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4期
  • 机构:《英国医学杂志》周刊刊登的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显示,世界各地的“由于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慢病负担急剧上升,运动不足被认为是一种全球‘流行病’,并且成为当下威胁大众健康的重要原因。”美国“运动是良医”咨询委员会主席罗伯特•萨利斯表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都市血液中心一辆采血车单位时间内最大采血能力,得到一个可供推广的血站业务科室最大工作能力评估方法,以期在地震灾害等大规模公共事件突发,出现大量用血时供管理者参考并采取正确的措施,保证充足的血液供应。方法根据工作流水线的特点,结合公民献血科具体工作情况,分析工作流程,随机选取一辆采血车测算流程中每个环节需要的时间,找出瓶颈环节,研究合理的资源配置,评估单位时间内最大工作能力。结果将评估得到的理想状态单位时间最大工作能力结果与近期大规模采血实际工作情况比较,基本符合情况。结论该评估方法能较合理有效的评估单辆采血车的实际最大采血能力,并具有较好推广性。

  • 标签: 评估方法 最大采血工作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孕产妇幸福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孕产妇120例进行临床观察,将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孕产妇均为60例。两组孕产妇均接受同样的健康教育及治疗护理;观察组孕产妇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还结合优质护理。自制幸福指数量表,对两组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幸福指数。结果通过优质护理,观察组的幸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孕产妇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孕产妇的幸福指数,提高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推动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

  • 标签: 优质护理 孕产妇 幸福指数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5-15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5期
  • 机构:由“自闭症之声”资助的史上最大自闭症基因组研究项目发现,自闭症的遗传基础要比之前认为的更复杂,大多数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者的兄弟姐妹拥有不同的自闭症相关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最大用力呼气流速(PEF)测定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诊治与监测中的应用情况,提高哮喘的确诊率和疗效。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疑似哮喘患者85例进行PEF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测定,对确诊哮喘者进行规范治疗及监测。结果确诊哮喘26例,治疗2周内复查PEF及FEV1,均明显改善(P﹤0.01);3-6月后对部分病例进行随访,症状控制良好。结论PEF及FEV1等测定可客观地反映患者气道的炎症病理变化及改变程度,是哮喘诊断和疗效的重要评价依据,是提高哮喘控制水平的技术要求。

  • 标签: 最大用力呼气流速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取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术对于最大径>2cm肾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103例最大径>2cm肾结石患者,采取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术治疗,分析其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所有入组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为100%;一次性碎石成功103例,成功率100%率;手术时间17~53min,平均(30.3±9.18)min;住院时间1.4~5.1d,平均(3.1±0.3)d;术后2w结石复发率0%,12w结石复发率0%。1例出血;2例血尿;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感染;2例输尿管损伤。结论对于最大径>2cm肾结石患者,采取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临床有效性。

  • 标签: 最大径>2cm 肾结石 临床治疗 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吸引术 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科和普通内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工作压力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中国护士工作压力量表对传染科和普通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GWB的评分显示传染科护士的评分(72.60±10.475)低于普通内科护士的评分(80.31±11.18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量表总评分(103.10±11.828)显著高于普通内科护士总评分(90.89±11.48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除了在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的评分,两组差异不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四个方面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高于普通内科护士,其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普通内科护士。

  • 标签: 传染科 护士 主观幸福感 工作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幸福感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幸福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幸福感。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干预 焦虑抑郁 幸福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主观幸福感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经过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幸福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并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用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脑梗塞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效果。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干预 脑梗塞 主观幸福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对其主观幸福感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与意义。方法将我院内科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护理干预。给予常规组患者日常干预,如宣讲知识、监测病情发展、用药指导等;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对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幸福感指数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显示干预组完善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后主观幸福感评分比较显示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显著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其他综合措施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并调整自身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遵医嘱服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可显著提高疾病治疗效率,促进患者预后情况。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主观幸福感与生活质量 影响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情绪状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46例慢性CPHD作为实验组,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士4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幸福感指数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结果(1)实验组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指数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CL-90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SCL-90与IndexofWell-being具有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CPHD患者情绪状态与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有必要给予情感支持和生活指导。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情绪状态 主观幸福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慢病管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焦虑患者主管幸福观的影像。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46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焦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3例,对比组23例。两组患者的原有药物治疗方案均不改变,对比组患者不予以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以慢病管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糖代谢,以及幸福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干预0.5年之后,观察组患者的HbA1C为(8.11±2.31)%,TAI为(43.01±6.42)分,MUNSH为(42.14±7.05)分,观察组治疗前后具有明显差异(P<0.05),而对比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焦虑患者采用慢病管理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焦虑程度,以及糖代谢等,并有效增加患者主观幸福感。

  • 标签: 慢病管理 2型糖尿病伴焦虑 主观幸福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之前SCL-90和GWB量表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GWB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而SCL-90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之前各项血糖指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并改善其心理状态和主观幸福感。

  • 标签: 糖尿病 个性化心理护理 主观幸福感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对收治区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82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参与调查的82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前,幸福指数评分为8.6±2.1、生活质量评分为110.3±10.2,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前后,幸福指数评分为12.5±3.4、生活质量评分为117.5±12.6。结论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因此今后要强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实施。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主观幸福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其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等形成的影响。方法研究从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中,选择30例研究,随机分组基础组1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15例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其生活质量各指标分数、主观幸福感等。结果基础组15例幸福感分数是(9.11±1.37)分,干预组15例是(5.16±0.93)分,(P<0.05);干预组WHOQOL-BEFF表各指标分数都比基础组高,(P<0.05)。结论对于出现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其进行干预,不仅能提升其主观幸福感,而且还可使其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突出,可推广。

  • 标签: 常规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 WHOQOL-BEFF表 针对性护理 主观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