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22全细胞抗原致敏DC前后DC所分泌的IL-12、IL-2、IFN-γ、TNF-α的变化情况,进而揭示H22全细胞抗原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机制。方法从小鼠骨髓细胞中分离出DC及其前体,再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进行体外培养,在DC培养过程中加入小鼠肝癌细胞(H22细胞)全细胞抗原以致敏DC,测定致敏前后DC细胞因子IL-12、IL-2、IFN-γ、TNF-α的分泌。结果DC致敏前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的浓度分别为19.39±0.98pg/ml、11.19±1.18pg/ml、1.03±0.19pg/ml、2.02±0.33pg/ml;DC致敏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浓度分别为80.39±1.33pg/ml、95.27±6.52pg/ml、29.59±3.15pg/ml、75.12±7.07pg/ml;DC致敏前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的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22细胞致敏DC后,DC分泌IL-12、IL-2、IFN-γ、TNF-α增加,增加的分泌因子可能与H22细胞致敏后的DC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相关。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肝衰竭(liverfailure,LF)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目前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很多研究发现,细胞因子的过度活化和调节失控与肝衰竭关系密切。本文将对细胞因子在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细胞因子 肝衰竭 发病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兰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因黄疸入院且符合条件的71例(男性40例,女性31例)足月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42例予光疗,同时服用妈咪爱和鲁米那治疗3天,对照组29例服用妈咪爱和鲁米那治疗3天,治疗前后分别行总胆红素水平和细胞因子IL-6、IL-10、TNF-α检测。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光疗后总胆红素水平均有下降(P<0.05),试验组下降更明显;2)试验组和对照组光疗前后新生儿细胞因子IL-6水平降低(p<0.05),而对细胞因子IL-10、TNF-α水平无影响(p>0.05)。结论光疗可使血IL-6水平降低,进而影响新生儿的免疫功能。

  • 标签: 光疗 高胆红素血症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婴儿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细胞因子在牙周领域炎症发生中的作用逐步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一些细胞因子参与到牙周疾病中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对与牙周病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分类、功能及其在牙周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IL 牙周组织 炎症反应 TNF-&alph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胞因子对G250抗原在肾癌细胞上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和半定量RT-PCR技术对IL-2,IFNα,IFNγ等细胞因子作用肾癌细胞系786-0,OS-RC-2后G250抗原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细胞因子对两种细胞系上G250抗原的表达有上调作用且与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结论细胞因子在针对G250抗原的肾癌免疫治疗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 标签: G250 细胞因子 肾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与高血压伴心衰患者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伴心衰心功能不全的患者3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干扰素α,肿瘤坏死因子,并采用彩色超声监测两组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分析细胞因子与心功能改变的相关。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IL-6、IL-8、INF-γ、TNF-α均显著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NF-γ、TNF-α与LVEF呈负相关,IL-6、INF-γ、IL-8、TNF-α与E/A呈负相关。结论IL-6、IL-8、INF-γ、TNF-α与高血压伴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不全有相关

  • 标签: 高血压 细胞因子 心衰 心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防风多糖对过敏鼻炎(AR)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空白组(A)、模型组(B)、防风多糖低剂量组(C)、防风多糖高剂量组(D),除A组外其余3组建立大鼠AR模型。每组于致敏第15d后开始给药,C、D组分别灌胃300、600mg/kg防风多糖治疗,A、B组灌胃等量0.9%生理盐水,连续14d,处死,采样待检。ELISA检测血清IgE、IL-4、INF-γ及鼻腔灌洗液IgE、IL-4、HA含量。结果C、D组较B组显著降低血清及鼻腔灌洗液IgE、IL-4含量、显著升高血清IFN-γ含量,降低鼻腔灌洗液HA含量(P<0.05);D组较C组可显著改善血清及鼻腔灌洗液各指标含量(P<0.01)。结论防风多糖可调节AR细胞因子的生成和释放,对AR有治疗作用。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防风多糖 免疫因子 大鼠
  • 简介:摘要尖锐湿疣(CA)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STD),传染强,严重威胁人群健康;CA患者在外周血中检测到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CA的发病不但取决于HPV感染的数量,而且与细胞免疫学关系密切。

