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本实验室的实验条件下,以速率法检测G6PD活性,初步得出本实验室G6PD缺乏患者的活性范围;探讨速率法检测G6PD活性的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速率法与其他检测方法的相关性。方法采集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1月本院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标本共4625例,采用速率法测定G6PD活性,随机抽取640例标本采用美兰法及荧光斑点法做对照。结果(1)本实验室用速率法检测G6PD缺乏的活性范围为<600U/L;(2)速率法检测G6PD的阳性率为6.72%;(3)速率法检测G6PD活性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美兰法,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本实验室G6PD缺乏的活性范围略高于说明书的参考值;(2)速率法测定G-6-PD酶活性阳性率6.72%,但阳性结果一定要进行复查,以防假阳性;(3)速率法与美兰法检测G6PD,结果有明显差异。

  • 标签: G-6-PD速率法美兰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POCT法与酶速率法在心肌标志物检测中的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81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抽取2份样本量相同的静脉血样本,均进行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检测,其中一份行POCT,另一份送往检验科用酶速率法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性。结果POCT法检测时间(23.16±3.82)min,较酶速率法的(93.01±11.14)min明显缩短(P<0.05);POCT法与酶速率法检测的CK-MB、Myo、CTnT水平比较,无明显性差异(P>0.05);POCT法诊断急性心梗的特异度较酶速率法明显升高,但其敏感性显著低于酶速率法(p<0.05)。结论POCT法与酶速率法检测心肌标志物的结果基本一致,且POCT法特异性较高,检测时间短,但POCT法的检测成本较高,最好由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故其对医院门急诊、病房床旁急性心梗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肌标志物 检测 POCT法 酶速率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弹性应变率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于2016年9月—2018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超声检查、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检查诊断准确性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经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患者的良性结节超声弹性应变率明显较恶性更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单纯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应变率可对甲状腺结节疾病的良恶性进行有效诊断,与常规超声联合应用,可不断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值得推荐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弹性应变率 良恶性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维应变技术评价冠心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54例,分别采用冠脉造影术和四维应变技术获得诊断的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结果54例患者进行冠心病的诊断,根据4Dstrain结果为,阳性率40.74%,阴性率为59.26%,冠脉造影术的阳性率57.41%,阳性率为43.59%。结论四维应变技术对评价冠心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有一定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超声四维应变 心肌运动 左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弹性应变率与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2例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常规超声和弹性应变率的准确性对比(P>0.05);联合诊断的准确性较弹性应变率高(P<0.05);联合诊断准确性和常规超声对比(P<0.05)。结论应用超声弹性应变率对恶性甲状腺结节进行诊断价值中等,联合常规超声后,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常规超声 超声弹性应变率 甲状腺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联合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对乳腺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间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因乳腺肿块收治的81例患者,术前应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技术及应变率比值法对患者进行检查评估。结果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技术及应变率比值法联合应用共同诊断,其灵敏度91%,特异度95%,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优于两者单用,建议共同使用提高诊断效能。

  • 标签: 弹性应变率比值法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技术 乳腺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48例冠心病患者于48例健康体检者,获取其左室心尖长轴切面、两腔心切面、四腔心切面的高帧频图像,采用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测定各个心肌阶段二维应变值。结果与48例健康体检者相比,冠心病患者中共42例患者的心肌阶段基底部、心尖部相应阶段心尖位长轴收缩峰值应变值、心肌阶段中间部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结论采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对冠心病进行检测能够准确地反映局部血流灌注减少造成的心肌收缩能力减弱,能助于医生对心肌缺血与左室功能受损的早期发现。

