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06-2011年珠海市翠香街道儿童健康体检状况的变化趋势,针对不足之处加强和改进托幼机构儿童保健工作,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方法分析2006-2011年珠海市翠香街道托幼机构“六一”儿童体检资料。结果外科疾病患病率稳步下降;营养性贫血、肥胖儿、视力筛查异常、视力低下、龋齿患病率则呈现降-升-降趋势;听力筛查未通过发生率呈升-降-升-降的波浪走势,低体重、消瘦患病率、生长迟缓患病率呈降-升趋势。各年度患病率均有差异(P﹤0.01)。龋齿患病率位居各类疾病之首,其次为视力筛查异常率、外科疾病患病率、儿童肥胖率。结论应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龋齿、视力筛查异常、外科疾病、单纯性肥胖的儿童是干预重点,低体重、消瘦和生长迟缓患病的儿童干预范畴扩展至围产期、托幼机构、家庭、社区各类保健人员的保健干预层面。

  • 标签: 健康体检 卫生保健 患病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松岗街道工人的安全生产态度。方法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使用自填式问卷,计算调查对象安全生产态度的得分情况,逆向问题反向计分。结果工人对安全生产的态度较可,其中在年龄大于30岁、工作时间超过3年、教育水平在初中或以上,以及月收入超过1000元者中表现更好,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性别和企业的规模对安全态度有影响(P分别为0.029、0.039和<0.001),其中相对于小型企业,中型和大型企业中员工表现出较差安全态度的OR值分别为0.289(0.224~0.372)和0.532(0.416~0.682)。结论对于年轻、工龄短、教育水平低、收入水平下游和小型企业的工人应重点进行干预,管理者的主导作用要进一步增强,与职工形成互动、联动的工作局面将对安全生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工人 安全生产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龙华街道学校教室卫生状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方法对深圳市龙华街道4间学校进行调查,每所学校抽取6间教室,共计24个教室。检测内容包括教室人均面积、采光、照明、照度、室内CO2浓度等。结果后墙反射系数合格率最低为0%,其次为课桌椅合格率分别为11.7%和22.1%,黑板尺寸合格率54.2%,教室人均面积合格率70.8%,其他检测指标均在90%以上。结论龙华街道学校教室卫生状况较差,希望学校重视教室卫生,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加大监督力度,督促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科学、舒适的学习环境。

  • 标签: 龙华街道 学校教室 卫生状况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抽取2011-2013年幼儿园集体儿童体检记录,了解3年间辖区内集体儿童体检状况变化趋势,为今后集体儿童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每年3-6月对辖区内幼儿园3-6岁儿童进行体检,按照WHO相关评价标准对肥胖、贫血、龋齿评价与诊断。结果2011-2013年的肥胖检出率基本持平,无显著性差异(χ2=5.47,ρ>0.05);贫血检出率有上升趋势,有显著性差异(χ2=34.81,ρ<0.01);龋齿检出率有上升趋势,有显著性差异(χ2=75.22,ρ<0.01),一级、二级、三级幼儿园均显示2011-2013年间有显著性差异(一级χ2=9.83,二级χ2=84.82,ρ<0.01;三级χ2=8.03,0.01<ρ<0.05)。

  • 标签: 集体儿童 体检 儿童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1-2013年间广州市区某街道孕产妇保健与管理现状,并探讨提高孕产妇保健与管理效率的途径。方法以2011-2013年广州市荔湾区茶滘街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孕产妇各项信息,并将本街户籍与常住非广州户籍孕产妇有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三年间两组孕产妇保健管理各项指标都有所提高,户籍组各项指标稳定在较高水平,非广州户籍组各指标则明显低于户籍组。结论常住非广州户籍孕产妇保健管理亟待加强,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模式改变现状、提高服务质量。

  • 标签: 孕产妇 保健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钟秀街道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现况,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调整今后计划免疫工作重点。方法查看2011年秋季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所有新生的预防接种证,核实基本资料和疫苗接种信息,找出应补种儿童和应补种疫苗针次,了解儿童建卡建证及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状况。结果共调查钟秀街道2所小学入学新生328人,查验328人,查验合格181人,合格率55.18%。结论加强计卫专干的领导;定期开展流动儿童走访核查;落实应种儿童未种原因调查,及时通知相应儿童补种疫苗等工作能提高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状况。

  • 标签: 免疫规划 全程免疫 预防接种证 合格率 建证率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推广实施计划生育教育措施。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镇街计划生育观念,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引导宣传教育。结果加强乡镇街道的计划生育工作后,基层民众对这项基本国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配合当地政府开展各项工作。结论加强乡镇街道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更新宣传理念,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于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社会的稳定及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乡镇街道 计划生育 宣传教育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参加健康体检情况及健康意识。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305名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及2年之内参加健康体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居民健康体检率72.79%;男性健康体检率高于女性,(P<0.05);60岁以下年龄组与60岁及以上年龄组健康体检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自费体检率相比,60岁以下年龄组显著高于60岁及以上年龄组(P<0.05)。结论社区居民总体体检率较低,尤其是女性及年龄较大者,应努力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 标签: 居民 健康体检 体检类别 健康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儿童保健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适合当前医改新形势下基层儿童保健管理工作的方法和对策。方法结合近2年我社区儿童健康基本情况,分析了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我社区儿童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提高,但在日常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结论以当前医疗改革和公卫新要求为契机,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儿童保健网络的软硬件建设,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的力度,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最终提高社区儿童整体健康水平。