  • 标签: 尖锐湿疣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6、IL-23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5例活动组RA患者、35例缓解组RA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IL-17、IL-6、IL-23的水平,并分析它们与活动度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RA活动组和缓解组血清IL-23、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RA活动组与缓解租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与缓解组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RA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IL-17、IL-6和IL-23水平分别与DAS28评分、CRP、ESR,DAS28评分、RF、CRP、ESR和DAS28评分、ESR相关(p<0.05)。RA患者血清IL-17、IL-6和IL-23水平之间互为正相关关系。结论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6、IL-23均在R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作为RA活动参考指标。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Th17细胞 IL-17 IL-6 IL-2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早期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住院的6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3(IL-13)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中的IL-4、IL-6及IL-13含量水平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血清中的IL-4、IL-13含量水平较前升高,IL-6含量水平较前降低,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P<0.01)。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早期干预通过提高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抗炎细胞因子IL-4、IL-13的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6的表达水平,保护脑组织。

  • 标签: 出血性脑卒中 中医综合治疗 相关抗炎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HB患者肝组织中IL-32与IL-1β、TNF-α细胞因子相关。方法收集诊断为CHB的患者,共106例。根据患者肝组织标本,分为轻、中、重度CHB组。收集两院健康人群的正常肝组织标本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CHB组和对照组IL-32与IL-1β、TNF-α水平;轻、中、重度CHB患者IL-32与IL-1β、TNF-α水平;CHB患者IL-32与IL-1β、TNF-α的相关。结果CHB组和对照组IL-32与IL-1β、TNF-α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轻、中、重度CHB患者IL-32与IL-1β、TNF-α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IL-32与IL-1β、TNF-α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52、0.687,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CHB患者肝组织中IL-32表达明显高于健康人群,IL-1β、TNF-α细胞因子的过量表达可能与IL-32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过继免疫治疗方法是目前肿瘤生物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CIK)是继LAK、TIL、CD3AK细胞之后,具有细胞增殖能力高、肿瘤杀伤能力强等特点的新一代过继免疫抗肿瘤细胞,可有效杀灭患者术后和放化疗后体能残留的微小病灶,具有特异性强、适用广、副作用轻等优点。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抗原递呈、识别及T细胞激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DC联合CIK进行免疫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具有针对、全面、持久、彻底、广泛、安全等优势,能准确、高效的杀伤肿瘤细胞。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 标签: CIK细胞 DC细胞 生物学特性 肿瘤过继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细胞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替米沙坦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压及血清TNF-α、IL-6和hs-CRP含量。结果替米沙坦治疗8周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清TNF-α、IL-6和hs-CRP含量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替米沙坦能够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清TNF-α、IL-6和hs-CRP水平,使炎症反应得到适当控制,利于血压稳定正常。

  • 标签: 替米沙坦 原发性高血压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高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观察舒利迭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程度,以了解舒利迭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9例患者进行常规支气管哮喘治疗,观察组的2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利迭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与12周时的呼吸参数、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呼吸参数、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治疗后4周、8周与12周观察组的呼吸参数、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的上述几方面指标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舒利迭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较好,因此对于疾病状态的控制较好,临床应用价值也值得肯定。

  • 标签: 舒利迭 支气管哮喘 呼吸指标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活血化瘀汤对骨折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活性的作用。方法选用64只雄性健康SD大鼠为观察对象,所有大鼠以闭合折骨为标准建立骨折模型,并应用髓内针进行固定。随机分成两组(32只/组),对照组术后以生理盐水灌胃,观察组术后以活血化瘀汤灌胃,于术后1、3、7、14d取骨折外周组织,采用TR-PCR技术观察其VEGF表达情况。结果经统计得出,两组大鼠在灌胃后1d其VEGF表达水平比较无明显性差异(P>0.05);但灌胃后3d、7d、14d观察组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灌胃后7d两组大鼠其VEGF表达水平到达峰值,两组比较(P<0.01)。结论血化瘀汤可明显增加骨折早期VEGF活性,对促进血管再生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活血化瘀汤 骨折早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寿胎丸对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外周血IL-17和Treg细胞IFN-γ,IL-4,IL-17,TGF-β1等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在治疗反复自然流产中的机制。方法采集RSA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各30例,RSA患者采用寿胎丸进行治疗,治疗前后用ELISA法检测IFN-γ,IL-4,IL-17,TGF-β1细胞因子水平。结果RSA妊娠组经寿胎丸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IFN-γ和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01),而IL-4和TGF-β1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且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纠正TH17/Treg平衡失调可能是寿胎丸治疗RSA的机制之一。

