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解决纸包装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纸包装袋密封口处裂开、纸面和面破损及湿包等问题。方法合理选用纸包装材料、采用正确的包装方法、正确的方法操作、灭菌时物品包的合理装载、灭菌后规范存放管理等。结果纸包装袋破损现象逐年减少,纸包装无菌包定期细菌培养结果无细菌生长,纸包装安全可靠。结论通过采取上述这些方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 标签: 纸塑包装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瘤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7例脊瘤患者在我院接受经后路手术治疗,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30~66岁,平均46.5岁,病程1~3年,临床表现以局部放射痛、神经根性疼痛、感觉运动障碍为主,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防治其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7例患者下肢肌力较术前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脊瘤患者术后予以早期的护理干预,尽早进行恢复性功能锻炼可为术后康复提供良好的基础。

  • 标签: 脊膜瘤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硬下血肿并发急性硬下积液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策略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16例亚急性硬下血肿并发急性硬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急性硬下血肿患者经保守治疗7-10天后并发急性硬下积液,加重病情,脑疝形成,立即手术治疗,术后第3~6天头部CT扫描,15例显示血肿无复发、血肿与积液大部清除,骨瓣无移位。1例出现迟发性脑干出血并再次行脑室外引流术。出院时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5例,死亡1例。结论对于保守治疗的急性硬下血肿在7-10天左右可并发急性硬下积液,从而加重病情。患者只要手术及时,手术效果一般都良好。亚急性硬下血肿并发急性硬下积液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肿性质、患者年龄等多因素有关。

  • 标签: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下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在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与再生方面的作用。方法我科对近两年来收治疗的46便脑干损伤患者争取低温冬眠、肌肉松化剂、呼吸机控制呼吸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全程应用恩经。结果全组患者存活41例,根据GCS标准评为良好26例,残10例,植物生存5例。结论对于脑干损伤患者早期全程应用恩经可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进一步改善脑干功能大大提高临床救治效果。

  • 标签: 恩经复脑干损伤神经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术后囊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到2008年1月305例心脏起搏器患者的病例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囊感染3例,发生率是0.98%,均为老年女性,2例感染发生在起搏器术后2年。结论老年、女性、起搏器囊过浅、部位不合理、重复囊操作是本组患者囊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囊袋感染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非PVC袋装输液使用前是否需要常规用消毒液消毒的客观依据。方法生物监测①实验组将50份袋装输液瓶口启封后不进行消毒直接抽取瓶内液体进行72小时细菌培养;对照组将50份袋装输液瓶口启封后用碘消毒液进行消毒后抽取瓶内液体进行72小时细菌培养。②实验组将输液口采用消毒与不消毒两种方法各60个,用无菌棉签蘸消毒后的无菌生理盐水涂抹口数次,放入无菌试管中,回实验室接种于平板,将培养皿至37℃恒温培养箱培养72小时,计算菌落数。结果实验①和实验②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细菌生长。结论非PVC袋装输液使用前可以不消毒。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空在宫颈癌术后辅助放射治疗时体位固定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宫颈癌术后患者64例,按12分为A、B两组。A组21例行常规固定技术,B组43例行真空体位固定技术。A、B组均拍摄正侧位验证片,并每周拍摄验证片与初始验证片相比较。结果各组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A组左右方向x-±s=0.27±0.21cm,上下方向x-±s=0.23±0.20cm,前后方向x-±s=0.34±0.30cm。B组左右方向x-±s=0.18±0.16cm,上下方向x-±s=0.16±0.15cm,前后方向x-±s=0.16±0.17cm。统计显示二组在各个方向的误差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真空比常规体位固定发生的位移减少,能为宫颈癌术后精确放射治疗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真空袋 宫颈癌术后 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治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低依从性产生因素,为科学实施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慢性疾病病人服药依从性测量量表对98例治肺结核病人进行调查,收集导致治肺结核病人服药低依从性的因素。结果治肺结核病人的服药低依从性产生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困难;不良反应;服药较多,次数繁琐,不易坚持;症状显著改善。结论因结核病发病人群分布及治疗特点决定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服药依从性低下,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查找出导致服药地依从性最常见及主要因素,并加以分析。

