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居民健康卡是联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以及国家、省、地市县3级卫生信息平台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信息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金钥匙”。本文结合居民健康卡工作经验,从工作中遇到的最基本概念芯片、芯片操作系统(cos)、磁条卡、IC卡等几方面着手,简单介绍了居民健康卡技术,重点讨论了项目建设中应该特别关注的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密钥管理系统等的建设,旨在为初期从事该项目的人员提供一个建设基本思路。

  • 标签: 居民健康卡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密钥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搜集社区居民糖尿病患者资料,并分析护理督促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效果。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法对我市2个街道办事处的居民资料予以分析,选取其中具有分析价值的100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对社区糖尿病护理以及督促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调查,进而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结果本疾控中心抽取的资料中显示,抽取的社区中街道办事处居民的预防性知识知晓率较低、危险因素知晓率较低、情况明确率较低、血糖及时检测率较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低。结论从资料中显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时,常识性问题、危险性因素、并发症预防问题认识不足是护理督促的要点,也是其中存在的主要性问题,因此应该从提升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入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治疗、运动养生、定期服药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指导,进而提高社区居民的预防意识,提高督促指导的作用,为本研究提供科学性依据。

  • 标签: 社区 糖尿病 护理指导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沛县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情况,进一步了解沛县恶性肿瘤危险因素、肿瘤类别及顺位情况,为制定肿瘤防治策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沛县2013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沛县2013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09.33/10万,居全死因第2位。结论恶性肿瘤已严重影响居民生命健康,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恶性肿瘤的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 标签: 恶性肿瘤 死亡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居民生活行为方式对血压的影响效果,为降低高血压发生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自拟生活行为方式调查表掌握100例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情况,计算身体质量,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吸烟、饮酒、BMI>24kg/m2、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h、每天体育运动时间少于30min、不合理饮食(高脂、高盐等)与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100例患者上述各项所占人数均较高(P<0.05)。结论相关医护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告知不良生活习惯对高血压发病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以便引起高血压发病高危人群重视,及时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 标签: 生活行为方式 血压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了解2013年襄阳市襄州区居民死因状况,为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国疾病监测系统2013年襄州区全人群死因材料;使用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软件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襄州区居民标化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为3.02‰,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占全死因的85.63%。结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我区居民的主要死因,今后要加大慢性病防治的宣教力度,普及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开展综合防治。

  • 标签: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参加健康体检情况及健康意识。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305名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及2年之内参加健康体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居民健康体检率72.79%;男性健康体检率高于女性,(P<0.05);60岁以下年龄组与60岁及以上年龄组健康体检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自费体检率相比,60岁以下年龄组显著高于60岁及以上年龄组(P<0.05)。结论社区居民总体体检率较低,尤其是女性及年龄较大者,应努力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 标签: 居民 健康体检 体检类别 健康意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宁波市江东区居民死亡情况,掌握死因构成,了解死因变化趋势、年龄、性别差异,为今后提供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收集2009-2012年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收集2009-2012年辖区各级医疗机构死因监测资料,运用监测资料,运用国际疾病统计分类方法ICD一10编码确定根本死因,确定根本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三大疾病种类,男性和女性在前5位死因顺位上有一定的差异,在不同的年龄段上也表现有差异。结论恶性肿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宁波市江东区居民死因谱中比例较高,进行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倡导居民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理念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 标签: 死亡 死因分析 死因顺位
  • 简介:摘要目的居民死亡状况是反映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解影响一二三团居民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团疾控中心于2013年6月-8月,对全团辖区内居民病伤死因资料进行了回顾调查分析工作;以便更好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123团2012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从人口的数量、结构、各年龄段的主要死因特征等相关方面资料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了对居民寿命、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2012年123团居民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及内分泌营养等疾病。表明,循环系统、恶性肿瘤、损伤中毒等疾病是影响居民人群寿命上升的3大主要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损伤中毒已经成为严重影响123团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加强对这方面的预防控制,更应引起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标签: 死因 死亡率 死因构成 潜在寿命损失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与社区居民的营养认知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寻找社区营养教育培训的切入点。方法在社区招募符合条件的医务工作人员及居民,采用一对一、面对面调查的方法,对351名社区医务人员及居民进行营养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社区人群营养知识得分9.93±3.12,医务人员营养知识得分11.43±1.99,显著高于居民8.49±3.33(F=50.66,p<0.001),及格率及优秀率也均高于社区居民(分别为30.65及24.40,p均小于0.001)。营养知识知晓率中食物加工时需要生熟分开知晓率最高95.7%,保健品是否对健康有益知晓率最低33.2%,其他食物提供的营养素、预防缺钙的主要食物知晓率也较低。社区居民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与社区医务人员趋势一致。结论社区医务人员营养知识水平尚有改进空间,社区居民营养知识的改善依赖于医务人员营养知识的提高,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营养知识培训,提高营养教育技能水平,从而提高社区居民营养知识知晓率,改善营养饮食行为习惯,达到饮食促进健康的目的。

