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宫颈疾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中HPV亚型分布情况及高危型HPV的年龄分布。方法采用专利Invader酶切信号放大法,利用CervistaHPVHRCervisat核酸杂交基因分型试剂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的14个亚型DNA。结果280例宫颈疾病患者,核酸分子杂交检测结果显示,104例感染一或两以上的高危型HPV,感染率37.14%,其一HPV亚型感染率30.00%,混合感染的感染率则为7.14%;宫颈疾病HPV感染者中以高危型HPV16、43、58、33和6型感染位列前五位;在不同年龄组中以20-50岁组HPV感染率最高。结论本地区宫颈疾病中高危型HPV感染以16、43、58、33和6型单一亚型感染最为常见,且以青壮年为主。

  • 标签: 核酸杂交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位杂交变性温度的改变对EBER阳性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变性温度对多例EBER阳性表达的标本进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A组50℃整体几乎阴性,几张微弱阳性,B组55℃阳性较A组多,强度不稳,整体不均一,C组60℃基本阳性,强度较强,有几例强度偏弱,D组70℃全部阳性,强度强,稳定,均一。E组75℃全部阳性,强度强,背景增强,假阳性率高,特异性降低。结论原位杂交检测EBER阳性表达在一定范围里随变性温度升高信号稳定性增强,70℃为最佳变性温度。

  • 标签: 原位杂交 EBER 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小儿房间隔缺损(ASD)杂交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经胸超声(TTE)引导下行杂交封堵术治疗小儿ASD的术前病例选择、术中引导杂交封堵、术后随访。结果按入选标准的ASD患儿行杂交封堵术无一例失败。结论TTE引导下小儿ASD杂交封堵术值得推广。

  • 标签: 经胸超声心动图 杂交封堵术 评价 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染色体核型和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染色体核型及重排情况。方法选取301例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为本次实验对象,均进行细胞形态学分析和染色体核型分析,部分进行FISH检测。结果301例患者中,≥61岁患者复杂核型和单体核型均显著高于40~60岁,分别为复杂核型(17.92%vs5.47%),差异显著(P<0.01),单体型核型(14.45%vs3.91%),差异显著(P<0.01)。10例染色体核型正常而FISH检测到异常信号。结论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不同年龄组复杂核型和单体核型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分布特点与日后诊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急性髓性白血病 染色体核型 荧光原位杂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判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中的应用效果,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有效判断提供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的76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移植、骨髓移植、多种干细胞联合移植标本。收集标准为融合基因(BCR/ABL、AML1/ETO)阳性表达,受体的性别需要不一致,或者是满足上述两项条件的,将这些移植标本分为同性别间干细胞移植、不同性别间干细胞移植两个组。同性别间干细胞移植者使用相应的基因探针进行检查。不同性别间干细胞移植者检测需要使用基因探针或者是联合使用XY染色体探针。结果在53例异性allo-HSCT的受者中有,31例供、受者骨髓嵌合率≥99.00%,16例早期嵌合率偏低在81.32%到97.68%,经过随访,嵌合率有了明显的上升,上升到≥99.00%,微量残留病灶(MRD)呈阴性,在接受移植之后,之前的病不再复发。6例早期嵌合率偏低分为为99.00%至100.00%,但是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MRD比例呈上升趋势。23例供、受者性别相同allo-HSCT受者中有16例在进行移植之后没有检测到之前的基因异常情况。3例被检出有少量的残留病灶,在接受免疫抑制剂进行减量治疗或者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之后明显下降,现在还在缓解治疗中。4例在进行移植之后3个月左右出现原来的基因异常情况,在进行复查的时候发现为原病复发骨髓。结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操作简单、快捷、准确性高并且还存在很强的特异性,在判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上给患者输入药液为尽快发挥药效、给失血失液者快速补液,静脉输注是最为合理的选择,输液装置是完成此项救护措施的必要工具。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均为传统的一次性输液器,其存在着造成血管内血液返流、增加护理人员工作负荷等诸多弊端,为解决传统输液装置造成的诸多问题,我们设计了一新型输液装置。

