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县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居民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隆安县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居民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黄建云

黄建云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隆安532799)

【摘要】目的掌握隆安县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依据隆安县《土源性线虫病检测方案》的要求及方法对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我县土源性线虫病进行检测,对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抽检的1036人中,检测出便虫卵2人,钩虫卵45人,肝吸虫卵91人,蛲虫卵9人,阳性率为14.19%。受检对象男女感染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感染124例,占84.35%;中度感染23例,占15.65%;无重度感染人群。抽查的土壤污染标本中,40户土壤标本中检测出活受精钩虫卵。结论隆安县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程度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各部门可在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工作,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对感染人群进行彻底根治,做好预防工作,从而减少感染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病居民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5-0068-02

土源性线虫是不需要中间宿主(肝吸虫感染中间宿主为淡水螺,人因进食含有活的肝吸虫囊蚴的淡水生鱼片而感染),在其虫卵或幼虫于土壤中发育到感染期后可直接对人体进行感染,如钩虫、蛲虫、蛔虫、鞭虫等[1]。寄生虫病特别是蛲虫病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严重因素,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严重不良影响。为减少土源性线虫感染例数,我县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土源性线虫的易感因素,为土源性线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县南圩镇联伍村、乔建镇龙扶村、雁江镇东义村、都结乡陆连村及城厢镇小林村五个监测点共1036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为3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口及居住满一年的外来人口。

1.2方法

依据隆安县《土源性线虫病检测方案》的要求及操作方式进行监测,采用改良加藤后涂片法对钩虫、鞭虫、蛔虫卵进行粪检,如检查到其他虫卵一并登记。对3-12岁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试法对蛲虫卵进行检查。土壤采样方法:在监测点抽取居民菜园、庭院、厕所周边及厨房的土样,每类地点1份,晾干、混匀后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采用直接镜检法在显微镜下根据虫卵发育过冲中表现的形态特征鉴别死活。感染程度的统计依据WHO提供的标准进行。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录入及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卡方进行检验,P<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总感染情况

本组抽检的1036人中,检测出便虫卵2人,钩虫卵45人,肝吸虫卵91人,蛲虫卵9人,阳性率为14.19%,具体情况见表1.

表1居民总感染情况

2.2性别分布

受检对象中男性560例,感染85例,感染率为15.18%;女性476例,感染62例,感染率为13.03%;男女感染率的差异无意义(χ2=0.9799,P=0.3222)。

2.3感染度情况

依据每克粪便虫卵数对感染度进行计算,147例感染人群中,轻度感染124例,占84.35%;中度感染23例,占15.65%;无重度感染人群。EPG在1-12750之间平均EPG为67.32.

2.4土壤标本监测污染监测

抽查的土壤污染标本中,40户土壤标本中检测出活受精钩虫卵,阳性率为27.21%。

3.讨论

隆安县位于广西省西南部、右江下游,东与武鸣县相邻,西接天等县,西北与平果县相连,南与南宁市接壤,是西南公里、铁路及水路的重要交通枢纽。隆安县人口约40万,包括壮族、汉族、苗族及瑶族等13个民族[2-4]。隆安县以农业为主,经济、文化较落后,是国家扶贫重点县。本次监测点少数民族较多,经济不发达,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14.19%。监测点土源性线虫感染总体表现为人群感染率处较高水平,感染度以轻度为主;土源性线虫感染与型别关系不密切;感染虫种以肝吸虫、钩虫、蛲虫为主。从感染特点分析可知,土源性线虫可能受检人群生活环境、耕种方式等相关;肝吸虫感染率最高,可能与村民在劳作及日常生活中较少穿靴有关[5-7]。

大量资料表明,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与社会、自然及个人卫生习惯息息相关。本次调查表明监测点近年来较少开展整片驱虫服药,未进行以重点人群驱虫治疗为主要内容的防治活动,这是当地常驻居民出现较高感染率的原因;本地肝吸虫感染严重可能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有关,我县水产资源丰富,居民多食用鱼类、虾类等生水产,较易感染肝吸虫;监测点附近土源性线虫流行因素长期存在,粪便管理滞后,村民使用的家庭式三级化粪池卫生厕所,因年久失修、缺乏维护,使其灭杀粪便中肠道寄生虫卵的功能有所缺失,家畜、家禽放养,公共卫生状况较差,部分居民饮食习惯补钾,常用手抓食物导致当地土源性线虫感染源存在广泛,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均有感染机会[8-10]。

从当地居民生活环境土壤检测结果可知,土壤中受精钩虫卵较多。原因在于农村地区粪便无害化处理较少,我县部分地区仍使用新鲜粪便作为肥料,可根据我县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强化粪便无害化处理。

根据我县土源性线虫流行特点,需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第一,建议相关部门增加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经费,制定符合本县实际情况的长期防治计划。第二,通过有效的宣传方式,开展土源性线虫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帮助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三,采取药物驱虫为主,边查边防的策略。第四,完善土源性线虫监测体系,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系统、有效地对土源性线虫病进行防治,确保防治工作得到持续、有效的发展。

综上所述,隆安县土源性线虫病流行情况尚在可控制范围,感染虫种以肝吸虫为主,各部门可在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工作,对感染人群进行彻底根治,同时强化本县居民健康教育工作,做好预防工作,从而减少感染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应宣.2013年都匀市土壤土源性线虫检测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86-88.

[2]魏良祥,刘剑峰.2011-2012年沭阳县土源性线虫感染调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4(03):349-354.

[3]周建红,王荣宝,李鸣,等.2013年安徽黄山市屯溪区图圆形线虫感染现状调查[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4(03):172-173.

[4]杜尊伟,汪丽波,姜进勇,等.云南国家级监测点居民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03):205-206,209.

[5]高金彬,匡瑞祥,朱玉芳,等.2007年高邮市凤凰村居民土源性线虫病监测[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9,7(01):33-34.

[6]周红卫,郭加宏,黄文明.2007~2009年欧家村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1(03):F0002-F0002.

[7]余林,林晓庆,郭强,等.2005~2010年郫县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监测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2(06):105-106.

[8]罗超,陈家荣,冉贞卫,等.重庆市万州农村地区土源线虫病感染现况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11(04):112-113.

[9]娄益民,李四海.岳池县2010年土源性线虫病省级监测点监测情况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0):141-142,146.

[10]谢红,田洪春,周小轲,等.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报告[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27(11):875-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