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妇女在医院的健康普查报告,分析妇女的健康情况,为预防其妇科疾病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1057例妇女的健康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1057例妇女中,有722例患有妇科疾病,其患病率高达68.3%,宫颈肥大、乳腺增生、宫颈糜烂的发病率高,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此外,还有188例伴有宫颈涂片查脱落细胞异常现象。结论在本次普查中发现,妇科疾病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病症,其发病率较高,因此对妇女进行健康普查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妇女 健康普查 妇科常见病
  • 简介:摘要失眠是由于入睡困难或睡眠持续障碍,导致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不能满足个人生理需求,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失眠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伴随其他身体及精神疾患。睡眠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失眠不仅是众多意外事故的促发因素,也是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的促发因素,同时还是精神障碍的早期临床表现。失眠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有关研究提示,围绝经期妇女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失眠患病率较高。为了解本辖区内该人群失眠情况,我们于2017年5月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 标签: 失眠 睡眠障碍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龄妇女筛查甲状腺功能对防治甲状腺疾病、保障母婴健康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2接诊的孕龄妇女200例为观察组,另取同时期检查的200例非妊娠期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回顾性分析检查结果。结果①观察组亚临床甲减检出率6.0%显著高于对照组1.5%(P<0.05);②观察组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T3、T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TSH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孕龄妇女行甲状腺功能筛查,能及时发现亚临床甲减,并在第一时间给予有效治疗,这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借鉴。

  • 标签: 孕龄妇女 甲状腺功能 意义
  • 简介:摘要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第一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的威胁到广大妇女的健康与生命,我国的乳腺癌发病年龄高峰在40~60岁,20年前乳腺癌发病率,在我国为10~20/10万,如今则高达40~50/10万,增加了三倍左右,且发现时,不少是中晚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和控制其发生及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乳腺癌筛查是非常重要的项目,有利于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2012年来我县实施农村妇女免费乳腺癌的筛查工作感想,提供给广大同行在乳腺癌筛查工作中作参考。

  • 标签: 妇女乳腺癌 健康宣教 筛查 办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健康教育在尿失禁妇女中的护理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行妇科检查的128例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64例。对实验组实施患者系统的健康教育,参照组未实施健康教育仅予以注意事项告知,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及尿失禁好转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2.19%,优于参照组的46.88%;半年后,实验组患者的尿失禁好转率为82.81%,显著高于参照组的37.50%;组间对比P<0.05。结论为尿失禁女性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对膀胱及盆底功能恢复、尿失禁好转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尿失禁 护理效果 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绝经后妇女盆腔包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2018年收治的60例绝经后盆腔肿块患者,全部患者均行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比较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性包块、异位妊娠的符合率分别为100.00%、95.65%、71.43%、100.00%,且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和总体诊断符合率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在绝经后妇女盆腔包块盆腔包块鉴别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 盆腔包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女尖锐湿疣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方案。方法收集我院接受尖锐湿疣的妇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基础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对护士护理干预的认同度;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两组对护士护理干预的认同度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尖锐湿疣妇女患者不安情绪,通过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高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从而保持身心健康。

  • 标签: 妇女 尖锐湿疣 心理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妇女不孕不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妇女不孕不育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的62.96%,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在治疗妇女不孕不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妇女 不孕不育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妇产科接收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妇女120例,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分组,60例选择剖宫产为对照组,60例选择阴道分娩为观察组,对比2组妇女的妊娠结局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娩成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P<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子宫妇女选择再次妊娠阴道分娩,需要重视妇女的子宫破裂问题,以符合试产条件为前提进行阴道试产,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获得较好的母婴结局。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对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黑龙江省人口和计生科研院计划生育科门诊进行人工流产的病历为研究对象。方法根据黑龙江省生殖保健服务中心附属医院《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病历记录本》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42例人工流产患者中,职业以从事个体经营者为主,占文化程度低;外地户籍占71.90%,未采取避孕措施的占54.96%。(2)反复流产患者比例高。结论应加强对育龄女性生殖健康与性知识教育,大力推广优质的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减少反复人工流产的发生,保障育龄女性的生殖健康。

  • 标签: 育龄期妇女 人工流产 反复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结果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1000例妊娠期妇女,并选取同数量的非妊娠期妇女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自身抗体与血脂、血糖水平无直接联系,具体而言,在自身抗体阳性率的对比过程中,妊娠期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人数为133人,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人数为118人;而对照组则对应为129人和101人。除此之外,我们发现妊娠期孕妇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存在相关性。在自身抗体阳性和阴性血脂水平的对比上,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因此,我们认为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阴性、阳性和血糖、血脂指标无相关性。结论妊娠期孕妇出现甲状腺功能衰退的概率高于非妊娠期女性,此外,当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时候,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十分敏感,因此,加强对甲状腺的检查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妊娠期 妇女 甲状腺功能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 简介:摘要文章对于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分析,综述了目前相关研究的主要观点,包括农村留守妇女的界定、其面临的身心健康问题及留守妇女对现有社会支持的实际感知与利用,并提出关注留守妇女主要问题发挥其自身能动性解决问题的策略。