  • 标签: 医疗器械 输液装置 救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不同的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情况。方法选择于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24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每组80例,A组给予头孢替唑钠治疗,B组给予头孢呋辛钠治疗,C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情况。结果分组治疗后,三组在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无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B组和C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孢替唑钠、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均对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头孢替唑钠的治疗费用最低,最具有药物经济学意义。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下呼吸道感染 疗效 药物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肌肉误卡介苗的应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起误卡介苗的儿童进行了应急治疗、随访及效果观察。结果经应急治疗误卡介苗的儿童未发现活动结核病灶。结论卡介苗误后及早多次局部封闭治疗效果好,无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卡介苗 误种 应急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作为早期职工医疗制度改革“两江试点”之一的镇江市,地处江南,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该市推行的部分疾病按病付费的结算办法,有利于医保基金预算的执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机构规范治疗与管理。笔者经引用该市某院2012-2013年单病病人结算数据并经统计分析后发现,部分病仍存在定额标准过低、调整不及时及控制不力的现象存在,为此应从医保基金筹集、结算及控制方面下手,持续改进以实现政府、医疗机构及患者之间的共赢。

  • 标签: 单病种 定额标准 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针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多,雾化吸入后需要叩背排痰的问题,设计了一叩背器,既解决了病区无叩背机(或叩背机少)的问题,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患者感到舒适,更方便了护理工作。

  • 标签: 叩背器 叩背排痰 省力 舒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宫颈癌早期筛查中二代杂交捕获技术、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宫颈癌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5日至2017年2月10日,将宫颈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二代杂交捕获技术、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测,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二代杂交捕获技术检测,将两组宫颈癌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宫颈癌患者的检出率90.00%高于对照组宫颈癌患者的检出率78.00%(P<0.05),观察组宫颈癌患者的敏感度86.00%以及特异性84.00%与对照组敏感度76.00%以及特异性70.00%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早期筛查中二代杂交捕获技术、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测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能提高患者检出率,利于宫颈癌患者后期治疗,能挽救患者生命,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 标签: 宫颈癌 二代杂交捕获技术 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原位杂交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探究不同类型霍奇金淋巴瘤中EBV的表达,对比两方式在表达中的意义。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应用EBER原位杂交对EBV编码的mRNA在不同类型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与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对EBV中潜伏蛋白在不同类型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进行对比的一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集的200例不同类型霍奇金淋巴瘤标本进行检测,观察两检测方法的不同表达结果。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检测的结果阳性率低于原位杂交检测结果的总阳性率。结论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不同类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检出率明显要高于免疫组化检测法,且具有明确的定位,具有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霍奇金淋巴瘤 EBV检测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比较分析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2-1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2期
  • 机构:俄罗斯卫生部长韦罗尼卡?斯克沃尔佐娃表示,俄罗斯正在研制四种抗埃博拉疫苗,其中一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其余三种疫苗的试验工作计划于2015年2月启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和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口咽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中的检测性能。方法采用HC2和多重荧光PCR检测31例口咽癌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情况,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两检测方法在检测结果中的一致性。结果HC2和多重荧光PCR两种方法检测高危型HPV一致性较好,总符合率为90.32%,总一致性指数(Kappa指数)为0.7364。结论在口咽癌患者中应用HC2技术进行高危型HPV检测有可行性。

  • 标签: 杂交捕获 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口咽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高危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5梅毒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梅毒患者血清标本60份,对其分别采取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并对5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ELISA在梅毒血清检测中,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其他四手段发生显著升高(P<0.05);TRUST、TPHA法以及胶体金法的敏感性较低(P<0.05)。结论在梅毒血清检测中,ELISA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良好,可与TPPA发联合,作为梅毒筛查的首选检测手段,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梅毒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胶体金法
  • 简介:摘要目的鉴定一假的贝母。方法用性状和理化鉴别的方法确定贝母的品种,再分别对假贝母与浙贝母药材,进行显微观察,并提取其有效成分,与标准品作对照,进行薄层分析,确定假贝母的品种。结果市场出现的假贝母属于葫芦科植物Bolbostemmapaniculatum(Maxim)franquetActinostemmapanicutatumMaxim鳞叶的加工品,其主要成分与药物的功效与浙贝母有明显差异。结论假贝母的成分与浙贝母不同,不能作浙贝母使用。

  • 标签: 假贝母 浙贝母 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布洛芬、阿司匹林以及乙酰氨基酚三西药在感冒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所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收治120例感冒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感冒类型分成三组,即甲组(发热性感冒)、乙组(一般行感冒)、丙组(急性感冒),对其分别予以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进行治疗,且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20例感冒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甲组中有40例患者痊愈(93.02%),乙组中有38例患者痊愈(97.44%),丙组中有36例患者痊愈(94.74%)。结论针对不同的感冒类型,合理选择西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感冒 阿司匹林 乙酰氨基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