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度及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来我院体检的正常人15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采集2份血液样本,一份保存在常温下(A组),一份保存在-4℃条件下(B组),分别放置30min、1h、2h、4h、12h以及24h后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不同检验时间,两组标本的MCHC、HGB、WBC以及RBC水平变化不大,但是PLT水平变化较大;样本保存12h后,A组和B组的MCHC和HCT水平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时间和温度会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

  • 标签: 血常规 时间 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时间气管切开患者的吸痰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长时间气管切开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吸痰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的吸痰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在吸痰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67.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间气管切开患者的采用针对性吸痰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吸痰效果,减少并发症对疾病恢复与控制有更好的效果。

  • 标签: 长时间气管切开 吸痰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时间位点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我院门诊收治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门诊常规护理管理,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时间位点管理,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7%(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时间位点管理,可降低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时间位点管理可在门诊护理管理中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时间位点管理 门诊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镜检查后缩短禁食时间对患者的具体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内镜室进行胃镜检查的20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其中对照组在检查2h后进食,观察组在检查后5~15min后先饮用少量温水,在无咳嗽基础上再进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镜检查后,通过缩短禁食时间,患者发生呛咳、误吸、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小,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舒适度,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

  • 标签: 禁食时间 胃镜检查 不良反应 患者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间的胆源性重症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的差异分为观察组(早期手术)31例和对照组(延期手术)2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7.1%vs.85.2%)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36.4±4.2)d<(81.5±7.9)d,比对照组更短,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时间,其对于改善胆源性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治疗及预后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胆源性重症胰腺炎 手术时间 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入住ICU的重症感染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患者的ICU治疗时间长短不同分为A组(治疗时间<48h,16例)、B组(治疗时间≥48h,18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病例资料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对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住院时间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的乳酸水平、是否合并DIC、MODS以及SOFA评分以及APACHE-Ⅱ评分等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重症感染患者的ICU治疗时间受多因素影响,要重视这些因素的变化情况,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重症感染 ICU治疗时间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样本放置温度与时间对血浆氨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26个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两份/人的样本,一份放置于室温作为观察组,另一份放置于4℃冰箱中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0h、0.5h、1h、2h、3h时的浓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浆氨的浓度均随时间增长而升高,观察组结果在0.5h的结果与对照值(0h)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浆氨结果和对照组在1h、2h、3h结果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放置0.5h与1h时检测值与样本0h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h与3h检测结果与样本0h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氨样本采集后应低温立即送检,并于0.5h检测,如因故不能及时检测,应将标本放置与4℃冰箱冷藏于2h内完成检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短快速冰冻切片制片时机的新方法。方法以一次性刀片、恒温冷冻切片机对30例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组织标本进行切片取材,每例患者均以常规冰冻切片方法取2片病理切片,分别作为实验切片和对照切片。实验切片制片时,以甲醇、甲醛混合液固定,碱性水返蓝;对照切片制片时梯度酒精固定,自来水返蓝;观察实验切片和对照切片的制片时间,镜下比对实验切片和对照切片的细胞表现。结果实验切片制作时间(7min)明显短于对照切片制作时间(22min)。镜下观察,实验切片的细胞结构和形态比较完整,特别是甲状腺癌的细胞成分和病变结构显示清晰,对照切片则对比度较差,细胞核表现不佳。结论冰冻切片制片时以甲醇、甲醛混合液固定,碱性水返蓝能显著缩短制片时间,提高部分切片染色质量,有助于病理诊断快速准确的完成。

  • 标签: 冰冻切片 制片时间 固定方法 染色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卡孕栓对剖宫产术后出血量及产后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①实验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卡孕栓1.0mg,术后第一天0.5mg,Bid*2天,舌下含服;②对照组术后每日静滴催产素20u*3天;分别记录两组产妇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及术后初次排气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均小于缩宫素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组术后产妇排气时间明显小于缩宫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舌下含服对剖宫产孕妇术后出血及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组,且用药方便、安全。

  • 标签: 剖宫产 卡孕栓 产后出血 缩宫素 肠功能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增加肛管的插入深度对婴幼儿灌肠药液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思密达保留灌肠的154例腹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肛管插入深度为7cm~10cm,实验组肛管插入深度为10cm~15cm,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药液保留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药液平均保留时间为(95.23±36.02)min,对照组患儿药液的平均保留时间为(18.26±10.60)min,实验组患儿的药液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加肛管的插入深度能有效延长灌肠药液的保留时间

