年轻妇女,从而可为患者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价值,并提高其生存率。

  • 标签: 宫颈癌 临床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早期食管癌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共有34例,女9例,所有患者中共有36例年龄为50~76岁;其中鳞癌40例,神经内分泌癌3例,病变长度不超过1cm的有7例,病变长度在1~2cm之间的有19例,病变长度为2~3cm的有14例,病变长度为3~4cm的有3例。分析结果还显示所有患者中有12例患者是原位癌、14例为黏膜内癌、17例为黏膜下癌;其中原位癌患者最为常见的是充血型,黏膜内癌与黏膜下癌最为常见的是斑块型与糜烂型。结论早期食管癌多见于50~76岁之间的男性,且鳞癌比较多见,临床可以通过内镜和活检进行病理检查,这种检查措施是发现早期食管癌的主要方法。

  • 标签: 早期食管癌 病理特点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