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枯草杆菌治疗儿童腹泻临床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110例腹泻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蒙脱石散剂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枯草杆菌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观察两组患儿的退烧及止泻、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退烧及止泻、住院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76.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枯草杆菌颗粒的治疗下,儿童的止泻效果明显,且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更安全性,对儿童未来的发育有更好的作用,故该药效值得认可和推广。

  • 标签: 综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 儿童腹泻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枯草杆菌散(妈咪爱)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的42例轮状病毒肠炎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补液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支持疗法和病毒唑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妈咪爱口服,<1岁每次半袋,2次/d,1~2岁每次1袋,2次/d,2~3岁每次1袋,3次/d,5-7天为一疗程,观察疗效。结果发现患儿发热呕吐腹泻脱水等症状好转,治疗组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结论枯草杆菌散(妈咪爱)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好。

  • 标签: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散 婴幼儿 轮状病毒肠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枯草杆菌肠溶胶囊治疗老年真菌性肠炎患者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90例老年真菌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氟康唑胶囊治疗,观察组使用氟康唑联合枯草杆菌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用药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及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食欲不振、腹胀、肝功能轻度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康唑联合枯草杆菌肠溶胶囊治疗老年真菌性肠炎效果显著,能快速缓解腹泻,调整肠道群,恢复肠道生理功能,且服用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真菌性肠炎 氟康唑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联合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我院40例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儿入院后给予相同基础治疗,研究组加枯草杆菌颗粒。对比两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及新生儿的胃肠激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治疗前胃肠激素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治疗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础治疗联合枯草杆菌颗粒治疗方案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疗效肯定,可以提升免疫功能,调节胃肠激素。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枯草杆菌、蒙脱石散联合用药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3.18%)显著高于单药组(78.57%);用药期间联合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4.54%)显著低于单药组(4.76%)。结论采用枯草杆菌、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腹泻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 蒙脱石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美沙拉嗪联合枯草杆菌肠溶胶囊在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美沙拉嗪联合枯草杆菌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相关的临床症状积分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沙拉嗪联合枯草杆菌肠溶胶囊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使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美沙拉嗪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枯草杆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患者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0.1g,每天口服3次,治疗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的同时并给予枯草杆菌肠溶胶囊2粒,每天口服3次,对照组和观察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根据《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分,症状疗效根据症状积分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9%,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腹胀,1例恶心头晕患者,不良反应率为4.4%;对照组有1例腹胀,2例恶心头晕患者,不良反应率为6.7%,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统计学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美沙拉嗪联合枯草杆菌肠溶胶囊的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酪酸杆菌双歧杆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108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酪酸杆菌双歧杆菌治疗,观察组采取酪酸杆菌双歧杆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服药三天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酪酸杆菌双歧杆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对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者的急性肠炎症状,值得在临床医学上的推广运用。