  • 标签: 肛管 灌肠药液 插入深度 保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科学分析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其临床治疗意义。方法在2015年12月-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因为患有急性脑卒接收相关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20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配,实验组为100例,接受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方式;对照组为100例,接受一般的常规的护理流程。仔细分析研究上述200例患者的治疗时间以及死亡率等。结果100例实验组的死亡率为5.36%,100例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0.59%;100例实验组的致残率为17.33%,100例对照组的致残率为24.19%;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数据比较有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可以有效拉长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 急性脑卒中 救治时间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期留置尿管拔除时间对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产妇138例,产妇均行剖宫产术,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A、观察组B,各组患者46例;对照组产妇术后24小时拔除尿管,观察组A产妇于术后6小时拔除尿管,观察组B产妇于术后8小时拔除尿管;详细比较各组试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率及其尿道刺激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术后自然排尿率及其舒适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行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时间于6-8小时内,有助于产妇术后恢复,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的体检人员80例,将其依据随机表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受检人员40例,接受进口采血管的受检人员作为实验组,接受国产采血管采集的受检人员作为参照组,最后将分离的血浆放在冷藏和室温,对不同时间段的凝血指标进行统计。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后可知,参照组受检人员的各项指标比较比实验组,前者相对较低,室温条件下,送检4小时和8小时的所得结果较比立即测定,前者相对较高,组间数据经统计可知,差异显著,在低温条件下,送检4小时和8小时的所得结果较比立即测定,结果差异不大。结论凝血真空采血管会由于厂家和质量的差异而影响凝血酶时间,同时标本放置时间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 标签: 凝血真空采血管 标本放置温度 时间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分离年龄与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与情绪问题的影响。方法对264名留守儿童与220名非留守儿童利用青少年行为自评量表、儿童孤独感量表、儿童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非留守儿童的社交问题、攻击行为、外化行为、行为问题、焦虑抑郁以及内化性为问题得分上均低于留守儿童;在对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留守时间×分离年龄方差的时候,两组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因子得分并不显著;而儿童的抑郁与行为问题躯体主诉、思维问题、焦虑抑郁、内化行为等因子上分离年龄与留守时间效应较为显著,行为问题总分上分离年龄与留守时间交互效应边缘较为显著。结论留守引起的亲子分离对儿童行为适用于情绪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在幼儿时期与父母分离,分离的时间无论长短,均会儿童的行为与情绪产生不利影响,但年龄较大的时候与父母分离,分离时间越长,对儿童行为与情绪的影响更为严重。

  • 标签: 分离年龄 留守时间 行为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用药时间对提升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用药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清晨服用阿司匹林,研究组患者在夜间服用阿司匹林,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研究组用药治疗后,患者的SBP指标、DB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于夜间服用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状况,并降低血液粘稠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用药时间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血压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造口患者造口底盘更换的间隔时间。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101例结肠造口住院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对患者采取标准化造口护理,比较观察造口周围皮肤状况、造口底盘浸渍宽度等情况。结果B组底盘浸渍宽度、渗漏、造口周围皮炎发生等均优于C组(P<0.05),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造口材料费用低于A组。结论结肠造口患者住院期间造口底盘更换间隔时间以6~7d为宜,显著降低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比例,减少患者治疗费用。

  • 标签: 结肠造口 造口底盘 更换间隔时间 造口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空腹静脉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空腹静脉血生化检验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采集的静脉血标本分别放置1小时、3小时、8小时、24小时后进行生化检验,比较结果。结果标本采集后1小时的检验结果分别与标本放置3小时、8小时和24小时后的检验结果比较,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糖(GLU)等均有明显差异(P<0.05);总胆红素(TBIL)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空腹静脉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检测指标会有很大改变,因此应当尽快将标本送检,以减少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标签: 空腹静脉血标本 不同放置时间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的影响,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6月收治泌尿系统疾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搜集其尿液标本,分别在早上、下午进行尿沉渣检验,对比分析两个不同时间的尿沉渣检验结果。结果与下午检验组相比,早上检验组的白细胞、上皮细胞等检验指标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下午检验组相比,早上检验组的满意率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中的尿沉渣结果会受到尿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早上进行尿液标本检验准确率更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作用更大。

  • 标签: 放置不同时间 尿液标本 尿沉渣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