  • 标签: 基层 儿童保健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教学门诊建立前后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全科医学教学门诊对社区疑难病例诊治的作用及可行性。方法以全科医学教学门诊方式,每周开展一次疑难病例诊治,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开展全科医学教学门诊的疑难病例资料(A组)和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全科医学教学门诊建立以来(B组)的疑难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A组比较,B组确诊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社区医院建立全科医学教学门诊很有必要。

  • 标签: 全科医学 教学门诊 确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街道居民主要死因。为以后制定或提出相关干预措施作依据。方法根据2000~2010年历年死亡报表计算相关指标,u检验比较差异。结果心脑血管病为近年来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病因。结论利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加强对慢性病的干预,特别是高危人群的干预,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居民期望寿命。

  • 标签: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u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新都区某街道居民健康状况,为社区干预研究提供对策。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进行居民健康调查。结果成都市新都区某街道居民0-7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和离婚人群两周患病率较高;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结论应加强对居民生活方式的干预和相关慢性病管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 标签: 居民 健康状况 社区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就宝安区西乡街道中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的3所中学,每个学校均抽取101名初一学生,共计303人。男女比例接近11。将受试者按学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对照组、母亲模式组、班主任模式组,每组均为101人,为期3个月。结果1年后,班主任模式组学生每天至少刷牙2次的比例增加了63.2%,母亲模式组的比例增加了23.4%,对照组的比例增加了2.2%,三组之间的每天刷牙次数的增加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班主任模式组的口腔健康教育模式最优,母亲模式组次之,对照组最差。结论只要让学生经过正确的口腔健康教育,清晰地认识到刷牙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再加上家长和班主任的参与监督,中学生的口腔卫生状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改善。

  • 标签: 中学生 口腔 健康教育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经开区塘汇街道适龄妇女的妇科健康状况,为妇科疾病及宫颈癌、乳腺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10月对本辖区1387名适龄妇女进行常规妇检和二癌筛查,对体检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本辖区适龄妇女的妇科疾病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乳腺增生55.01%,子宫肌瘤25.81%,宫颈炎16.8%,阴道炎13.63%,TCT异常2.03%,宫颈癌检出率0.72‰,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2.17‰。本筛查未查出乳腺癌。结论本辖区适龄妇女妇科疾病患病率高,且不同年龄段患病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期妇科体检能及时发现各种常见病,TCT检测对宫颈病变的筛查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妇科体检 宫颈癌 乳腺癌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居家医养服务对社区医养对象的服务效果。方法选取2个居委71名医养服务对象作为干预组和60名社区独居、无保等对象作为对照组。开展1年的居家医养服务,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后的一般健康状况、医疗服务利用率、整体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居家医养服务可显著提高服务对象的医疗服务利用率,改善其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精力等机体状态,对生理机能等方面作用不明显。结论居家医养服务可提高患者的医疗服务利用率,改善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果。

  • 标签: 医养结合 社区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在社区更好地进行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与居家护理。方法资料来源于社区内2010-2012年之间发生的68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为8个月-4岁,平均年龄为2.3岁。结果68例患者全部缩短了治疗天数,康复痊愈。结论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及居家护理指导,可以更好地促进手足口病的治疗,控制传播。

  • 标签: 手足口病 预防控制 居家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漕河泾街道社区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身心症状表现。方法漕河泾街道社区50例BPH患者接受“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表”(SCL一90)调查,并与50例同龄、同性别、同期社区健康人比较。结果BPH患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症状因子评分以及SCL一90总分。结论漕河泾街道社区BPH患者在着明确的负性心理情绪。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 身心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有效干预和管理对外来人口高血压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和血压水平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在豫园街道选取160名外来人口高血压患者,按11配比,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通过1年随访,对比两组人员的高血压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和血压的控制情况。结果经过高血压社区管理和干预后,干预组的体育锻炼频次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甘油三脂、LDL-C的值低于对照组,HDL-C的值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对外来人口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和干预有利于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

  • 标签: 外来人口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该街道精神病患病率和病人现状,为开展精神卫生工作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按户调查摸底,发现疑似病人由宁波市康宁医院精神病专科医生检查确诊。并了解患者的年龄分布、教育程度、婚姻、治疗等状况。结果对街道22750人进行调查,共发现精神病患者151人,患病率0.66%,其中男性发病率为0.70%,女性发病了为0.63%。病人以31岁至4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0.96%,且多集中于31岁以上,共占病人数的79.47%,病人大多未接受过或者是很低的教育,且未婚者占病人总数的42.55%。在这些患者中大多未接受过治疗或断断续续的不规则治疗。结论精神病人在整个社会中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歧视,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社会不断进步,精神文明日益受到关注,精神卫生工作也逐渐被认识和关注,为此,要在政府领导和重视下,健全精神卫生的法律法规,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建立精神病人救助中心,对病人给予免费治疗或者医疗补助,使其得到良好的治疗条件。加强各级精神卫生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充分运用社会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病人的管理,同时加强卫生宣教工作和咨询服务,关心与呵护精神病患者,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回归社会,减少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 标签: 精神病人 调查 结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