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中药保留灌肠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5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n=26)和实验组(改良中药保留灌肠疗法,n=26),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相关生化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2.31%VS65.38%)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疗效,改善肾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 标签: 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重度咽鼓管功能障碍行中耳手术结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重度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中耳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8%)相比于对照组(75.0%)更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取中耳手术结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重度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重度咽鼓管功能障碍 中耳手术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非脱垂大子宫阴切除术(TVH)的术。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3月非脱垂大子宫阴切除术80例(TVH组)与同期开展的腹腔镜辅助阴切除非脱垂大子宫76例(LTVH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V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费用等方面明显优于LTVH组,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VH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费用低等优点。

  • 标签: 改良式 非脱垂大子宫 阴式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改良疝环充填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80例采用传统疝环充填治疗方法,其余84例选用改良疝环充填无张力治疗方法。结果在经过两种方法治疗后,改良疝环充填术中出血量与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前者,传统的治疗结果中并发症3例,复发1例。改良治疗结果中并发症1例,无一人复发,而且手术过程中疼痛也轻于传统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时间短,操作简单,疼痛少,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显著特点,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好方法。

  • 标签: 腹股沟疝 改良式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切开术传统缝合法和皮内连续缝合法的特点、优越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01月至2011年06月我院采用会阴侧切术分娩产妇行传统法缝合205例,以及同期行皮内连续缝合法205例对照,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缝合时间、疼痛程度及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皮内缝合法操作简单、缝合时间短、疼痛程度轻、愈合快、切口美观、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会阴切口缝合方法 愈合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翼状胬肉头部表面的结膜转埋至下穹窿部结膜下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将216例(297眼)翼状胬肉病例,采用翼状胬肉整个表层结膜与胬肉体部分离,切除全部胬肉组织,然后将胬肉头部表面的结膜转埋到下穹窿部结膜下,对这种改良转埋术术后翼状胬肉的复发情况进行观察。结果216例(297眼)翼状胬肉中,一年后,痊愈212例(292眼),治愈率为98.3%,复发4例(5眼),复发率为1.7%。结论用这种改良转埋术治疗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大大降低。

  • 标签: 改良式 翼状胬肉 转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改良对降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关节后脱位的预防作用。方法20例患者经后外侧(Gibson)入路行初次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处理外旋肌群时仅切开闭孔内肌、下孖肌、闭孔外肌、股方肌,保留完整的梨状肌、上孖肌,并以上孖肌止点为支点修复关节囊及外旋肌群。术后进行6-24个月的随访。结果该组患者术后未发生髋关节后脱位,患侧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髋关节后外侧入路的改良保留和修复了后方关节囊、外旋肌群的完整性,有助于降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关节后脱位的发生率。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后外侧入路改良术式 后脱位
  • 简介:摘要总结了应用自制改良肢体约束带对263例ICU患者进行肢体约束的护理。主要内容改良球拍约束带所需的材料、制作、使用方法及优点,注意事项。

  • 标签: ICU 改良式球拍约束带 制作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改良体位引流对治疗肺脓肿的护理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肺脓肿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引流方式,观察组采用改良体位引流方式,在进行一周后的护理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24小时痰量、痰培养阴性、病灶减小、体温与动脉血气氧分压的数据进行收集比较1。结果进行一周的护理治疗后,观察组的整体疗效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体位引流的方法对于治疗肺脓肿有明显的疗效,再加上综合的护理干预,可以达到的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改良式体位引流 肺脓肿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背带缝合术在剖宫产术时顽固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对24例行剖宫产术中发生顽固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应用改良缝合术进行治疗。结果24例患者治了后产后出血停止。避免了切除子宫、无术后并发症、子宫复旧、月经复潮均无异常。结论改良背带缝合术操作简便、止血迅速可靠、无需特殊器械、成功率高、无术后并发症,是剖宫产术中发生乏力性、产后出血首选及有效的止血方法。

  • 标签: 改良背带式缝合术 剖宫产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固定方法在胸腔闭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0例留置胸腔闭引流管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距离引流管口10cm处,取3M弹力胶布15cm×2.5cm采用“高举平台法”将引流管粘贴于皮肤上,注意调整引流管方向低于引流管出口,去除常规的别针固定;对照采用常规的固定方法。结果观察组胶布松脱及脱管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引流管牵拉痛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胸腔闭引流管改良固定方法明显优于别针固定法,可减少胶布松脱及脱管发生率,减轻引流管牵拉引起的疼痛。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固定法 弹力胶布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0年我院产后出血经常规处理无效行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加子宫前后壁排缝合治疗12例,无一例病人切除子宫,无并发症发生,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保留了生育功能等优点,适用于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改良 背带式缝合 排式缝合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改良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护理)和对照组43例(改良低位产钳术助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第二产程、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护理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方式,减轻很多并发症的出现,在临床中具有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改良式 低位产钳术 无保护会阴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索治疗气胸简单有效方便的方法,减轻气胸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创伤及治疗费用,得出结论改良胸腔闭引流术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手段,创伤小,痛苦小,不留瘢痕,病人容易接受;活动基本不受限制;门、急诊患者均可实施;引流通畅,引流效果确切;可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住院费用,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固定用于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3月于我院门诊行浅静脉留置针97例患儿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方式的不同,分设成研究组(5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方式固定,穿刺成功后贴上透明贴膜,研究组行改良固定,穿刺成功后在针柄以及穿刺点与肝素帽皮肤的接触部位垫一块无菌纱,之后贴上透明敷贴,比对两组留置针周围皮肤的炎症程度、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留置针周围皮肤的炎症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针管脱落、针管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固定方法应用于患儿浅静脉留置针可减轻其皮肤的炎症程度,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式固定 浅静脉留置针 小儿
  • 简介:摘要对Bevan睾丸固定术的术褒贬不一。但目前在我国许多医院仍是较常见的手术1。笔者设计改良Bevan睾丸固定术,我院于1999-2011年采用该术进行睾丸固定术198例,术中用四点定位,两条不同位置,作用于不同方向双线适度牵引的方法,杜绝了术后睾丸回缩,睾丸萎缩,睾丸扭转的发生,减少了局部组织(如睾丸等)的损伤程度,亦有防止牵引线离断的发生。

  • 标签: 隐睾 睾丸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符合条件的78例患者,随机分成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研究组)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对卵巢功能、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各指标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血FSH、E2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性生活无明显改变。研究组术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AUA)、子宫动脉卵巢支(UOA)检出率为100%。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后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子宫动脉卵巢支的血流基本不受影响,术后近期卵巢功能影响小,对性生活无明显影响。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 标签: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子宫动脉 卵巢功能 性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