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70例内镜下高频切大肠息肉的疗效。方法经内镜活检孔道插入热活检钳或圈套器钳或圈套住息肉根部,然后利用高频电流将接触到钳取或圈套住的组织产生高热人而被烧灼切断。结果70例患者术中顺利,无出血、无穿孔及其它并发症,治愈率100%。结论内镜下高频切大肠息肉是目前最理想、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内镜 高频 电凝 电切 大肠息肉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塞(AMI)是ICU病房最常见的、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快速诊断、安全的溶栓治疗、细致的心电监护、有效的护理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心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脑病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例肺脑病患者临床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选取的52例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及综合护理措施,仅有5例患者未愈,其余患者均好转出院,无并发症出现,半年再入院者4名,复发率为8.3%。结论给予肺脑病患者有效的常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护理观察、严格控制感染、慎用镇静、利尿、安眠药物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肺心脑病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传统监测胎心音有很多弊端,通过护理干预监测的胎心音更准确,更让医生放心,病人放心,可以减少很多误诊,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胎心音监测 护理干预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应用体会。方法重视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各种管道及压疮的预防等措施,确保病人以心理、身体都处于最佳的舒适状态接受手术治疗,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结论大大提升了胸外科护士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胸心外科 基础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制定利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组方中的主要药物黄芪、黄精、补骨脂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有效成分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检测波长为203nm时,黄芪甲苷在1μg-20μg之间有良好的线形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9%,RSD=1.57%。

  • 标签: 利心颗粒 黄芪甲苷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疗法对急性梗病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所收治的57例急性梗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中药汤剂对其进行辨证施治,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本组全部57例患者主要分为气虚血瘀型、气滞血瘀型以及气阴两虚型三类病症,各为18例、20例、19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对症汤剂的治疗,其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8.89%、95.00%、89.47%。结论急性梗疾病采用中医辩证法进行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心梗 中医辩证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梗并发室颤的抢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5例急性梗并发室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45例急性梗并发室颤患者经全力抢救和精心护理,除1例在术中出现反复室颤导致衰竭死亡,其余44例经1次电击除颤后均恢复窦性心律,经抢救成功者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97.8%(44/45)。结论对急性梗并发室颤患者进行及时积极的抢救,并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心梗 室颤 抢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老年急性梗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总结2012年-2013年两年期间来院接受急性梗治疗的93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形式对其分成两组。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简单的护理作为对照组,而另一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周密的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变化、病症表现及其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分析后得出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只出现轻微胸痛症状,出现心理障碍的患者为73.11%。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有效率为92.15%,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疗效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梗的老年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加入周密的护理干预,对预后效果的改善较为明显,有效防止并发症的产生,减少病死率。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梗 临床观察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胎监护与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323例无规则宫缩的孕妇,行NST检查,根据有无反应将有反应型285例为对照组,无反应38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的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结果本组323例孕妇无反应试验检查中,反应型285例,剖宫产95例(33.3%),胎吸助产1例,轻度窒息2例。无反应型38例,37例剖宫产结束分娩,1例胎吸助产,其中轻度窒息4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孕妇产前行胎监护,发现胎监护异常者及时处理,对改善围产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胎心监护 NST(无应激实验)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蒙医学所述的“刺痛”是一种病的蒙医病名,与西医冠心病相似。在本文从两者的定义、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为蒙医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及为今后蒙医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 标签: 蒙医&ldquo 心刺痛&rdquo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因性反应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例急性因性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抑郁、自伤自杀、呆滞少语、思想散漫、怪异动作症状最多,分别为14例(63.7%)、16例(72.7%)、12例(54.5)和18例(81.8%)。患者应激因素与家庭问题有关的15例,占68.2%,与工作及学习有关的5例,占22.7%,与其他问题有关的2例,占9.1%。结论急性因性反应有其特有的应激因素和临床特点,发病人群以以低收入、低学历的年轻女性为主。

  • 标签: 急性心因性反应 分析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案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同时对其进行相关护理且观察护理效果的分析。结果本次护理方案总有效率为93.3%,只有4例护理无效,通过护理后患者生命体征得以稳定且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加强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案效果研究能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前,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最佳手段。虽然该手术具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并发症的可能。如处理不好将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术后护理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368例该类患者实施严密的术后护理,做好出院指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护理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联合脉冲镇痛笔(PainGone)治疗老年人慢性腰腿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腰腿痛患者72例。在痛区皮肤标志出痛点,住院期间每点使用HANS(韩氏经皮穴位刺激)治疗10分钟,每日1次共10天。出院后治疗组继续用脉冲镇痛笔经皮刺激治疗,对照组不予该项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出院后1、2、3个月的VA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所有住院病人的VAS均明显降低,出院后治疗组的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人腰腿痛使用HANS联合脉冲镇痛笔经皮刺激治疗具有良好镇痛效果。

  • 标签: 经皮神经电刺激 HANS 脉冲镇痛笔 慢性腰腿痛
  • 简介:摘要据临床研究表明,窒息死亡是目前围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在围生期对胎儿进行监测,对诊断胎儿的安危状况、降低胎儿病残率和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胎监护是反应围生期胎儿生物物理活动的重要指标,”利用胎监护有利于实时掌握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目前被广泛运用于围产保健中。本文就NST监护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能对临床胎监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胎心监护 围产保健 脐带受压 假阳性问题 单胎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监护在待产孕妇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将2010年4月-2011年1月住我院的待产孕妇4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其中试验组采用持续胎监护,对照组采用胎儿多普勒诊断仪测胎心音,将两组分娩过程中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显示胎儿宫内窘迫37例,占总比例的18.5%,漏诊14例,占总比例的0.7%,新生儿窒息7例,占总比例的3.5%。对照组显示胎儿宫内窘迫16例,占总比例的8.0%,漏诊25例,占总比例的12.5%,发生新生儿窒息19例,占总比例的9.5%。两组经统计学比较分析,显示P<0.05,表示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试验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新生儿窒息及漏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胎监护对诊断胎儿窘迫及避免发生新生儿窒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护理人员应对孕妇进行心理护理及监护中护理。

  • 标签: 胎心监护 多普勒诊断仪 应用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