  • 标签: 复治肺结核 低依从性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绒毛癌是滋养细胞疾病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早期就可通过血行转移至全身,破坏组织或器官。50%继发于葡萄胎,少数发生于足月产、流产及异位妊娠后。随着化疗的方法和药物学的快速进展,绒毛癌病人的死亡率已大为下降,经化疗后很少复发。但化疗的同时,病人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尤其是联合用药或周期长时,药物的副作用更大。所以必须精心护理,减轻病人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以确保疗效。

  • 标签: 绒毛膜癌 化疗 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现有灵芝生产方法进行改进,发明了“盖面接种-通气诱导”法(CI-AI法),并对该法的实施条件进行优化。生产对比试验表明,和现有方法相比,CI-AI法可缩短菌丝满天数15d以上,缩短出菇期4d以上,提高制成功率25%以上,子实体产量提高39%以上,并且子实体产量的75%以上都集中在第1潮。此外,CI-AI法更加适合灵芝的工厂化生产,在食用菌生产中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灵芝 栽培 食用菌 新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共治疗股骨髁间骨折58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动力髁螺钉19例,股骨髁支持钢板30例,普通钢板塑型后加骨栓固定9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观察时间10月~24个月,手术内固定各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切内固定是股骨髁间骨折首选治疗方法,内固定方式应根据骨折类型确定,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合理功能锻炼是关键。

  • 标签: 股骨髁间骨折 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下血肿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本院42例慢性硬下血肿,行钻孔后扩大骨孔冲洗引流。结果该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好,手术损伤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钻孔后扩大骨孔冲洗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下血肿的较好手术方式。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后扩大骨孔冲洗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三维形钛网修补颅骨缺的手术技巧及其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使用计算机三维形钛网修补颅骨缺病例,对其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结果36例术后均两侧头颅对称,外形良好,基本恢复了头颅原始状态,无感染,1例额叶血肿约20ml,保守治疗治愈,2例头皮下积液,行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处理后痊愈。结论计算机三维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外形美观等优点。

  • 标签: 三维塑形钛网 颅骨缺损 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安在OMOM胶囊内镜检查中对胃肠通过时间及全小肠检查完成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104例接受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资料(根据就诊时间,前52例未注射胃安针者为对照组,后52例吞服胶囊前5分钟肌注胃安针10mg者为干预组),分析2组患者的胶囊胃通过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结果对照组有43例完成全小肠检查,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82.7%;干预组有46例完成全小肠检查,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88.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胶囊平均胃通过时间为43.5±21.5分钟,干预组胶囊平均胃通过时间为31.8±18.7分钟,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小肠通过时间为241.0±75.1分钟,干预组平均小肠通过时间为234.8±68.8分钟,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吞服胶囊内镜前5分钟肌注胃安针10mg可缩短胶囊胃通过时间,对小肠通过时间无显著影响,可提高全小肠的检查完成率。

  • 标签: 胶囊内镜 胃复安 胃通过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在小儿鞘积液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探头频率为7.5~10.0MHZ的SIEMENS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2例腹股沟区或阴囊内有无痛性包块的男性小儿进行彩超检查,收集腹股沟区或阴囊内为囊性包块(即鞘积液)的病例42例,按照其不同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类、总结。结果如下单侧鞘积液37例,其中睾丸鞘积液22例,精索鞘积液10例,睾丸精索鞘积液3例,交通性鞘积液2例。双侧鞘积液5例,其4例为双侧睾丸鞘积液,1例为右侧睾丸鞘积液合并左侧精索鞘积液。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在小儿鞘积液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型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是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小儿鞘膜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剂量胃安在小儿病毒性腹泻中的临床应用,指导用药。方法选取我院104例小儿病毒性腹泻病例,全部病例在静脉液体疗法的同时,给予胃安0.1mg/kg,墨菲氏管滴入。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生化指标。结果全部104例病例显示明显止吐效果,呕吐缓解后辅以益生菌、肠黏膜保护剂口服,并口服米汤加盐或口服补液盐等辅以静脉补液,平均病程5.1d,均痊愈。结论小剂量胃安0.1mg/kg,静脉给药在婴幼儿止吐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而且方便、经济、药源丰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复安腹泻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