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用于测定痤疮酊中水杨酸和氯霉素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通过方法学考察,确定了可用于测定痤疮酊中水杨酸和氯霉素含量的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氯霉素在10~25μg?mL-1、水杨酸在5~20μg?mL-1范围内浓度与ΔA线性关系良好。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101.04%,RSD(%)=1.59。水杨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5%,RSD(%)=1.16。样品中氯霉素的平均含量为10±0.39μg?mL-1,水杨酸的平均含量为20±0.12μg?mL-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痤疮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紫外分光光度法 痤疮酊 氯霉素 水杨酸
  • 简介:摘要交通事故致骨盆倾斜双下肢长度不等的法医学鉴定中,应掌握骨盆倾斜的成因及致双下肢不等长机理,区别双下肢骨性不等长下肢长度测量点的选择,结合病历资料和临床检查,综合分析,科学、准确作出伤残评定。

  • 标签: 交通事故 骨盆倾斜 双下肢长度 伤残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纵缝治疗外痔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均采用切纵缝术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80例全部治愈。结论切纵缝术治疗外痔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弧切纵缝 外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分缺型膀胱穿刺造瘘器的创制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用不锈钢片卷制成三分缺型膀胱造瘘器并应用于临床。将116例需行膀胱穿刺造瘘患者分成3组。观察组G0(三分缺型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41例,对照组G1(一次性可剥离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38例,对照组G2(半周型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37例。手术操作时使用三分缺型膀胱穿刺造瘘器或半周型膀胱穿刺造瘘器携带导尿管,从切口垂直刺入,尿液溢出后,将导尿管自缺口处偏出,拔除造瘘器。充盈气囊后固定导尿管。一次性可剥离膀胱穿刺造瘘器,按说明书操作,实施手术。术中准确记录膀胱穿刺造瘘操作所需时间及尿外渗液体量。结果三分缺型膀胱穿刺造瘘组、一次性可剥离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半周型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4.5±8.6、55.8±8.3、54.3±7.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1、0.141、0.889,P=0.379、0.889、0.324),尿外渗液体量分别为(136.1±11.2、140.2±8.9、145.1±9.1)g,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t=-2.040,-4.362,-2.246,P=0.048,0.000,0.031)。各组造瘘时间并无差异,但观察组尿外渗液体量更少。结论三分缺型膀胱穿刺造瘘器,制造简单,可反复使用,操作方便快捷,减少尿液外渗,安全性更好,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膀胱造瘘术 造瘘器 三分弧缺型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