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了解PICC堵管再通的护理,为PICC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PICC”“堵塞”“堵管”为关键词,从万方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进行PICC导管堵塞后再通的描述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63篇,针对堵管原因多为血栓和非血栓;最常使用的再通药物依次为尿激酶配置液(73.15%)、肝素钠溶液(21.41%)、碳酸氢钠(5.4%);引起PICC堵管的原因不同,选取的再通药物不同。结论最易发生PICC堵管的原因为血栓和非血栓,尿激酶配置液、肝素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是PICC堵管再通的常用药物,不同原因引起的PICC堵管应该选择不同的再通药物。

  • 标签: PICC堵管 再通 数据挖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疗质量的管理是医疗机构管理的核心和精髓,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医院都在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供医院的决策服务,构建医疗质量实时监控成为必然。构建高效的统计工作平台,是医疗质量实时监控的条件;提升医院的管理效能,是医疗质量实时监控的目的;医疗质量实时监控的应用医疗基本统计信息,建立质控平台加强病案管理;完善医疗质量实时监控建立医疗质量指标警示系统;实时监控的方式是监控效果的决定因素。

  • 标签: 医院信息化 医疗质量 监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疮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在压疮监控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建立高风险压疮患者及院外带入压疮患者入院评估、分层上报、分级监控管理的动态压疮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结果高风险压疮上报率由92.86%上升到98.26%,院外带入压疮上报率由91.42%上升到97.68%。院内压疮发生率由2.48%降低到0.74%。结论压疮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实现压疮防治与监控管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压疮 监测管理 信息系统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双冲击疗法治疗难治系统红斑狼疮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4-2010年间收治的33例难治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其中男性5例,年龄在15-40岁之间,女性28例,年龄在17-35岁之间,33例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协会在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对33例患者采用双冲击疗法治疗,并对其治疗过程进行精心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难治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病情较治疗之前有较大改善,效果显著。33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1%。结论通过采用双冲击疗法治疗难治系统红斑狼疮疾病,同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治疗难治系统红斑狼疮疾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双冲击疗法 精心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建立输血科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血液从入库到出库的智能化管理,输血科管理系统和检验科LIS及医院HIS之间信息共享,有效提高临床医生护士及输血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优化了工作流程,使临床输血更加规范和科学化,保障输血安全及合理应用。

  • 标签: 输血科 智能管理系统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硬化症(SSc)的误诊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2例系统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误诊时间为0.4~11a,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肾小球肾、心肌病等。结论系统硬化症起病隐匿,涉及多个系统,表现复杂,基层医院实验室条件有限、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系统性硬化症 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医院的管理之中财务管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直接决定着医院财务的风险。为了使医院能进一步得到发展,适应卫生体制的改革以及患者的需求,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得到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监控主要就是对医院各项实际财务活动中各个因素展开分析,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监控从而使得医院的财务收入与预期相平衡,使得医院能够更加稳健发展。本次研究笔者以医院财务监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此如何展开管理进行深入分析

