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眼葡萄膜黑素瘤细胞系M23转染miR-137后对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探。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miR-137mimics转染M23细胞,应用CCK-8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变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blot检测PTEN、总AKT和磷酸化AKT蛋白表达。结果转染miR-137后,实验组的细胞增殖较对照组明显减低(t=-18.754,P=0.000;);在36h和72h时间点,实验组细胞的划痕愈合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实验组的PTEN蛋白表达增加,p-AKT蛋白减低,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miR-137通过上调PTEN蛋白表达和减低AKT磷酸化活性从而抑制人眼葡萄膜黑素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 标签: 葡萄膜黑素瘤 miR-137 增殖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转筋草抗肿瘤迁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法分离纯化转筋草提取物活性部分,经趋化实验与伤口愈合实验评价单体化合物抗肿瘤迁移活性。结果浓度10μg?mL-1时,2、5化合物趋化抑制率分别为74.2%、82.6%。结论2、5化合物具有抗肿瘤迁移活性。

  • 标签: 转筋草 抗肿瘤迁移活性 化学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羟喜树碱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同一代)进行实验,随机分为羟喜树碱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加入0.8ug/ml羟喜树碱。细胞划痕试验观察SW-13细胞的体外迁移力,分别在0h、48h拍照观察,应用Imageproplus6软件处理分析结果。结果1、光镜下可见羟喜树碱干预组SW-13细胞未迁移面积大于对照组;2、羟喜树碱干预组SW-13细胞的未迁移率大于对照组(P=0.000)。结论羟喜树碱有可能降低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侵袭、迁移的能力。

  • 标签: 羟喜树碱 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 细胞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miRNA-210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来院就诊与治疗的患有乳腺癌疾病的患者2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8月-2018年8月,对患者的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乳腺癌细胞MDA-MB-231以及正常乳腺细胞等组织采取real-timePCR检测,观察miR-210的表达情况。同时将miR-210inhibitor转染至MDA-MB-231细胞中,采取Lipofectamine2000,对miR-210采用荧光显微镜进行检测,检测转染效率。对细胞采取Transwell法来检测其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MDA-MB-231细胞与癌旁组织、正常乳腺细胞等组织中的miR-210表达水平差异较大,前者的表达水平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10inhibitor转染效率为(88.28±2.99)%,经过转染后,其细胞的增殖能力较转染前显著下降,且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结论miRNA-210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较大,可以明显减弱其能力。

  • 标签: miRNA-210 人乳腺癌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瘦素功能性受体Ob-Rb表达对胰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胰腺癌细胞PANC-1,抽提RNA的逆转录后以cDNA作为模板,使用RT-PCR验证Ob-Rb的mRNA表达情况;使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WB)法检测Ob-Rb与瘦素蛋白的关联性;使用细胞划痕测定法检测瘦素处理对胰腺癌细胞迁移情况影响。结果Ob-Rb全长1071bp,WB显示Ob-Rb识别瘦素蛋白受体的抗体;瘦素处理后,胰腺癌细胞相对迁移距离明显长于未用瘦素处理的胰腺癌细胞(P<0.05)。结论瘦素功能性受体Ob-Rb能在人胰腺癌细胞中表达,瘦素处理能增加胰腺癌细胞迁移距离,Ob-Rb表达与胰腺癌细胞迁移显著相关。

  • 标签: 瘦素功能性受体 胰腺癌 细胞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姜黄素在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成管以及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姜黄素分为0、20、40及80μmol/L四个实验组,分别用MTS法、划痕实验、成管实验以及Hoechst33258与TUNEL双重荧光检测姜黄素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细胞增殖、迁移、成管以及凋亡的影响。结果MTS结果显示从姜黄素与HMVEC-Ls共同培养的第1d开始,(20-80)μmol/L三个浓度组均可抑制HMVEC-Ls增殖,与对照组(0μg/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以80μmol/L组抑制HMVEC-Ls增殖能力最显著(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0-80)μmol/L四个姜黄素浓度组HMVEC-Ls迁移率分别为(92.33±5.01)%、(82.50±5.09)%、(63.00±5.73)%及(41.00±4.15)%,各实验组HMVEC-Ls迁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尤以80μmol/L组HMVEC-Ls迁移率最低。成管实验。结果(0-80)μmol/L四个姜黄素浓度组HMVEC-Ls成管长度分别为(2.76±0.14)、(1.76±0.09)、(0.90±0.16)、(0.34±0.07)mm/视野,各实验组HMVEC-Ls成管长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尤以80μmol/L组HMVEC-Ls成管长度最小。Hoechst33258与TUNEL双重荧光染色。结果在姜黄素与HMVEC-Ls共同培养过程中HMVEC-Ls发生了凋亡。结论姜黄素可通过抑制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管样形成并诱导其发生凋亡从而有效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是一种非常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

  • 标签: 姜黄素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肿瘤性血管新生 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趋化因子SDF-1复合聚乳酸-乙醇酸(PLGA)高分子材料制备生物支架材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SDF-1复合PLGA支架材料相容性,并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SDF-1复合PLGA支架材料增殖及迁移情况。方法2017年11月—12月期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对照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在PLGA支架材料为BP组,加入120ng/ml浓度SDF-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在PLGA支架材料为S-BP组,利用CCK-8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CCK8增殖检测S-BP实验组细胞活性比BP组细胞活性增强(P<0.01),BP组细胞活性比正常对照组细胞活性增强(P<0.05);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表明细胞迁移率S-BP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1),BP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趋化因子SDF-1复合PLGA支架材料可有效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趋化。