  • 标签: 寿胎丸 反复自然流产 IL-17 Treg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心汤对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因子TNF-α及BNP的影响,探讨其在心衰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健康WistarSPF级雄性大鼠60只建立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复心汤组与卡托普利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比较四组大鼠血清水平中的TNF-α及BNP水平差异。结果各组间TNF-α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01);模型组大鼠TNF-α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使用药物进行干预后,复心汤组与卡托普利组TNF-α均明显,且复心汤组与卡托普利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P<0.05)。各组间BN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01);模型组大鼠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使用药物进行干预后,复心汤组与卡托普利组BNP水平均明显下降,且与卡托普利组相比,复心汤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复心汤可显著下调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因子TNF-α及BNP,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延缓心衰进程。

  • 标签: 复心汤 心衰 TNF-&alpha BNP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的目的在观察异丙酚在颅脑外伤及高血压颅内出血的病人对细胞因子IL-8、TNFa等的影响,了解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脑保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典型的脑外伤及高血压颅内出血的病人24例,分成空白对照组(I组,即不用异丙酚诱导维持麻醉),用异氟醚、芬太尼常规诱导插管,具体麻醉方法即用3%~4%异氟醚、芬太尼4ug•kg-1,维库溴铵0.15mg•kg-1,咪唑安定2~3mg诱导;和用药组(P组),即用异丙酚、芬太尼常规诱导插管,具体麻醉方法用药组用异丙酚2mg•kg-1,芬太尼4ug•kg-1,维库溴铵0.15mg•kg-1,咪唑安定2~3mg诱导;插管后,以100-150ug•kg-1•min-1滴注异丙酚,并辅以安醚维持麻醉。在麻醉前T0,开颅操作2hT1,手术结束2hT2,手术结束48hT3,分别抽取颈内静脉血检测IL-8、TNFa的血清水平,并作血清分析。结果①两组血清IL-8浓度开颅操作2hT1明显上升,与术前水平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至术后48h;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与术前相比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P组开颅操作2hT1后,IL-8浓度低于组I(P<0.05)。②两组血清TNFa浓度在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颅脑手术中,手术麻醉可引起血清细胞因子IL-8的显著升高,但对TNFa无明显影响;异丙酚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MDA、IL-8的产生,从而有利于围术期细胞因子平衡的维持。在临床创伤病人手术过程中对颅脑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异丙酚 细胞因子 IL-8 TNFa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非孕妇女、正常妊娠孕妇及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和IL-4的水平,探讨辅助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在子痫前期中的作用。方法产前子痫前期组45例(轻度子痫前期25例,重度子痫前期20例),正常妊娠组20例,非孕对照组10例。产前抽取研究对象静脉血3ml,离心后取血清保存于-80℃;产程中取无菌羊水5ml,保存于-80℃。采用ELISA法测定IL-1β、TNF-α、IL-10和IL-4的水平。结果正常妊娠组血清和羊水中TNF-α和IL-1β较非孕对照组有所降低,均P<0.05;而轻度子痫组孕妇血清和羊水的TNF-α和IL-1β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孕妇,均P<0.05;重度子痫组孕妇血清和羊水的TNF-α和IL-1β明显高于轻度子痫组,均P<0.05。正常妊娠组血清和羊水中IL-10和IL-4较非孕对照组有所升高,均P<0.05;而轻度子痫组孕妇血清和羊水的IL-10和IL-4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孕妇,均P<0.05;重度子痫组孕妇血清和羊水的IL-10和IL-4明显低于轻度子痫组,均P<0.05。结论Th1/Th2型细胞因子的网络调节参与维持正常妊娠的进行,Th1型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及免疫细胞的活化可致子痫前期妊娠。

  • 标签: 子痫前期 Th1 T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