  • 标签: 社区医务人员 居民 营养知识 知晓率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2年拉萨市居民痛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拉萨市广大人民群体更进一步了解痛风提供适当的信息,更为防治痛风提供部分建设性、科学性的参考建议和意见。方法采取横断面单纯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拉萨市居住5年以上,大于15岁的市民进行抽血化验、体格检查和相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2012年拉萨市痛风患病率为14.1%。其中男性15.5%、女性13.1%;藏族17.6%,汉族9.5%。有家族史的为18.0%。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通过logistic多重分析,年龄、吸烟、吃糌粑、多血症、痛风家族史与痛风患病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拉萨市有待于普及痛风防治知识,继续加强痛风的相关健康宣教,以求更好的控制和减少通风的危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了解辖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流行情况及居民的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及生活行为等情况;分析我区慢性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确定大武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优先领域,为制定慢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结果我区18岁及以上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6.7%,糖尿病的患病率为4.0%;腹型肥胖的有678人,占调查人口的22.6%;BMI≥28kg/m2的有184人,肥胖率6.1%;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的知晓率分别为91.5%、91.8%、79.6%、45.9%。结论我区常住居民中普遍存在超重、肥胖、血糖知晓率较低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应根据不同人群的危险因素水平,采取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结合的策略对慢性病进行综合防控,降低危险因素水平,有效地控制慢性病发生。

  • 标签: 慢性病 危险因素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和完善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动态掌握我镇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预测慢性病流行趋势,为上级部门制订相关政策和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调查对象中男性3930人,女性4824人,共8754人。18-29周岁611人,30-49岁2927人,50-59岁2185人,60及60岁以上3031人。桐琴镇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病率分别为23%、6%、6%。结论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在我镇居民中普遍存在,由此引起的慢性病也成为威胁我镇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亡因素。开展一次慢病监测,建立慢病数据库,动态地掌握我镇慢性病危险因素、主要慢性病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为上级相关部门提供数据,为我镇慢性病预防宣传、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 标签: 桐琴镇 慢性病 危险因素 患病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价值。方法对绍兴市越城区蕺山街道社区居民已建档的4091名高血压及1097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干预,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干预前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约为46%,干预后的高血压发病率约为35%,降低了约11%。干预前居民的糖尿病发病率约为38%,干预后的糖尿病发病率约为30%,降低了约8%。同时由高血压、高血糖引发的并发症亦有所减少。结论社区健康干预是居民慢性病控制的有效途径,其最终目的是达到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全面提高居民们的生活质量,使本社区的慢性病管理和控制率达到更好的效果。

  • 标签: 社区健康干预 科学宣教 合理膳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5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呼和浩特市50岁以上居民509人进行研究。结果509名调查对象中,高血压患者183人,患病率为36.0%;高血压患病率在吸烟、喜欢吃咸食、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生活不规律、长期精神紧张、缺乏体育锻炼及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中较高。结论呼和浩特市5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

  • 标签: 高血压 危险因素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隆安县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依据隆安县《土源性线虫病检测方案》的要求及方法对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我县土源性线虫病进行检测,对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抽检的1036人中,检测出便虫卵2人,钩虫卵45人,肝吸虫卵91人,蛲虫卵9人,阳性率为14.19%。受检对象男女感染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感染124例,占84.35%;中度感染23例,占15.65%;无重度感染人群。抽查的土壤污染标本中,40户土壤标本中检测出活受精钩虫卵。结论隆安县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程度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各部门可在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工作,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对感染人群进行彻底根治,做好预防工作,从而减少感染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 标签: 土源性线虫病 居民感染情况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居民对营销活动的态度对其购买医药保健产品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辽宁省11市2901名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受访者中相信媒体广告、参加活动营销和购买医药保健产品的比例分别为11.74%、11.62和11.35%,城市居民、60岁以上老人和健康状况差的人购买产品的几率增加2-3倍,参加活动营销并相信广告的人(OR=25.44,95%CI=15.89-40.74)购买产品的几率大幅增加25倍。结论居民对医药保健产品两种主要的营销方式(广告营销和活动营销)的态度对其购买医药保健产品的影响很大,为避免居民购买到虚假产品医药保健品产品而损害身心健康,政府相关部门急需强化对此类宣传和推广活动的审批、监管和惩治力度,规范企业宣传推广行为。

  • 标签: 医药保健品 广告营销 活动营销 购买行为 健康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昌吉州部分居民高血压知晓率和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昌吉州社区体检者为调查对象,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压检查。结果昌吉州社区调查者对于高血压知晓率为25.11﹪。高血压总检出率是10.45﹪。结论昌吉州部分居民高血压疾病知晓率低、应加强高血压高危人群的血压监测。

  • 标签: 昌吉州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