  • 标签: 农村留守妇女 身心健康 能动性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高危因素,为该地区宫颈癌防治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通过HPV基因分型技术,检测出该地区HPV阳性感染及分型情况。结果2569例患者中共检测HPV阳性474例,其中,HPV亚型20种,多数是高危险型,其中高危险型HPV278例,占HPV感染亚型总数的58.65%。其中以感染亚型HPV16最多,占29.69%,HPV52占13.1%。本地区女性感染HPV主要集中在20-29岁间,占阳性感染率23.84%。结论本地区HPV感染情况存在地域特点,通过早期筛查可有效控制HPV感染,从而降低宫颈癌发病率。

  • 标签: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亚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卫生院所辖区域内妇女宫颈癌发生状况进行筛查,分析宫颈癌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提供科学指导。方法2016年对我地区35~64岁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共检查1200例妇女,以此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检查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筛查结果,得出结论。结果2016年的筛查中共发现158例妇女有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发生率为13.17%,其中35~64岁妇女宫颈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检查者的妇科检查结果分析发现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很高,为12.67%(152例)。结论35~64岁是宫颈癌的高危年龄段,其中妇女生殖道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基层乡镇卫生院应加强对妇女进行健康教育,提升其自身的保健意识,保证生殖道的清洁卫生,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 标签: 卫生院 宫颈癌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绝经综合征患者应用激素替代联合心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绝经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补佳乐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补佳乐、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前后进行两组绝经症状变化(Kuppernann评分)的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Kuppernann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Kuppernann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绝经综合征患者中联合应用心理干预、激素替代治疗,能够使患者绝经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激素替代疗法 绝经综合征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中期妇女亚临床甲状腺异常对后代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5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40例妊娠中期妇女亚临床甲状腺异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择同时期40例健康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后代智力发育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新生儿时期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龄增长则均表现为无显著差异;但是观察组婴幼儿智力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中期妇女亚临床甲状腺异常对后代智力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且影响显著,因此应该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妊娠中期妇女 亚临床甲状腺异常 后代智力发育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焦虑症的患病率较高、诊断率和治疗率均很低,直接影响到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通过对围绝经期焦虑症妇女采用社区心理治疗各项措施,并对治疗结果进行效果分析。方法将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绝经期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可进行妇科常规治疗,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心理治疗管理。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定,评定患者焦虑程度。结果其他各因子干预后干预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干预有效。结论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能有效提高社区医护人员对焦虑症的预防控制水平,缓解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症状,保障其心理健康,增强其社会功能。

  • 标签: 社区心理治疗 焦虑症 围绝经期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不同人群TORCH感染情况并分析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育龄妇女和新生儿血清中的TORCHIgM/IgG抗体,分析感染率。结果血清弓形虫(TOX)IgM抗体阳性率0.00%~0.11%,IgG抗体阳性率4.82%~9.30%;巨细胞病毒(CMV)IgM抗体阳性率0.00%~1.44%,IgG抗体阳性率91.06%~93.81%;风疹病毒(RV)IgM抗体阳性率0.36%~0.82%,IgG抗体阳性率89.53%~92.92%;单纯疱疹病毒(HSV)IgM抗体阳性率0.00%~0.36%,单纯疱疹病毒Ⅰ(HSV-Ⅰ)IgG抗体阳性率72.09%~88.50%;单纯疱疹病毒Ⅱ(HSV-Ⅱ)IgG抗体阳性率6.98%~18.72%;育龄妇女CMV-IgM感染阳性率(0.71%)最高;异常妊娠组CMV-IgM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组HSVⅠ-IgG、HSVⅡ-IgG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TORCH感染以CMV感染为主,在育龄妇女和新生儿中均有发生,且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 标签: TORCH感染 育龄妇女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市农牧区妇女妇科疾病患病情况,进一步针对农牧区妇女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2016年农牧区8734名35~64岁女性为研究对象。结果农牧区妇女生殖道感染占47.02%发病率最高,生殖道良性肿瘤居第二占1.73%,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比例较低占5.03‰,其中生殖道感染与妇女婚育史、生产史、避孕方式有相关因素。讨论农牧区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病率较高,造成这种疾病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与她们的文化水平偏低,生活、居住条件相对较差,保健意识薄弱,早育、多产、流产等因素,对生殖系统造成刺激从而导致生殖道感染高发。针对这些人群定期开展普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农牧区妇女生活质量。

  • 标签: 农牧区 妇女疾病 普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放药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120例绝经后要求取环的妇女为研究对象。结果对照组患者成功取出为38例,实验组成功取出为5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具有扩张宫颈的功效,能够使取环的成功率提高,医生手术过程容易操作,患者的术后痛苦率能够不断的减轻,取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绝经妇女 取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