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现代科研、医疗和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无法与之相适应。本文主要概述了现阶段我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医院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采取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改进医院档案管理,使之能够更好的适应医疗、卫生发展的需求,为医院能够更好的进行工作提供帮助。

  • 标签: 医院档案管理 不足 对策
  • 简介:摘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快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因为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不仅是日常卫生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依据,也是使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想目标和规范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主要对提高卫生监督部门档案管理水平进行了分析探讨。

  • 标签: 卫生监督 档案管理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方法随机抽查终末病历1224份,探讨、分析存在问题。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结论通过分析护理文书中存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有效对策,促进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有效提高。

  • 标签: 护理文书 存在问题 相应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电子化、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医院档案电子化管理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瓶颈期,更面临一次难逢的历史机遇期,如何才能提升医院档案电子化管理水平,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开展医院档案电子化管理的意义、实行医院档案电子化管理的步骤及实现医院档案电子化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 标签: 医院 档案 管理 电子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慢病健康档案高血压病人管理中的体会。方法2012年5月到2015年5月选择在本中心进行建立慢病健康档案的南京市江宁区武夷花园居民498人,对高血压情况进行调查,并给予基于社区慢病健康档案的综合管理措施。结果本社区居民高血压发生率为83.9%。经社区慢病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降低,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评分都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社区慢病健康档案在高血压病人管理中的应用能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创新,改善血压与自评症状,提高对于高血压的认知,从而全面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

  • 标签: 社区慢病健康档案 高血压 自评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改变电子版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的模式,从而提高电子版护理文书的质量。方法针对电子版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进行全程全面的监控,监控中存在的问题记录在质控本上,次日晨会上反馈整改,护士长每周五收集护士反馈的常见问题、共性问题,每周一上午晨会组织学习。随机收集护士干预前后运行中护理文书和出院护理文书各200份,质量标准相同,比较干预前后电子护理文书的质量。结果干预后运行护理文书中的入院(转入)病人护理评估单、住院患者护理评估单和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问题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的出院护理文书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主要由责任护士负责自己所管病人病历文书的书写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三级全程全面监控,能明显提高电子护理文书的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电子版护理文书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医院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医院科研档案所有权的概念、特点的界定,指出医院科研档案所有权应归医院所有。

  • 标签: 医院 科研档案 所有权 探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阶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档案工作仍旧比较薄弱,究其原因,是至上而下的档案工作意识都不够强。因此,笔者从政府支持、完善制度、强化宣传、档案利用等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档案意识提出了一些看法。

  • 标签: 医疗卫生机构 档案 意识
  • 简介:摘要本文从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建设的必要性及实际意义,阐述了做好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的几点体会。

  • 标签: 技术档案 疾病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如何很好地利用专业技术档案,合理整合医护人员的信息需求是图书馆建设发展的主流。为合理服务多元化、层次化的读者队伍,我馆根据各个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各类人员的层次需要,分门别类地提供各类信息服务。

  • 标签: 专业技术档案 医护人员 信息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远程眼底阅片系统联合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ElectronicHealthRecord,eHR)对社区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者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17例社区DM患者进行DR筛查,对eHR中记录的健康信息进行DR相关危险因素统计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各相关因素进行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17例(415眼)DM患者中,检出DR组(27例)、非DR组(190例),通过该系统检出的DR患病率约为12.44%。2组各项指标比较显示DR组DM病程及使用的降血糖药物种类明显多于非DR组(190例)差异性(P<0.01);而对于合并慢性病数量(高血压、脑梗塞、冠心病、高脂血症)可能与DR发生相关(P=0.056)。结论DM病程长,血糖控制不理想,合并慢性疾病种类多等与DR发病相关。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远程眼底阅片系统 电子健康档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问题,探讨柔性管理的具体对策。方法我院于2013年12月启动医院柔性管理培训(1次/周,8周),2014年1月始实施柔性管理具体措施,至2014年12月底,整理并统计全年医疗质量管理不良事件总数,与2013进行比较,分析存在的问题,从柔性管理的角度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结果2013年我院发生医疗质量管理不良事件共7例,2014年仅为2例,2014年不良事件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年份间差异显著p<0.05;实施柔性管理后患者满意度为92.5%,实施前满意度为72.5%,实施后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柔性管理可提升医院质量柔性管理效果,应逐步完善医院质量中柔性管理体系的建设。

  • 标签: 医院质量管理 柔性管理 体系建设 激励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控体系,强化医院感染意识,做好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结果通过规范化管理,医院感染率达到卫生部标准。结论医院感染控制必须通过有效措施,以科学监测为依据,以感染管理为手段。

  • 标签: 感染 控制 预防
  • 简介:摘要介绍科室护士绩效二次分配的具体方法。通过按岗定酬、按工作量定酬的原则,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 标签: 绩效分配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消毒供应室的医务人员120例为研究对象,以2012-2013年的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以2013-2014年的细节管理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细节管理运用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护理质量,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 标签: 细节管理 消毒供应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各大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药品采购是医院药品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采购环节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药品采购的信息化管理能有效地提升药品采购的监管水平,确保采购药品的优质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本文分析了药品采购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分析了信息化管理在药品采购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分析了药品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药品采购管理 信息化管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的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急诊护理人员50名,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25名,在观察期间,常规组护理人员采用临床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柔性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人员的自我状况评价以及其护理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进行柔性管理的观察组人员其对自身的评价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常规组护理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48%)明显低于观察组(96%),并且发生纠纷的比率(36%)高于观察组(8%),两组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观察表明,柔性管理模式更加细致合理,可以大幅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减少医患矛盾,可以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柔性管理理论 急诊护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护理治疗能够有效的反应医院治疗的优劣,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对医院的后续发展也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团队管理模式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促进医院的发展。因此,医院管理过程中实施团队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和效率。本文将以团队管理为起点,分析团队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促进医院发展提供依据。

  • 标签: 医疗服务 团队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进行护理管理的患者44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投诉例数、护理不良事件上,观察组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工作质量上,观察组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降低护理纠纷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