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混液制备洗涤红细胞的临床应用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1月本站制备的0.9%生理盐水混(保存期为24小时)和MAP红细胞保存液混(保存期同悬浮红细胞)的洗涤红细胞共计505袋进行研究分析,将两种混液的洗涤红细胞各取24袋作为质量抽检,检测血红蛋白含量和上清液蛋白含量,分析两种混液的质量抽检结果;分析两种洗涤红细胞加班制备次数;将临床供应的两种混液的洗涤红细胞共计457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0.9%生理盐水组的血红蛋白含量(29.45±0.15g/U)、上清液蛋白质含量(0.17±0.02g/U)均与MAP保存液组血红蛋白含量(29.39±0.22g/U)、上清液蛋白质含量(0.18±0.04g/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9%生理盐水组加班制备次数与MAP保存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0.9%生理盐水组的临床发放量与MAP保存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0.9%生理盐水混洗涤红细胞与MAP红细胞保存液混洗涤红细胞的临床适应性均高,但MAP红细胞红保存液混洗涤红细胞的加班制备次数明显较少,且制备血量逐年增加,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混悬液 制备 洗涤红细胞 临床适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液口服及联合物理降温治疗小儿高热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60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2组,第1组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液,第2组在第1组的基础上联合物理降温(温水擦浴),观察患儿体温下降情况。结果两组降温总有效率均为100%;联合擦浴组体温下降较单纯口服布洛芬混液组快,体温下降幅度大(P<O.05)。结论布洛芬混液口服治疗小儿高热降温效果满意,联合物理降温具有协同效应。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小儿高热 效果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液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咳嗽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咳嗽患者给予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咳嗽症状,疗效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布地奈德混悬液 雾化吸入 慢性咳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铝镁加混液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片治疗,在此初上实验组给予铝镁加混液治疗。结果对照组中,无效患者为2例,所占比列6.45%,10例患者有效,所占比例为32.26%,19例患者显效,所占比例为61.29%。实验组中,无效患者为9例,所占比列29.03%,9例患者有效,所占比例为29.03%,13例患者显效,所占比例为41.9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应用铝镁加混液治疗疗效理想,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铝镁加混悬液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混液对不全性肠梗阻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总结我科2009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的不全性肠梗阻患者,在禁食、补液、保守治疗有效后3天开始恢复饮食,按其恢复饮食的方式分肠内营养混液组(实验组)与普通流质饮食组(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普通流质饮食;实验组予常规治疗+肠内营养混液。两组疗程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电解质平衡、肺部感染率、消化道功能恢复情况,统计其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使用肠内营养混液,对于患者在尽快纠正代谢紊乱、预防肺部感染、促进消化道功能改善、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系统指导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混液有利于患者肠功能恢复、纠正代谢紊乱、减少肺部感染、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肠内营养混悬液 不全性肠梗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液在治疗鼻内镜术后鼻粘膜水肿的作用,寻找治疗鼻内镜术后鼻粘膜水肿的理想方法。方法将50例鼻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红霉素眼膏放置术腔,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液放置术腔,两组同样术后抗生素使用48小时,观察两小组48小时后症状缓解的病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在疼痛.水肿.分泌物等方面效果不一样。结论布地奈德混液治疗鼻内镜术后炎症效果明显。

  • 标签: 鼻腔术后粘膜水肿 布地奈德混悬液 红霉素眼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去白细胞红细胞液在临床输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输血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红细胞液输血,观察组采用去白细胞红细胞液输血,观察两组患者输血反应发生率、血红蛋白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输血反应发生率、血红蛋白值存在差异(P<0.05)。结论去白细胞红细胞液在临床输血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 输血 红细胞悬液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张力环在白内障并韧带异常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36例(38眼)白内障并韧带异常患者临床资料,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囊袋张力环(CTR)植入术及人工晶体(IOL)植入术治疗,分析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IOL均为正位,且未见CTR所致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视力明显提升,视力>0.5患者例数显著多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CTR可有效保持囊带完整,保证白内障并韧带异常手术顺利实施,防止术后IOL偏位,促进术后视力恢复。