  • 标签: 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 急性胃肠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酪酸梭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病理性黄疸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共计8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蓝光照射治疗手段,实验组患儿使用蓝光照射联合酪酸梭散辅助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1d、2d、4d的血清Tbil水平较对照组同期相比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病理性黄疸患儿的治疗效果佳,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蓝光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有效治愈率为63.33%;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胶囊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能够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美沙拉嗪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及四疗法联合双歧杆菌菌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作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10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HP阳性患者随机抽取200名分为三疗法治疗组、四疗法治疗组、三疗法+益生菌治疗组、四疗法+益生菌治疗组共四组,每组各50例。三疗法甲硝唑400mgbid+克拉霉素500mgbid+奥美拉唑20mgbid,四疗法甲硝唑400mgbid+克拉霉素500mgbid+奥美拉唑20mgbid+枸橼酸铋钾220mgqid,三疗法+益生菌甲硝唑400mgbid+克拉霉素500mgbid+奥美拉唑20mgbid+双歧杆菌840mgbid,四疗法+益生菌甲硝唑400mgbid+克拉霉素500mgbid+奥美拉唑20mgbid+枸橼酸铋钾220mgqid+双歧杆菌840mgbid。疗程均为10天。停药4周后复查HP,阴性者判定为Hp根除。结果三联组、四联组、三+益生菌组、四+益生菌组HP根除率分别为66.0%、82.0%、80.0%、94.0%。四联组根除HP率优于三联组,三+益生菌组与四联组根除HP率接近,四+益生菌组HP根除率最高;使用益生菌的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快,且抗生素不良反应小于未服用益生菌的两组。结论三疗法或四疗法联合益生菌能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降低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说明益生菌能够缓解药物副作用,具有较强的抑制或杀死幽门螺杆菌作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益生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三联疗法 四联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酪酸梭片联合三疗法清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患幽门螺杆菌患者随机分为不同治疗方案组治疗组(以下简称A组)、对照组(以下简称B组),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停药4周行尿素13C呼气试验,并分析评估其各自的疗效。结果两组按意向性分析(ITT),A、B组对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分别为81.7%、63.3%;两组按符合方案集分析(PP),A、B组对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分别为84.5%、64.4%,A组对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15%、B组为30%,A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在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酪酸梭片联合三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明显高于传统三疗法,且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酪酸梭菌三联活菌片 幽门螺杆菌 清除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酪酸梭片联合三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疗效。方法将2010-2012年住院期间200例Hp患者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三疗法)和治疗组(酪酸梭片联合三疗法),疗程为2wk。治疗2wk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和尿素酶试验,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3.0%和75.0%,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慢胃炎、胃溃疡患者Hp根除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酪酸梭片联合三疗法Hp根除率高,效果优于传统三疗法。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片 幽门螺杆菌 HP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片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的1月间本科室共收入的采用双歧杆菌片治疗的慢性腹泻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治疗组),另外选择我院往期收治的采用常用诺氟沙星及思密达治疗的慢性腹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和统计。结果治疗组3天时腹泻缓解率优于对照组(42.0%和12.0%),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腹泻累积缓解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和52.0%,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62.0%(31/50);对照组显效率为48.0%(24/50);两组数据统计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片治疗慢性腹泻其疗效好,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腹泻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酪酸梭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者中随机性抽取9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基础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酪酸梭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对照组给予酪酸梭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散联合葡萄糖酸锌在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者中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葡萄糖酸锌 婴幼儿 肺炎 继发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杆菌片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标准四一线方案根除失败的HP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均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双歧杆菌杆菌片,b组加用胶体果胶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a、b组PP根除率分别为72.92%、70.21%,ITT根除率分别为70.0%、60.0%,(P>0.05);a组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H.pylori根除失败补救治疗中应用双歧杆菌杆菌片有利于提高H.pylori根除治疗耐受性和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幽门螺杆菌 补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歧杆菌片对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确诊为厌食症的小儿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服用健胃消食药以及葡萄糖酸辛口服液,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服用双歧杆菌片,一个月的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达54.5%,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87.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双歧杆菌片能有效地治疗小儿厌食症,鉴于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疗效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 小儿 厌食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歧杆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和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100例小儿腹泻患者处方资料,对其病例分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加入双歧杆菌散,分析临床疗效和用药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双歧杆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小儿腹泻 用药情况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泻停颗粒联合枯草杆菌(妈咪爱)治疗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诊治的10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不同药物治疗的方式将纳入病人分为联合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利巴韦林+枯草杆菌治疗,联合组应用儿泻停颗粒联合枯草杆菌(妈咪爱)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泻停颗粒联合枯草杆菌(妈咪爱)治疗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泻停颗粒 枯草杆菌 病毒性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杆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46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主体,按患儿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患儿为79例,乙组患儿为67例。甲乙两组患儿均通过蒙脱石散治疗,而甲组加用双歧杆菌杆菌片进行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儿的排便频率、大便性状以及体温等恢复所需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儿的排便频率恢复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均优于乙组患儿,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杆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确切,患儿临床情况改善时间短,且治疗有效率很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