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甲硝唑替硝唑治疗牙周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牙周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的患者均给予常规龈上清洁治疗,并对其进行健康宣传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硝唑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硝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为2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优于甲硝唑,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硝唑 替硝唑 牙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硝唑替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差异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奥硝唑口服,对照组采用替硝唑口服,疗程均为5d。结果①治疗组显效率为81.3%,对照组显效率为68.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为97.9%,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和14.6%,差异无显著性(χ2=0.92,P>0.05)?。结论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与替硝唑无差异。

  • 标签: 奥硝唑 替硝唑 滴虫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疾病治疗中替硝唑的运用效果。方法我院口腔科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对108例口腔疾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奥硝唑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替硝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6.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3.7%)明显低于对照组(18.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硝唑治疗口腔疾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替硝唑 口腔疾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0例进行盆腔炎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有效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低于使用对照组常规治疗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左氧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显著,同时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借鉴及使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替硝唑 盆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胃炎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胃炎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显著。

  • 标签: 小儿胃炎 克拉霉素 替硝唑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行替硝唑栓、甲硝唑栓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6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研究,正面为接受甲硝唑栓治疗患者,称为甲硝唑栓组,背面为接受替硝唑栓治疗患者,称为替硝唑栓组,各84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发生不良反应几率。结果替硝唑栓组的治疗有效率78例(92.86%)显著高于甲硝唑栓组66例(78.57%),替硝唑栓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12例(14.29%)显著低于甲硝唑栓组28例(33.33%),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结论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行替硝唑栓治疗,不仅能够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几率,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替硝唑栓 甲硝唑栓 滴虫性阴道炎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应用酶联免疫法对24例智齿拔除后应用替硝唑预防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进行检测,同时观察白细胞与体温的变化,发现智齿拔除后IL-1β水平明显偏低,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障碍。通过口服替硝唑治疗后,患者IL1-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免疫防御等功能得到回复,结果显示IL1-β参与替硝唑药物引起免疫功能的异常反应。

  • 标签: 替硝唑 白细胞介素1-&beta 干槽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分别给予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与对照组的79.07%具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为25.59%,两者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方面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替硝唑 盆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盆腔炎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组(n=30)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静脉滴注进行治疗,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为观察指标,评价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替硝唑 盆腔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观察选择甲硝唑以及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4年7月—2015年2月滴虫性阴道炎门诊患者120例。根据用药途径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分为A1组(甲硝唑口服组30例)与A2组(甲硝唑外用组30例)以及B1组(替硝唑口服组30例)与B2组(替硝唑外用组30例)。对比所有阴道炎患者完成治疗后在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四组阴道炎患者完成1周的治疗后,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A1组以及B1组高于A2组以及B2组患者(P<0.05);在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方面,A1组以及B1组出现的概率较高,并且A1组高于B1组患者(P<0.05)。A2组以及B2组未表现出显著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针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临床选择口服甲硝唑以及替硝唑制剂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疗效,安全性相对较高,而外用治疗有效率较低,但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最少,患者表现出较高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甲硝唑 替硝唑 不同给药途径 滴虫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硝唑治疗根尖周炎,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作根管治疗的患牙,应用替硝唑棉捻消毒根管,再将替硝唑粉加根充糊剂调状导入根管作根管充填;以40例用甲硝唑粉剂加根充糊剂作根充的患牙为对照,经两年多时间连续观察,并检测根管消毒前后根管内厌氧菌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表明,替硝唑组和甲硝唑组对主要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类杆菌、梭形菌、放线菌等的抑菌率分别为94.50%和2%P(0.01)。替硝唑治疗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有效率94%)也优于甲硝唑组(有效率为65%)。结论替硝唑作根管消毒,并加人根充糊剂用以根管充填治疗根尖周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替硝唑 根充糊剂 根尖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替硝唑和左氧氟沙星对盆腔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10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68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替硝唑、左氧氟沙星+替硝唑进行治疗,将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替硝唑对盆腔炎进行治疗可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 标签: 替硝唑 左氧氟沙星 盆腔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对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8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盆腔炎患者,按照其治疗药物的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6.19%,同时治疗后的CRP含量经对比,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盆腔炎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进行治疗,疗效良好,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替硝唑 盆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组实验研究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替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8,P<0.05);观察组下腹痛、包块、白带增多等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应用于盆腔炎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替硝唑 盆腔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替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其中对照组采用替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替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取替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9.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3.6%,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采取替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以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 标签: 替硝唑 盐酸左氧氟沙星 慢性盆腔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替硝唑螺内酯乳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使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对替硝唑螺内酯乳膏进行验证,通过比较回收率来确定适宜的检验方法。结果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1mL/皿)进行细菌计数;采用常规法进行霉菌、酵母菌和控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检查。结论所建立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可用于替硝唑螺内酯乳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消除本品抑菌活性对试验的干扰。

  • 标签: 替硝唑螺内酯乳膏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抑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替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6.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为48.84%,对照组痊愈率为37.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 替硝唑 慢性盆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简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替硝唑以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2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C反应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概率为4.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效果显著。

  • 标签: 替硝唑 慢性盆腔炎 左氧氟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替硝唑与洁尔阴联合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所收治的60例患有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特殊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替硝唑药物进行治疗,特殊组患者在应用替硝唑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洁尔阴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结果得出,特殊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特殊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替硝唑与洁尔阴以联合治疗的方式治疗滴虫性阴道炎能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降低疾病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替硝唑 阴道炎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