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思维是以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呈现思考的过程及知识间关联的思维方式。笔者尝试将这一方法运用于妇产科学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促进妇产科学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

  • 标签: 思维导图 妇产科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在安置妇科腹腔镜截石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安置,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腹腔镜截石位思维”培训后指导安置。对两组患者安置体位耗时、体位满意度、术后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安置体位耗时为(5.30±3.30)min,对照组为(15.10±5.0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体位相关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医生对观察组体位满意度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截石位思维”指引安置妇科腹腔镜截石位,可以有效缩短全麻后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医生对体位的满意度,可有效预防体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 标签: 思维导图指导 妇科腹腔镜截石位 体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同期平面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009年3月-2011年10月,共31例鼻腔、口咽、舌根三重平面狭窄的重度OSAHS患者纳入本研究,术前气管切开,采用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形术和同期下鼻腔扩容及舌根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术后≥12月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回访复查。结果31例患者手术顺利,6例(19.3%)术后出现不适感;其中术后5d内出现鼻腔返流3例(9.6%),经口咽雾化治疗使咽部组织水肿消除后症状消除;出现味觉减退1(3.2%)例;在随访时仍有轻微咽干、咽异物感2例(6.4%),患者均可忍受无需处理。鼻阻均消失,20例无或轻度鼾声,无明显呼吸暂停,白天无嗜睡等;8例有中度鼾声及白天轻度嗜睡;3例和术前相比无任何变化;无讲话欠清晰、无吞咽费力、无死亡或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平均回访14.6月,BMI、AHI、最低SaO2和平均SaO2比术前均有明显的改善。根据疗效评价标准,治愈9(29.0%)例,显效13(42.0%)例,有效6(19.4%)例,无效3(9.7%)例,总有效率为90.3%(28/31)。结论对于三重平面阻塞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术前气管切开,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形术和同期下鼻腔扩容及舌根射频消融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同期手术 射频消融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 简介:摘要探讨睡眠障碍的治疗及护理。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睡眠障碍患者临床30例观察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对睡眠障碍患者需要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环境与适应等各方面。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使患者的睡眠形态紊乱的症状减轻或消失,睡眠质量改善。睡眠过程中无外伤发生。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和应对能力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和防范措施能正确认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超高龄患者用药特点,为合理使用安眠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调查一个月前来开药(氯硝西泮,阿普唑仑药)的患者,用自制调查表逐一登记前来开药患者(首次开药的病例除外)的性别、年龄、药量、服药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125例。女性250例。二种药服药年龄最大82岁,最小40岁。服药量氯硝西泮药1mg~3mg,阿普唑仑药0.4mg~1.2m。服药时间氯硝西泮药,最长5年,最短2个月。阿普唑仑药,最长4年,最短3个月。结论苯二氮卓类药(BDZ)对超高龄患者失眠的治疗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

  • 标签: 超高龄患者 睡眠障碍 用药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索茶碱联合巴安治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儿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患儿均进行基础治疗,包括保暖、吸氧、抗感染、雾化吸入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索茶碱联合多巴胺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茶碱联合巴安治疗重症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索茶碱 多巴安 重症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排螺旋CT在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在工作站采用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技术,行横断、冠面、矢状面重建。结果单发子宫肌瘤28例,多发子宫肌瘤2例,30例患者共发现病灶45个,其中发生于浆膜下8个,肌壁间33个,黏膜下2个,阔韧带2个。CT表现为实质性肿块30个,囊实性肿块15个,增强扫描肌瘤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子宫30个,不均匀性强化15个。结论排螺旋CT扫描结合平面重建技术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子宫 子宫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44例患者资料。结果经过对患者的精心护理,43例患者已完全康复出院,1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早日获得健康,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8月产科住院的220例剖宫产术后初产妇,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调查。结果220例剖宫产术后初产妇中,91例存在睡眠问题,占比为41.36%,初产妇与正常成人PSQI测量值比较明显偏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疼痛与术后感染为剖宫产术后初产妇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胎儿健康状况与睡眠环境为睡眠质量保护因素。结论剖宫产术后初产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问题,产后疼痛、感染直接影响到睡眠质量,而胎儿健康状况与住院环境也对初产妇睡眠质量产生明显影响,故可针对以上因素对初产妇进行干预,以提高其睡眠质量。

