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临床护士怀孕期间发生妊娠意外风险的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2009年怀孕的临床护士48名进行调查,发生妊娠意外风险的18名,发生率37.5%,与其他岗位同年度怀孕的女职工相比,发生率明显增高。结果临床护士发生妊娠风险率高于其他岗位。结论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临床护士孕期风险

  • 标签: 临床护士 孕期 风险评估 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术后再次妊娠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28例孕产妇,均为曾在首次分娩中行剖宫产的患者。结果28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选择了阴道试产,1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85%。19例患者行剖宫产术,成功率100%。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科分娩方式,阴道试产和再次剖宫产相比利大于弊。应该根据孕妇的个体情况和身体指征严格准确掌握分娩的适应证,选择最适合产妇的分娩方式,把危险因素降到最低。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转运风险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接受安全转运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4.76%<11.50%)、并发症发生率(2.38%<11.50%)相对更低,转运时间(11.42±2.46)min<(15.23±3.18)min相对更短(P<0.05),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95.24%>80.95%)相对更高(P<0.05)。结论加强对危重患者转运期间的安全护理,减少安全风险,为临床急救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提供支持。

  • 标签: 危重患者 转运风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风险评估直尺的使用,减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方法运用护理风险评估直尺分别对压疮、跌倒或坠床、疼痛进行评估。结果护理风险评估直尺的应用,提高了护士对护理风险的知晓率和护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结论使用护理风险评估直尺,能够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及时性,知晓率,重视程度;能够降低护理不良风险的发生率。

  • 标签: 风险评估 护理质量 评估工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住院患者跌倒和坠床事件进行分析,评估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2017年4—8月跌倒坠床的事件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事件与年龄、疾病、药物、环境、护理人力等因素有关,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制定相应预防措施。结论实施跌倒坠床预防措施后有效住院患者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住院患者安全。

  • 标签: 跌倒 风险评估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病人的转运风险评估及其防范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诊的基层医院(二甲或二乙医院)转送病人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均为基层医院处置措施不规范及临床疗效不满意患者,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并对风险事件原因及处置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处理,评价抢救与防范结果。结果基层医院转送40例发生风险的急诊病人主要有心律失常加重12例、血压降低10例、出血加重5例、抽搐加剧5例、心脏或呼吸骤停4例、烦躁不安4例,经过我院抢救与风险防范处理后,最终抢救成功36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高达90.00%。结论针对急诊病人转运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进而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事故发生,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重视。

  • 标签: 急诊 转运风险 原因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制定压疮风险评估表,指导护理人员加强住院患者发生压疮的预防,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根据患者安全管理相关制度,选择Braden量表作为危险因素预测工具制定压疮风险评估表。对住院高危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防范措施。结果应用风险评估表减少了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增强了护理人员对预防压疮的安全管理意识和工作能力。结论压疮风险评估表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 标签: 压疮 风险评估 安全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开放病房的护理风险及预防措施,通过早期护理风险评估,不断完善护理安全制度,使之形成规范,减少开放病房老人意外的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各阶段老年病人的护理风险评估,完善护理风险管理,采取有效的护理安全干预,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修订各种意外告知书,提高风险的预见性,确保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结果护士加强了对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树立了积极的医疗护理预防措施,减少老年开放病房各种意外的风险,加强了护患及家属间的沟通,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对达到安全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风险评估 老年开放病房 护理安全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老年压疮患者的临床特点,伴随疾病症状及存在安全隐患。探讨如何提高住院患者住院期间安全性,促进病情康复。方法对40例老年压疮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分析,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压疮患者的护理安全性。结论护理风险评估,及时给与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愈合。

  • 标签: 老年压疮患者 护理风险评估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科住院期间血透患者外出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寻求降低风险的对策,做好预见性护理,保证患者前往透析途中的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年12月肾内科584例住院透析患者的情况和资料。结果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转运相关投诉减少。结论肾科外出透析途中存在一定风险,应制定外出透析制度和流程,强化护理风险和患者风险教育,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安全建设,加强护送队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培训,外出透析前全面评估,针对不同风险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时段的监控。

