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区安镇街道居民主要死因动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锡山区安镇街道居民主要死因动态分析

张平

张平(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部江苏无锡214104)

【摘要】目的了解本街道居民主要死因。为以后制定或提出相关干预措施作依据。方法根据2000~2010年历年死亡报表计算相关指标,u检验比较差异。结果心脑血管病为近年来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病因。结论利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加强对慢性病的干预,特别是高危人群的干预,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居民期望寿命。

【关键词】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u检查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3-0356-02

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是研究居民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其变动规律的一项主要工作。人口的出生、死亡和疾病谱资料是主要的信息资源,一个地区居民的死亡谱可以直接综合反映该地区的主要健康问题。解放前本地区主要死因为传染病,为了解现在死亡谱结构的变化,将本街道2000~2010年居民死亡原因资料进行分析。

一、材料和方法

1.资料来源

1.1居民死亡数据:安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0~2010年死亡统计报表

1.2人口数: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数据

2.方法

计算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等指标,u检查两率差异。

二、结果

1.人口数自然变动情况2000~2010年,本街道人口自然变动以出生率逐年下降、死亡率基本持平、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为特征,并在2008、2009、2010年连续三年出现人口负增长(见表1)。

2.死亡率本街道2000~2010年期间年平均死亡率6.82‰。11年中男性共死亡人数772人,总死亡率3.63/‰;女性共死亡人数691人,总死亡率3.24/‰,男性总死亡率高于女性总死亡率,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0~2010年各年总死亡率基本趋于平稳,无大变动(见表1)。

表12000~2010年安镇街道人口自然变动统计表

2000~2010年间在死因构成比中心脑血管和恶性肿瘤始终位于第1和第2位。2004年后心脑血管病明显成为本街道居民主要死因,其死因构成比从38.25%~41.78%成逐年上升趋势。恶性肿瘤死亡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营养代谢性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其他分别位列各年死因构成比第3、4、5位,但值得注意的是损伤与中毒的占比有逐年上升趋势。2000~2010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总人数为585人,其中的男性349人,死亡构成比59.66%,女性236人,死亡构成比40.34%,男性高于女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结论

本街道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出生率逐年下降,死亡率基本持平,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并在2008、2009、2010三年连续出现负增长。

严重威胁本街道居民的主要死因正由解放前的传染病为主向现在的慢性病为主转变。疾病谱的转变说明我们工作的方式方法也要随之而变,应由以往的治病为主转变到慢性病防治为主的工作重点中来。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以后慢病防治的工作重点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为主。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干预,特别是高危人群的干预,结合健康教育,使居民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要以生物-心理-社区医学的模式看待现有的健康问题,通过健康教育让人们对病因有进一步的认识,这对预防其他死因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人们的卫生需求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已不能满足不生病,而要求增进健康,延年益寿,要求合理的营养,良好的生活劳动条件与生活方式,平衡的心理及健康心态。人群不良行为的改变不光是医务人员的职责,也是政府的职责,只有政府加大基层卫生人力财力的投入,两者共同努力,营造健康的氛围,才能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改变不良的习惯,最终达到提高期望寿命的目标。

参与文献

[1]宋琦珍.锡山市居民肺癌死亡回顾分析[J].无锡医学杂志,2001,6(19):3.

[2]海东,刘月华,李英杰,王德焕,等.黑龙江省1933-1997年死因动态分析[J].疾病监测,199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