  • 标签: SDF-1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PLGA材料 增殖 迁移
  • 简介:摘要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组高度保守的非组织核蛋白,可以通过活化细胞的主动分泌和受损/坏死细胞的被动释放两种方式进入胞外并介导炎性反应,为一种重要的炎性介质和促炎细胞因子。本文就近年来关于HMGB1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呼吸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groupprptein,HMGB1)在促使人肾系膜细胞(humanrenalmesangialcell,HRMCs)增殖及分泌纤维化相关因子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梯度的重组HMGB1刺激体外培养的人肾系膜细胞,以CCK-8测定人人肾系膜细胞增殖情况,以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纤维化相关因子TGF-β1的分泌量,以real-timePCR法测定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PNCA蛋白的表达。结果一定浓度的HMGB1可刺激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细胞内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PNCA基因表达增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浓度增高。结论HMGB1通过刺激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并分泌TGF-β1参与了肾脏纤维化过程。

  • 标签: 高迁移率族蛋白1 人系膜细胞 纤维化 TGF-&beta 1 增殖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CL25对T-ALL细胞系Jurkat上L-plastin(LPL)迁移作用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CL25处理前后,LPL的形态变化。结果静息状态下,LPL均匀分布在胞浆内,与F-actin不共定位。CCL25处理后,LPL发生迁移,与F-actin发生共定位。结论CCL25介导Jurkat细胞LPL的迁移

  • 标签: CCL25 CCR9 T-ALL细胞系Jurkat细胞 L-plasti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牛蒡子总木脂素(TLFA)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s)迁移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测定TLFA对SD大鼠RMECs迁移的影响,qRT-PCR检测TLFA刺激后RMECs的VEGF表达水平变化。结果TLFA对SD大鼠RMECs迁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的强弱呈剂量依赖性。TLFA对RMECs中VEGF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TLFA抑制大鼠RMECs迁移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VEGFmRNA的表达有关,它可能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而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 标签: 牛蒡子总木脂素 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MGB1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测定3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标本(自身配对组织)HMGB1蛋白表达,及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HMGB1在肝癌组织呈过表达,其表达高于肝癌旁组织(P<0.05);HMGB1在包膜不完整、有淋巴结转移肝癌中的表达分别高于包膜完整及无淋巴结转移者(均P<0.05),随着Edmondson病理学分级增加,HMGB1表达增高(P<0.05)。而HMGB1表达与肿瘤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HMGB1可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HMGB1可能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一种新的潜在的肿瘤特异性标志物。

  • 标签: 肝细胞癌 HMGB1 免疫组织化学 计算机图像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线照射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表达的影响,分析Kiss-1基因表达变化与结直肠癌侵袭、迁移潜能的关系。方法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经4Gy、8Gy剂量X线照射后24h、48h,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Kiss-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Transwell小室侵袭和迁移实验比较X线照射后HCT116细胞侵袭、迁移潜能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癌细胞相比,X照射后24h、48h的4Gy、8Gy剂量组癌细胞中Kiss-1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X线照射上调结直肠癌细胞中转移抑制基因Kiss-1的表达,残存癌细胞中Kiss-1基因的表达增强有可能抑制了癌细胞的转移潜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现状,为寻找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改善学习倦怠现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08~2011级829名护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的学习倦怠总均分为2.92,其中三年制护生的学习倦怠分值低于五年制护生;因自己喜欢而就读护理专业的护生学习倦怠分值低于因其他原因就读的护理学生,经统计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职护生的学习倦怠成中等水平,主要表现为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喜欢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倦怠程度较低,因此应加强对护生的专业认同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倦怠感。

  • 标签: 高职 护理学生 学习倦怠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实习护士在实习过程中,医院重点培养实习护士的良好职业习惯的思路,养成教育包括,职业道德的养成,安全意识,责任心的养成,学习习惯的养成,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心理的养成。

  • 标签: 实习护士养成教育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的成本效用情况。方法应用WHOQOL-BRIEF自评量表(中文版)评价患者使用前及随访3个月后的生存质量,采用等级尺度法(RatingScale,RS)将生存质量转化为RS效用值,据此计算出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对比PICC置管和外周静脉输液技术成本-效用间的差距。结果PICC置管单项护理实际成本为(2259.99±30.99)元,高于外周静脉输液技术护理实际成本(1432.23±18.45)元。PICC置管获得的生命质量调整年为0.051,成本效用值为44313.53,高于外周静脉输液技术获得的生命质量调整年为0.022和成本效用值65101.36。结论PICC置管成本虽高,但其效用值也高,其获得一个完整的QALY花费较少,成本效用相对较高。

  • 标签: PICC置管 成本效用 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内隐学习损害的特征以及受损的状况,为康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帕金森病患者15例。同期住院的非脑部疾病的患者或无任何疾病的健康者15例。采用天气预报分类学习任务(WPCLT)进行连续3天的测试。结果帕金森病的WPCLT总正确率均显著差于正常对照组,帕金森组的WPCLT学习能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内隐学习能力受损,因此在临床康复工作中使用简单重复的康复锻炼方式需待讨论。

  • 标签: 帕金森病 内隐学习 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