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麻疹的流行性特征与常规麻疹疫苗接种和相关的防策略。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市2009年—2011年期间所出现的麻疹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我市2009年—2011年期间所出现的128例麻疹中,本地麻疹发病的例数为2例,占所有病例总数的1.56%,外来人口的麻疹发病例数为126例,占所有病例总数的98.44%。在本地麻疹发病的病例人数中,免疫史不详的例数为1例,无免疫史的病例为1例。而在外来的麻疹发病的病例人数中,免疫史不详以及无免疫史的病例为127例。麻疹疾病的高发月份为4、5、6月份,故而在此期间发生麻疹的例数为94例,占所有病例总数的73.44%。在所有的发病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3个月,年龄最大的为35岁。结论外来人口的麻疹发病较高,占所有病例总数的98.44%,其发病年龄较本地病例提前。所以,加强麻疹的初免以及复种工作,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以及外来人口的免疫覆盖,是预防临床中麻疹发生的有效措施,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 标签: 麻疹流行特征 常规麻疹疫苗接种 防控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上升的原因,讨论降低剖宫产的对策。方法分析我院6年间剖宫产术指征、剖宫产上升原因。结果剖宫产术指征以胎儿窘迫、社会因素、妊娠并发症、疤痕子宫较多,剖宫产逐年升高。结论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进行心理调控,提高分娩镇痛技术是降低剖宫产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剖宫产 剖宫产指征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膀胱测压检查时的尿流与自由尿流的比值在尿道狭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80例患者行自由尿流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非梗阻38例患者自由最大尿流和测压检查最大尿流分别为17.4±8.1ml/s和16.7±5.5ml/s(P>0.05);BPO患者分别为9.4±3.4ml/s和8.5±2.7ml/s(P>0.05);而尿道狭窄患者则为11.0±4.5ml/s和5.0±2.8ml/s(p<0.001),即尿道狭窄患者的测压检查的最大尿流仅为自由最大尿流的45%。结论当尿动力学检查时尿流值明显低于自由尿流值时应考虑尿道狭窄的可能。并且在梗阻判断时应结合参考自由尿流

  • 标签: 尿动力学 尿流率 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升高的原因,寻找如何降低剖宫产的对策。方法对500例剖宫产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社会因素为指征在剖宫产中占首位,是我院剖宫产高的重要原因。结论降低剖宫产不仅依赖于产科医生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及社会的支持

  • 标签: 社会因素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取坐位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探讨置管异位。方法接受PICC插管的患者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采取标准的置管操作,干预组23例,在坐位下进行置管操作,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胸部正位X线照片,比较两组间的导管异位。结果共有7例患者发生导管异位,其中对照组6例(25%),干预组1例(4.4%).干预组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X2=4.3418,P=0.0372)。结论在插管过程中,患者取坐位可以显著提高导管到位,是有效、可行的预防PICC导管异位的方法。

  • 标签: 坐位PICC异位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探讨剖宫产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的具体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五年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4562例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五年平均剖宫产为66.5%,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因素、难产、胎儿宫内窘迫、疤痕子宫为前4位剖宫产主要指征。结论剖宫产上升其原因有科技进步的一面,也有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应加强孕期宣教和高危孕产妇监护,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可减少剖宫产的发生。

  • 标签: 剖宫产 手术指征 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与综合监测感染,了解并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及抗生素使用情况,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评价并实施干预。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及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年9月22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并与2011年9月临床医师上报医院感染情况相比较。结果共调查179例,发生医院感染5例,医院感染现患为2.79%。结论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快捷有效,结合日常连续性监测平均值进行统计、综合分析、反馈,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医院感染现患的调查,掌握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1262人次,发生医院感染56人,64例次数,医院感染现患为4.4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33.33%);综合ICU、神经内科、肾内科为感染高发科室;气管切开、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对感染高发科室特别是有基础疾病患者重点监控,加强环境的清洁、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降低医院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房性心动过速(atrialtachycardia,AT)包括灶性AT和大折返依赖性AT。灶性AT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心律失常,然而,由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对于有症状灶性AT患者的治疗比较困难。而且,灶性AT可以诱发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心房扑动(atrialflutter,AFL)等其他房性心律失常。因此,需要积极治疗灶性AT。近年来,射频消融治疗灶性AT的成功率很高,逐渐成为有症状患者的首选治疗。

  • 标签: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电生理 射频消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直肠指诊(DRE)是否影响尿流的测定。方法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对共79例男性患者(分为Ⅰ组59例,Ⅱ组20例)进行研究。Ⅰ组在体格检查之前的上午10时行首次尿流测定。在首次尿流和DRE检查之后的6小时、24小时行第二次、第三次尿流测定。在未行DRE检查的Ⅱ组行同样的尿流测定。测定尿量、最大和平均尿流。明确Ⅰ组和Ⅱ组第一、二、三次尿流测定值的关系。结果在Ⅰ组和Ⅱ组之间未发现首次、6小时后、24小时后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我们未发现DRE对尿流测定有任何的影响。

  • 标签: 直肠指诊( DRE) 尿流率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及重要病原菌检出情况,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为主,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人员配合,统一培训调查人员,采取床旁询问、病史与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填写统一调查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现患为1.15%,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妇二科、儿外科、儿内科,高发部位主要是手术切口、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9.98%,其中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占抗生素使用的61.7%。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感染标本送检为81.5%。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占抗生素使用率的13.5%。治疗+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占抗生素使用率的24.8%。结论应加强对医院感染多发科室、多发部位、易感因素、标本送检等监测,强化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基层医院院内感染的防对策。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6月到2011年5月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探讨分析。结果住院患者220例中,院内感染的有60例(27.3%),ICU患者的有98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有73例(74.5%)。结论我院要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现象的发生。

  • 标签: 基层医院 医院感染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通过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建立医疗废物管理体系,规范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加强培训,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管理意识和参与意识,加强质量控制与监督,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疗废物 规范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干预对跌倒发生的影响。方法对同期收治住院的180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预防跌倒自我管理,其中90例在预防跌倒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未进行预防跌倒护理干预的发生与预防跌倒进行护理干预后的跌倒发生情况。结果预防跌倒进行护理干预后跌倒的发生与未进行跌倒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住院老年患者积极有效的进行预防跌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人 跌倒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剖宫产以及相应指标的逐年上升的变化原因,探讨剖宫产的利弊,并找出降低剖宫产的有效方法。方法针对2005年-2010年某院分娩产妇病例资料,对比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分娩变化趋势,从剖宫产逐年变化以及剖宫产指标各项因素的逐年变化,分析出剖宫产逐年升高的原因。结果根据六年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剖宫产有逐年升高的变化,分析剖宫产指征,主要原因为头盆因素和胎儿因素,同时发现社会因素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结论要合理看待剖宫产的分娩过程,将剖宫产逐年上升的趋势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区间内。

  • 标签: 剖宫产率 指征 分娩 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