  • 标签: 医院 财务管理监控 财务管理措施 分析
  • 简介:摘要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应用可以带来良好的医疗效果。本文从对于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进行简析入手,对于基于HIS的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HIS 抗生素 自动监控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系统红斑狼疮(SLE)死亡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自2004年至2009年SLE死亡病例共98例,存活病例共42例,利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和卡方检验对死亡相关因素作对比分析。结果SLE死亡的高危因素包括各种感染,狼疮肾炎,狼疮脑病,脏器出血等,C3水平下降、病程、血小板降低、年龄与SLE患者死亡也存在相关关系,但血红蛋白的变化与SLE死亡无相关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结论感染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其它因素也不可忽视。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感染 死亡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红斑狼疮的病因。方法通过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31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找出系统红斑狼疮发病病因。结论SL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十分复杂的,准确诊断SLE,为SLE患者制定安全、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因分析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褥疮预报在护理监控中效果,为预防褥疮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方法对36例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施行常规褥疮预防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褥疮预报干预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褥疮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6例发生褥疮,研究组仅有1例发生褥疮,研究组的褥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实施褥疮预报护理监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褥疮预报干预 护理监控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液学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与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方法对337例住院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象、骨髓象及相关免疫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7例SLE患者中,281例(83.38%)出现血细胞减少,其中出现贫血197例(58.46%),白细胞减少159例(47.18%),血小板减少107例(31.75%)。93例(27.60%)患者以血细胞减少为首发临床表现。98例血细胞减少患者行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活跃占88.78%,增生减低占11.22%。血细胞减少组抗dsD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0),补体C3、C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1,0.020)。结论血细胞减少是SLE常见的临床表现,且以贫血为多见,血细胞减少与抗dsDNA升高及补体C3、C4减低具有一定相关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贫血 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 简介:摘要中医体质健康管理的目的是在总结整理前人健康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将中医四诊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运用于健康状态测量。对健康状态从多维角度进行度量化测量、采集,存储各种健康信息并进行综合辨证分析1,让人们充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同时,运用中医“治未病”和“养生”的方法指导人们如何早期发现健康问题、正确饮食、科学健身、保护身体不受疾病的困扰,使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更加健康,提高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能力。利用中医学的优势把科学的生活方式传授给健康的需求者,变被动的健康维护为主动的健康管理,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促进国人的健康。

  • 标签: 中医体质辨识 智能化管理 医学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重交通多发伤患者进行急诊救治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收治164例严重交通多发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对严重交通多发伤患者进行急诊救治,治愈148例,死亡16例。结论对严重交通多发伤患者进行急诊救治分析,总结出急诊救治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才可以有效的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严重交通 多发伤 急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挑选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6%,半年内复发率为2%;对照组有效率为84%,半年内复发率为10%。结论系统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系统性护理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学指标在儿童系统红斑狼疮(SLE)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41例儿童系统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的抗核抗体(ANA)和抗dsDNA抗体,欧蒙印迹法检测抗Sm抗体(Anti-Sm)、抗核糖核酸蛋白抗体(Anti-ribosomalproteinantibody,Anti-RNP)、抗SSA抗体(Anti-SSA)、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antibody,AnuA)、抗组蛋白抗体(Anti-his-toneantibody,AHA)、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ribosomalp-proteinantibody,ARPA),魏氏法检测的ESR,免疫比浊法检测的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Ig),各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ANA、抗ds-DNA、抗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7.6%、58.5%、41.5%、24.4%、39.0%、29.3%、26.8%、34.2%。ESR、IgG明显明显增高,C3、C4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凡疑似SLE的患儿,尤其是较大年龄的女性儿童应尽早进行自身抗体的检测,以提高儿童SLE的诊断率。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儿童 自身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红斑狼疮合并肺间质病变(SLE-ILD)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17例系统红斑狼疮(SLE)中35例由高分辨CT(HRCT)诊断肺间质病变(ILD)患者临床资料。将两组中其他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U1-RNP、ANCA阳性SLE更容易出现肺间质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1-RNP及ANCA阳性的SLE患者更容易出现肺间质病变。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间质病变 高分辨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红斑狼疮对于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56例妊娠合并系统红斑狼疮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6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中,并发重度子痫前期25例,狼疮肾炎16例,肾功能不全11例,关节炎7例,心包炎4例。本组病例中,胎儿宫内生长受限39例,早产18例,新生儿重度窒息13例,发生流产、死胎9例,新生儿死亡4例,因重度子痫前期、肾功损害、心包炎等采取治疗引产5例。结论妊娠合并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应特别注意妊娠时机的把握,孕期合理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且加强母婴监护,以提高母婴的健康水平。

  • 标签: 妊娠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院医保审核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创新管理思维,对临床医疗行为实时监管,做到合理医疗,使医保管理得到良性循环。方法研发设计为医院医保部门量身定做的医保在线审核系统,做到审核与医嘱、费用、检查检验、电子病历的有效整合和统一,通过业务规则和流程设计,实现智能化审核。结果该系统提高了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了审核流程优化和再造,减免了临床和医保部门审核的大量繁琐工作,平均能节省1/3到1/2的时间。结论临床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实现了医保审核的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员工对审核工作的积极性。

  • 标签: 医保 精细化管理 费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