  • 标签: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 冠心病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2DSI)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NSTE-ACS患者60例,依据GRACE危险积分作危险分层(高、中、低危组,n=20)。应用2DSI测量各组患者左室各心肌节段收缩期最大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心尖部扭转角度(RA)等,对最大应变值的均值进行组间比较,并与GRACE危险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NSTE-ACS患者的左室收缩期LS、RS、CS峰值的均值均与GRACE危险积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63、-0.72、-0.57,P<0.05),心尖部RA与GRACE危险积分无明显相关(P>0.05)。2.高危组患者左室收缩期LS、RS、CS均显著低于中、低危组(P<0.01)。结论2DSI能无创定量分析NSTE-ACS患者的左室心肌应变,部分应变峰值提示NSTE-ACS风险程度,2DSI对NSTE-ACS危险分层起重要的评价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脏病人左室舒张各期局部心肌应变积分(IS)特点及卡维地络对其局域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6例高血压心脏病人,应用卡维地络治疗1年,分别记录心尖二腔动态组织多谱勒图像。应用应变积分曲线(ISC)描记技术获取左室各节段心肌长轴方向的同步应变积分曲线,测量舒张各期的时间、应变积分值及变化幅度。对前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高血压心脏病舒张各期依前壁心尖、心底、中部的顺序,IS呈负值绝对值增大的梯度变化的规律多数(26/36例,83.33%)消失。②应用卡维地络治疗后,多数节段(386/416段,92.79%)ISC为向上波段,且走形较一致;而治疗前ISC为水平或向下波段(196/288节段,68.06%),且各节段波走形不一致,前后相比,P<0.05。③应用卡维地络后应变积分曲线多为快速向上波段(394/416节段,94.71%);而之前多为水平或向下波段(210/288,72.92%),前后相比,P<0.05。结论高血压导致等容舒张期沿长轴方向的局部舒张期应变积分显著异常。应变积分能敏感、直观地无创定量评价局部心肌舒张功能异常;而卡维地络能显著改善左室局域舒张功能异常。

  • 标签: 应变积分曲线 高血压心脏病 舒张异常 卡维地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局部及整体纵向收缩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35例,30例健康对照者,所有对象行二维超声检查,应用二维应变软件分析左室心尖长轴面、心尖两腔及心尖四腔面的图像,获取左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Ls)、各切面收缩期峰值整体应变(GSL)及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平均值(GSL-Av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左室18节段平均应变值和整体应变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低(P<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定量、客观的评价左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变化,为早期评价糖尿病心脏功能的改变提供了更敏感更直观的手段。

  • 标签: 二维斑点追踪 糖尿病 应变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速率散射比浊法(NEM)和免疫荧光法(FIA)检测对全血C反应蛋白(CRP)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选取72例新鲜全血标本,在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两组各36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取免疫荧光法(FIA)检测的是观察组,择速率散射比浊法(NEM)的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的阳性情况,并给予相应的记录;且需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两种检测方法的C反应蛋白的含量,并记录下来。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检测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69.44%,观察组患者经免疫荧光法(FIA)检测之后是72.22%,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86.3±20.2)mg/L,观察组患者检测之后的C反应蛋白的含量(85.8±19.3)mg/L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结论针对选取的72例新鲜全血标本,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NEM)和免疫荧光法(FIA)检测,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是针对感染性疾病而言,C反应蛋白的预后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应按照实际选择,两种方法具备各自的优缺点。

  • 标签: 可比性 全血C反应蛋白 速率散射比浊法 免疫荧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硬度评分法及应变率比值法在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共156个乳腺占位性病变术前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量病变组织与周围组织弹性应变率比值,以3.08为界点判断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标准采用改良5分法,1-3分为良性,4-5分为恶性。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应变率比值法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在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准确性。结果156个占位性病变中,恶性15个,良性141个。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91%,灵敏度99.3%,特异性86.7%。弹性应变率比值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92.3%,灵敏度99.3%,特异性73.4%。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及弹性应变率比值法,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准确性98.1%,灵敏度98.6%,特异性93.3%。结论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及弹性应变率比值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诊断中均有较高价值,但两者结合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占位性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D-STI技术在评价妊高征患者(PIH)左室长轴纵向应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价妊高征孕妇左心功能提供相关佐证。方法选取妊高征患者30例(PIH组),正常妊娠妇女30例(对照组)。获取标准心尖两腔、三腔、四腔切面二维动态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PIH组及对照组左心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及整体纵向应变。结果(1)PIH组左室纵向应变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PIH组及对照组,左室长轴方向应变绝对值呈现自基底段到心尖段增加趋势,即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2)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75,P<0.05)。结论左室长轴纵向应变联合左室射血分数可在检测妊高症孕妇左心室早期功能异常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斑点追踪 纵向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