  • 标签: 剖宫产 初产妇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福院老年人的睡眠障碍现况进行分析,发现老年人睡眠存在问题,为采取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在一福院范围内对97位60岁以上无智能障碍者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SQI)。全部资料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97份,PSQI平均得分为8.77±4.62,睡眠质量差者占58.76%,总体结论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两组睡眠障碍比较与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有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PSQI总分范围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入睡困难次数、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性别等相关联,P<.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睡眠质量差,应引起重视。老年人睡眠障碍在很大程度上损害生活质量,也是导致老年人其他疾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的原因之一,因此,老年人睡眠障碍作为预防医学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及干预措施。

  • 标签: 老年人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以睡眠状态下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为主要表现的并发系统疾病的临床综合征。近年研究表明,OSAS与心肺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CVD),情绪障碍和认知障碍,内分泌疾病的发生联系密切,其机制可能与OSAS导致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炎症、氧化应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等有关。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肺系统疾病 脑血管疾病 情绪障碍和认知障碍 内分泌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排螺旋CT和平面重建(MPR)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我院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行尿路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辅助检查作为金标准,并进行排螺旋CT和MPR诊断。结果①排螺旋CT和MPR检查结果显示,本组50例患者中共检出46例具有输尿管结石的患者,检出率为92.0%,②排螺旋CT和MPR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88.0%),阳性似然比为(88.46%),阴性似然比为(91.67%)。结论排螺旋CT和MPR在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多排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输尿管结石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讨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体会。对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进行资料分析。20例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在经过护理后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效果良好。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意识、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专科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出院时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内科住院患者 护理干预 睡眠状况
  • 简介:摘要“乐陪产”就是一名有过生产经历、有丰富产科知识和工作经验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的助产士陪伴分娩全程,并及时提供心理、生理上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人员被称为“乐”。“乐”在整个产程中给分娩妈妈以持续的心理、生理及感情上的支持,并采用适宜技术,帮助分妈妈渡过生产难关。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导乐陪伴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和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肿瘤住院患者在临床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对照,比较前后睡眠质量差异,并应用自制问卷调查形式对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因素进行调查。结果随机抽取69例肿瘤患者发放问卷,进行PSQI评估,最终回收69例,回收率100%,临床护理干预前PSQI为5—21,平均(9.92±3.81);PSQI总分≥8分共有39例,占60%;临床护理干预后PSQI为3—19,平均(8.12±2.89);PSQI总分≥8分共有22例,占33.84%,护理干预前PSQI总分高,PSQI总分≥8分比较高,P<0.05。影响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生理病理因素34例,社会心理因素25例,环境因素4例,其他因素6例。结论在影响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的前提下,通过诸如心理疏导,症状护理,提供良好环境,并辅以适当的镇静药物等护理干预来改善睡眠质量。

  • 标签: 肿瘤患者 睡眠质量 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睡眠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观察了解护理的效果。结果对调查问卷的影响因素统计可见,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压力大、住院环境吵闹、陌生、活动量低、身体不适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平均睡眠质量升高,且平均血压值从(145.82±5.35)mmHg降至(125.22±6.01)mmHg,干预前后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受到来自外界环境、心理状态以及生理情况、饮食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针对性的干预护理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

  • 标签: 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泉州362100)摘要目的探讨乐分娩对促进安全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产检并在我院分娩的500位孕妇按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250例,对照组250例。观察组在规律宫缩时由一位有分娩经验并有乐师证的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对照组孕妇从宫口开3cm进入产房由一位助产士进行陪伴分娩,比较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并未发生产后出血。(P<0.05)。结论乐陪伴分娩能够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及产后出血。

  • 标签: 导乐分娩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中产生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内科病房住院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实施改善患者睡眠状况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通过护理之后,其睡眠改善的具体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以及觉醒次数等方面,均优势于对照组,p<0.05,则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科住院患者患者中,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将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值得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内科住院患者 睡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