  • 标签: 血液透析 风险评估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的风险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足月妊娠的剖宫产再次妊娠的1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再次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再次剖宫产组,分析两组的母婴结局。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感染率显著少于再次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的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再次剖宫产组,P<0.05。两组新生儿在Apgar评分、颅内出血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是相对安全的,可以给予阴道试产的机会。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做好急诊醉酒患者入院期间的风险评估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诊醉酒患者186例,患者入院后进行风险评估,进而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各项风险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神志清醒恢复时间。结果急诊醉酒患者可能发生的风险主要有工作场所暴力、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自残或自杀、误诊或漏诊、坠床及管道脱落等,本组186例急诊醉酒患者经过针对性的护理,9(4.84%)例出现管道脱落,此外未发生任何风险,170(91.40%)例患者的神志清醒恢复时间在4h以下。结论急诊醉酒患者入院后,应认真做好风险评估,针对各项风险因素来加强护理,以避免风险发生,保证患者能够尽快恢复清醒。

  • 标签: 急诊 醉酒 风险评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瘢痕子宫再度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科风险。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孕产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1851例,按照是否出产分成初产阴道组(1808例)及瘢痕阴道组(43例),对比两组产妇分娩后母婴结局。结果初产阴道组产妇分娩24h内出血量显著低于瘢痕阴道组(P<0.05);初产阴道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瘢痕阴道组的(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若满足阴道分娩征象,可允许其进行阴道分娩试产,有助于提升产科分娩质量。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误吸属于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但由于患者发生误吸的过程中容易被其他的原因所掩饰,从而未能及时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与重视,最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窒息而死。由此可见,对脑卒中患者的误吸风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评估,不仅能降低其误吸风险的发生率,还能加快患者恢复的速度,从而有助于其病情的归转。

  • 标签: 脑卒中 风险评估 误吸风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减少及预防坠床、跌倒等意外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坠床 跌倒 风险评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在危重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危重症患儿96例作为观察组,实施风险评估,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危重症患儿96例作为对照组,未实施风险评估,观察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投诉、不规范护理、操作不当、意外事件等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危重症患儿实施风险评估,能够提高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风险评估 危重症 患儿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妊娠风险预警筛查、评估情况,尽早对重点孕妇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不断完善“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工作。方法对2013年1月01日~2013年12月31日在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回收的1771例上海市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妊娠风险预警筛查情况、重点孕妇确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分类表》后,疾病确诊827人,重点孕妇发生率46.7%,其中高风险(红、橙、紫色)孕妇占4%,流动人口的重点孕妇发生率明显高于上海市户籍和外地常住人口,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筛查阳性的前5位是“瘢痕子宫”,占12%,“体重指数(BMI)>24”,占8.64%,“妊娠期糖尿病”,占7.62%,“年龄≥35”,占7.17%,“不良孕产史”,占6.21%。结论利用《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分类表》后进行社区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重点孕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信息进行快速共享和联动,保障上下级医疗机构在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简化转诊流程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避免延误和遗漏,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重点孕妇管理工作中的枢纽作用;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教,降低重点孕妇不良结局的发生。

  • 标签: 重点孕妇 妊娠风险预警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科应用压疮风险评估对截瘫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3月骨科收治的31例截瘫患者进行了压疮风险评估。结果通过压疮风险评估在截瘫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减少并防范了院内压疮的发生,保证了截瘫患者的安全。结论通过介绍压疮风险评估在截瘫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提出建立压疮高风险评估体系,实施三级网络监控,提高了护士的安全管理意识,减少了截瘫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截瘫患者 压疮 风险评估与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暴力风险评估在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的应用。方法2012年6月到2014年9月选择在我院住院精神障碍患者268例,全部病人均符合CCMD—3相关诊断标准为精神疾病,均为男性。分为干预前组及干预后组两组,通过对干预后病人进行暴力风险评估评估后进行结果判断,对评估后分数高的精神障碍潜在暴力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地预见性护理,分别计算干预前组与干预后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者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实施暴力风险评估,采取及时有效地预见性护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保障了精神科病房的安全。结论通过做好精神病人的暴力风险评估,及早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的精神科病房的安全,使护理质量不断的提高。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