  • 标签: 白内障 囊袋张力环 悬韧带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布洛芬混液和吲哚美辛栓治疗儿童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发热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吲哚美辛栓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布洛芬混液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吲哚美辛栓相比,布洛芬混液治疗儿童发热的效果更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吲哚美辛栓 儿童发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炎)患者采取布地奈德混液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毛支炎患者80例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混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则为82.5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皆无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毛支炎患者采取布地奈德混液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布地奈德混悬液 雾化吸入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液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儿急性喉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4例行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44例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液治疗,比较两组病症改善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病症(呼吸困难、喉鸣、声音嘶哑、咳嗽)改善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液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病症,具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混悬液 急性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小儿支气管喉炎患者,应用吸入用布地萘德混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该病患者50例,在给予上述患者综合性治疗基础上,对照组(25例)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观察组(25例)除了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外,还应用布地萘德混液雾化吸入方式给予患者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式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92%(P<0.05);上述患儿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针对小儿支气管喉炎患者,在综合性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萘德混液疗效显著且安全,适宜临床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喉炎 布地萘德 混悬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紫色钩子提取液二元醇质体凝胶对日光性皮炎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紫色钩子果实捣碎后先用乙醇于磁力搅拌器30℃,750r/min提取两次,合并滤液;将残渣用蒸馏水于磁力搅拌器30℃,750r/min提取两次,合并滤液,分别得到醇提液和水提液。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将所得提取液分别制备成二元醇质体凝胶,以同种方法制备空白二元醇质体凝胶用于对照。取30只小鼠分为空白组、醇提物组和水提物组,并将小鼠1cm×2cm范围内备皮后涂抹上述凝胶,在距离小鼠20cm处于300nm紫外灯照射1小时。两天后皮肤出现红肿、红斑即造模成功,取下小鼠皮肤进行病理切片和HE染色,镜检,以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醇提物和水提物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小鼠皮肤出现明显红肿、红斑,甚至破溃,表皮细胞出现明显坏死。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醇提物组和水提物组均可显著减轻小鼠皮肤炎症症状,皮肤损伤程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紫色钩子果实提取物能够较好地预防日光性皮炎,且乙醇提取物效果更佳。

  • 标签: 紫色悬钩子 日光性皮炎 二元醇质体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氯霉素混液纱条对弥漫性外耳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110例弥漫性外耳道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氯霉素混液沙条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10例弥漫性外耳道炎患者通过治疗后,其58例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患者均痊愈,慢性弥漫性外耳道炎患者治愈例数为38例,有效例数为10例,有效率为92.3%。结论使用氯霉素混液沙条对慢慢学外耳道炎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氯霉素混悬液纱条 弥漫性外耳道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急性喉炎应用布地奈德混液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74例急性喉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儿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儿则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混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急性喉炎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喉炎患儿的治疗有效率(75.68%),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急性喉炎应用布地奈德混液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良好,患儿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缓解,且该疗法起效快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急性喉炎 布地奈德混悬液 雾化吸入 声音嘶哑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德混液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6月住院的急性喉炎患儿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4-6mr/kg加入50-100ml10%葡萄糖中静脉滴注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36例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949,P〈0.01〉。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布地奈德混液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7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再常规治疗外再使用布地奈德混液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FVC、PaO2、PaCO2、呼吸困难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混液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 标签: 布地奈德混悬液 噻托溴铵 AECOPD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洛芬混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热患儿12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实验组采用布洛芬混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的体温均有明显降低,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98.4%)高于对照组(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对乙酰氨基酚相比,布洛芬混液治疗小儿高热,具有更好的降温效果,且较为安全。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对乙酰氨基酚 小儿高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治疗小儿高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热患儿,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为40例,视为布洛芬混液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对布洛芬混液组患儿施以布洛芬混液进行治疗,乙酰氨基酚组患儿则施以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之前和接受治疗之后体温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产生的情况1-2。结果在体温上,布洛芬混液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患儿在治疗前的平均体温分别为(39.56±0.09)℃和(39.53±0.10)℃,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体温不存在差异(P值为0.9985,大于0.05),洛芬混液组40例患儿在治疗后的第1小时、第2小时以及第4小时的平均体温分别为(38.29±0.08)℃、(37.50±0.09)℃和(36.59±0.09)℃,对乙酰氨基酚组40例患儿在治疗后的第1小时、第2小时以及第4小时的平均体温分别为(38.68±0.10)℃、(37.83±0.09)℃和(37.08±0.11)℃,在三个时间点,两组均存在差异且显著(P值分别为0.0314,、0.0243和0.0201,均小于0.05);在不良反应上,布洛芬混液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总例数分别为1例(占比为2.50%)和9例(占比为22.50%),两组之间存在差异且显著(P值为0.0116,小于0.05)。结论在对高热患儿进行治疗时,相比较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药物来进行治疗而言,布洛芬混液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其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患儿退烧,减轻患儿家属担心,同时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使用安全性,该药物治疗手段值得广泛临床推广3。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乙酰氨基酚 高热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罗红霉素干混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与验证。方法薄膜过滤法,用含5%乙醇的0.1%蛋白胨溶液500ml分5次冲洗滤膜。结果各控制菌回收率均在70%以上。结论该方法可行。

  • 标签: 罗红霉素干混悬剂 微生物限度 薄膜过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