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79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常规给予两组患者制酸剂、胃动力药,合并食管炎患者给予应用粘膜保护剂。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干预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有效率76.9%,两组患者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ERD在护理方面应注重心理疏导、健康教育、依从性等方面的干预,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心理,减少精神障碍,改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 标签: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临床护理 食管炎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常见的三种因长期饮酒引起的重大疾病的相关内容,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指导和提示。

  • 标签: 长期饮酒 慢性疾病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热疗治疗多种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915MHZ微波热疗仪。根据患者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体位、辐射器、输出功率、治疗温度及治疗时间。结果有的经过一定的疗程后,效果显著,有的是立竿见影,只需做一次就见效。结论微波局部热疗,操作简便,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有明显的消炎消肿、活血、镇痛等作用。

  • 标签: 微波热疗仪 治疗 良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内一科住院治疗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常规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呼吸兴奋剂、祛痰药、激素、氧疗、纠正酸碱失衡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FV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冶疗组FEV1、FVC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PD患者肺功能经营养支持治疗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支持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综述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小儿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 标签: 变态反应 病因 小儿
  • 简介:摘要泪道阻塞性疾病(lacrimalductobstructiondiseases,LDOD)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泪道阻塞常导致溢泪,可发展为急慢性泪囊炎。溢泪本身和泪液对颜面部的刺激,给患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泪囊炎作为眼部的感染灶可向眼球及眶内蔓延,造成不良后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LDOD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疾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 标签: 泪道阻塞 流行病学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女性盆腔器官轻度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为指导的效果,为广泛开展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行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妇科病普查发现的409例有轻度症状的FPFD患者(盆腔器官轻度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进行规范的行为指导,并进行3次随访交流指导,一年后再次普查观察疗效。结果409例患者接受规范的行为指导后,11例因各种原因失访;398例一年后的普查显示近70%症状得到控制,其中8%恢复正常(显效)、60.6%例症状明显改善(有效)、20.1%例症状减轻(中效)、11.3%效果不明显(无效)。结论FPFD严重影响成年妇女生活质量,其中盆腔器官脱垂(POP)伴或不伴压力性尿失禁(SUI)最多见,规范的行为指导,正确的盆底肌肉锻炼是简单易行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行为指导 盆底肌肉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近三年住院孕产妇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情况,为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母婴垂直传播,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措施的制定提供信息支持。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6414例孕产妇进行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6414例孕产妇中,HBsAg阳性患者231例(3.60%),丙肝抗体阳性患者10例(0.16%),艾滋病病毒抗体1/2初筛阳性患者31例(0.48%),梅毒抗体阳性患者9例(0.14%)。结论孕产妇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重视孕产妇感染性疾病的监测,及早发现阳性患者,预防和控制母婴垂直传播,避免医务工作者感染。

  • 标签: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梅毒 艾滋病 孕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9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FEV1、FEV1/FVC、PaO2、PaCO2、SaO2评分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动脉血氧含量,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疾病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合并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产科中的风险因素,针对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通过对孕产妇及家属在围产期进行及时有效的健康宣教,了解自身所合并的感染性疾病对其健康状况及新生儿的影响,从而配合治疗与护理,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培训,提高风险意识,保障护患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高危产科 风险管理 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学生中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其发展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表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以2012年期间在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1605名大学1~2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收集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等4个时期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学生中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至成年前有17.6%的学生患过变态反应性疾病。女性总发病率为21.4%,男性总发病率为13.7%。各变态反应性疾病在各年龄段发病率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龄段不同,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变化均是呈增长趋势。

  • 标签: 变态反应性疾病 大学生 流行病学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居民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为制定和评价慢性病防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000个调查户,按KISH表法在每户随机抽取1名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调查,调查采取健康问卷调查、健康体检及生理生化检测的方法。结果调查人群中高血压病、血脂异常、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哮喘、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分别为27.9%、14.9%、8.8%、5.2%、4.2%、1.5%、0.8%和0.6%。调查对象中吸烟、饮酒、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14.9%、17.5%、34.4%、19.0%和57.7%,男性接触吸烟、饮酒两项危险因素高于女性,超重、肥胖及腹型肥胖为女性高于男性;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结论新疆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应针对其在人群中的分布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并且加强控制。

  • 标签: 新疆 慢性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经肛门微创电切手术治疗直肠肿瘤性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镇静止痛或麻醉下患者取截石位,经肛门插入前列腺汽化电切镜,0.9%的氯化钠溶液或4%甘露醇冲洗液持续低压灌洗。用环状电极行局部病灶完全或部分切除,术后放置肛管引流。结果6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15min-90min,平均40min,术后发生水中毒2例,腹膜外肠穿孔3例,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均治愈。随访60月。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无术后肛门失禁的发生。结论经肛门微创直肠肿瘤性疾病电切术微创、安全、经济、易于掌握,专科设备及技术扩展应用,临床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 标签: 肛门 微创 电切术 直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头孢Ⅰ代~头孢Ⅲ代+抗厌氧菌抗生素静滴,联合中药柏黄牡丹汤内服、中药虎藤酱翘汤保留灌肠、中药四黄消肿散封包外敷下腹、电磁波腹部照射治疗盆腔炎性疾病116例,观察疗效。结果1.临床综合疗效痊愈43例,占37.1%;显效56例,占48.3%;有效13例,占11.2%;无效4例,占3.4%,总有效率为96.6%。2.临床局部体征疗效痊愈35例,占30.2%;显效43例,占37.1%;有效32例,占27.6%;无效6例,占5.1%,总有效率为94.8%.3.中医症状疗效痊愈57例,占49.1%;显效38例,占32.8%;有效21例,占19.8%;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局部体征有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盆腔炎性疾病 柏黄牡丹汤 虎藤酱翘汤 四黄消肿散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肉神经生物电疗仪配合药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01月~2012年03月就诊的10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抗生素静脉滴注7-10天;观察组在使用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肌肉神经生物电疗仪配合治疗。对2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观察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快及复发率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讨论对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单一(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配合肌肉神经生物电疗仪治疗两者作用互相促进,效果显著提高,且可明显缩短疗程。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 电疗仪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