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拔除下颔复杂阻生智齿技术的应用意义和面临的问题进行病例分析和临床个案报道。方法拔除下颔阻生智齿36例。分析其阻生类型、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患者的主观感受。结果拔除下颔复杂阻生智齿的平均手术时间缩短。并发轻度张口困难者9例(25%);术后明显肿胀2例(5%),轻度肿胀者9例(25%);术后轻度疼痛者2例(5%),未见有重度疼痛反应者;无1例发生干槽症。结论拔牙技术明显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减轻了患者对拔牙的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微动力 下颔阻生智齿 拔除 个案报道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方法以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患者73例,根据拔除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35例)和治疗组(38例),观察传统拔牙器械拔除患牙和微创拔牙刀结合高速涡轮牙钻拔牙法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的31.4%;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肿胀度、张口受限度显著小于参照组,拔牙窝完整性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疼痛度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刀结合高速涡轮牙钻拔牙法应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确切,具有疼痛小、手术时间短、肿胀度、张口受限度小等诸多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下颌阻生智齿 拔除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减轻肠梗阻的腹痛腹胀症状,需对病人持续留置胃管行持续胃肠减压,为了尽早并且一次性拔管成功以减轻置管和拔管给病人带来身心上的痛苦。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作了一次试验。方法将30例肠梗阻病人任意分成2组,每组15人。分别为胆汁反流组和胃液量组,胆汁反流组通过监测引流液中胆红素水平,当测得引流中的胆红素含量为阴性时给予拔除胃管;胃液组采用传统方法即测量每天引流液的量,当引流液量少于400ml/天时,我们给予拔除胃管。然后比较两组置管天数及一次性拔管的成功率。结果胆汁反流组和胃液量组,两组放置胃管的天数是不一样,胆汁反流组置管天数比胃液量组要提前1天左右,而且一次性拔管成功率远远高于胃液量组。结论用测量引流液中胆红素水平来判断拔除胃管时间比测胃液量来判断拔除胃管时间更简便,可靠,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意义。

  • 标签: 肠梗阻 拔管 胃液 胆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拔牙技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阻生齿拔除患者,根据患者拔除的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拔除方法,观察组采用微创拔牙技术进行拔除,对两种方法下患者拔牙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患者拔牙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阻生齿拔除中采用微创拔牙技术,可明显降低患者拔牙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拔牙技术 阻生齿拔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今年来随着人们对口腔保健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拔除阻生的第三磨牙,而常见的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以面部疼痛肿胀、创口感染和张口受限最为常见。但近年来,随着高速气动涡轮机在拔牙术中的广泛应用,由其导致的皮下气肿时有发生。气体通过切开的黏骨膜进入面颈部皮下组织,并通过组织间隙往上可进入颞肌、颅底间隙,往下可进入胸部、纵膈。本文报道两例拔牙中使用高速气动涡轮机致颌面部皮下气肿的病例,并对皮下气肿发生的原因、诊断和预防进行综述。

  • 标签: 高速气动涡轮机 阻生齿拔除 颌面部皮下气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45°反角高速涡轮牙钻法和传统劈冠法在拔除下颌低位水平埋伏阻生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下颌低位水平埋伏阻生牙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45°反角高速涡轮牙钻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劈冠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VAS评分、张口受限程度、干槽症发生率以及颌面部肿胀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45°反角高速涡轮牙钻法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颌低位水平 埋伏阻生牙 反角高速涡轮牙钻法 劈冠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种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方法比较,得出最佳手术方案。方法分两组,第一组采用锤凿增隙法,第二组采用高速涡轮钻拔除与挺凿增隙(联合法)相结合。结果联合拔除法无论在缩短拔牙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减少上都优于锤凿增隙法。结论联合拔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锤凿增隙法 联合拔除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保留或拔除折断后基牙的残根对局部义齿添加人工牙的作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救治并使用可摘的局部义齿超过4年以上6年以下,且被确诊为其基牙已经脱落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选取患者50例,为保留残根组,即在原残留牙根的基础上直接进行人工牙的安装;其余50例患者为拔除残根组,即拔除残留牙根后再添加人工牙,12个月后调查安装人工牙义齿的状态,如稳固性能,咀嚼效率,粘合程度等。结果保留残根组与拔除残根组的稳固性能统计学差异并不太明显,P>0.05;而咀嚼效率,方便和粘合程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保留残根组出现发炎和龋齿多例。结论基牙折断后拔除残根对可摘局部义齿添加人工牙与保留残根添加人工牙相比较优,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残根 局部义齿 人工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