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法医病理学的司法鉴定司法案件中,特别是刑事案件和民事纠纷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鉴定工作中的问题和纠纷产生的原因都是时间工作的总结,同时结合当前我国的司法鉴定程序的规范规定,特别是我国司法鉴定中存在问题,即纠纷产生原因,本文拟对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鉴定 司法鉴定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性侵害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性自我防卫能力的状况。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2008~2011年我院鉴定的女性性侵害案例的一般资料、相关医学资料及法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被鉴定人以精神发育迟滞者居多,慢性精神分裂症次之,精神发育迟滞者年龄明显低于精神分裂症者;精神发育迟滞者中度以下者居多。两组以评定为无性防卫能力居多。结论中度以上精神发育迟滞及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性侵犯的主要群体,家庭及社会应对其进行教育,加强性防范,鉴定时注意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

  • 标签: 司法鉴定 精神医学 性侵害 性自我防卫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司法精神医学对本组疾病的鉴定作简要的讨论。方法对我院79例颅脑外伤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的鉴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9例患者中发现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在急性期以意识障碍为主。个性改变、智能障碍半年内发生较多。3—6个月出现痴呆症状,脑电图、颅脑CT异常率较高,脑外伤综合症、心因性反因出现较早。拖延鉴定和处理将给被鉴定人造成极大的心理、精神和躯体痛苦,增加义务主体经济负担。结论及时正确鉴定和处理案件对于维护受害者的权利、减少心理障碍、维护社会安定、减少受害者反复就医及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凶杀案的案例特点。方法对118例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医学、法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病人作案有其普遍性,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有文化低、人口流动性大特点,作案随意性强,以亲人为作案对象多见,手段凶残,再作案机率高。申请司法鉴定主体呈多样化。结论精神病人的救治、监管应制度化,加大社会支持,以减少类似案件发生。精神病司法鉴定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加强对司法鉴定工作的研究,完善司法鉴定工作体系。

  • 标签: 精神病人 凶杀案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医学 法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监狱服刑人员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0例服刑人员的司法精神病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有精神障碍的服刑人员以抢劫、盗窃等财产性犯罪和以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强奸等暴力性犯罪为主,青壮年比例高,危害后果严重。鉴定构成比依次为精神分裂症49例(61.3%),心境障碍7例(8.8%),癫痫及癫痫伴发精神障碍10例(12.5%),精神发育迟滞2例(2.5%),神经症3例(3.8%),癔病2例(2.5%),其他7例(8.8%)。入狱后出现精神异常者36例(45.0%),有精神病家族史者16例(20.0%)。结论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易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病所占比例最高,暴力性犯罪和财产性犯罪所占比例大,社会危害大,设立精神病分监区集中管理和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 标签: 服刑人员 司法精神病鉴定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法医学对活体损伤的鉴定特征及与其相关的问题。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3月之间312例进行活体损伤鉴定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部受到损伤患者占一半以上,按损伤部位发生率的从高到低分别为头部、四肢、面、颈部、躯干及其它。按损伤的程度主要分轻微伤、轻伤及重伤,其中大多数为轻微伤,占七成以上;此外还有一小部分为炸伤,约占3.53%。这组所有患者中钝器伤是其首要的损伤原因,这类损伤者为219例,在所有损伤原因中占70.20%,63例为锐器所伤,占20.20%;17例为化学烧伤,占5.46%;12例为火器所伤,占3.85%。在所有患者中,受轻微损伤的238例损伤者都在3~7d内解决问题,所有伤者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轻微伤中的1例头部损伤者在受伤时没有昏迷现象,进行CT检查,诊断为脑室、脑池扩大,原始的鉴定结果为轻伤,然而该损伤者在3个月后表现出明显神经系统体征和症状。结论在对活体损伤的法医鉴定中,主要依据的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及公安部制定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及其制定的《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还有公安部颁布的《人体轻微伤的鉴定》,并且要依据伤者的实际情况确定进行鉴定的时间、损伤的程度及预后效果。

  • 标签: 活体损伤法医学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统经验鉴定法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本院实际情况,选择28种药材开展研究,主要包含车前子、沉香、西洋参、乳香、柴胡、麝香、黄柏、硫磺、与藏红花等,将上述药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传统经验鉴定法)与对照组(现代鉴定方法),比较两组鉴别准确率与错误率。结果研究组鉴别正确有29例(96.00%),对照组鉴别正确有27例(90.00%),研究组鉴别错误有1例(3.33%),对照组鉴别错误有3例(10.00%),研究组与对照组鉴别正确率与鉴别错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药材鉴定中利用传统经验鉴定法,与现代鉴定法无显著差异,效果相同,但传统经验鉴定法操作简便能提高鉴别效率,便于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可靠性保障,提高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标签: 传统经验鉴定法 中药材鉴定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经验鉴定法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以便于更好的监管中药材市场。方法选择临床常见18种中药进行分别给予现代鉴定法和传统经验鉴定鉴定验证,比较两种鉴定结果。结果两种鉴定方法鉴定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经验鉴定法也能对中药材作出有效鉴定,且操作便捷、成本低廉,更适合在基层医院中药房应用。

  • 标签: 中药材 传统经验鉴定 现代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O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提高准确鉴定的能力。方法一共对400例血液标本分别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对比结果。结果玻片法和试管法存在一定结果不符,其准确率低于试管法。结论血型鉴定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血型鉴定时,正反定型结果一致方可下结论。

  • 标签: ABO血型 血型鉴定正反定型 ABO血型抗原抗体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以来参加省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其中鉴定肠杆菌科菌48株,准确率较高,为进一步提高鉴定技术,对鉴定过程各环节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细菌鉴定 肠杆菌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面条树进行生药鉴定,为面条树的质量标准制订提供研究资料。方法对药材从性状、显微及薄层鉴别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面条树是夹竹桃科植物灯台树Alstoniascholaris(L.)R.Br.的干燥叶。结论本实验完善了面条树性状、显微及薄层等生药鉴定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生药学意义。

  • 标签: 面条树 形状鉴别 显微鉴别 薄层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CD对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9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院之后均经过TCD检查,并记录结果,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90d随访,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分析TCD诊断结果与患者预后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经TCD检查297例患者中168例患者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占(62.62%);111例患者检查结果为异常,占(37.37%)。患者预后情况TCD检查结果正常患者预后情况显著好于异常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TCD检查用于脑梗死患者检查,对患者预后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 标签: TCD 脑梗死 预后 评估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对子宫内膜癌的转移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计215例。分析患者临床、手术和病理资料以及MRI检查结果;分析MRI对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诊断和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临床资料显示94例患者有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史,48例有经期延长病史,77例有异常阴道排液病史;其中14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手术,201例患者行经腹手术;MRI诊断浅肌层浸润的灵敏度86.06%,特异度62.00%,诊断深肌层浸润的灵敏度62.00%,特异度为86.06%,与病理结果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36,P<0.05);MRI诊断宫颈浸润的灵敏度为33.33%,特异度为96%,与病理结果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49,P<0.05);MRI诊断盆腹腔淋巴结转移敏感度28.95%,特异度98.87%,与病理结果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41,P<0.05)。结论MRI可以较好的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深度,同时分析盆腹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为手术医生术前进行肿瘤的转移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MRI 子宫内膜癌 转移 评估
  • 简介:摘要从657例泻便标本分离出弧菌属细菌73株,分离率为11.1%,以致伤弧菌(24株32.8%)、副溶血弧菌(19株26%)和河弧菌(9株9.6%)为主。0-1群霍乱弧菌9株(5.5%)经血清学鉴定均为小川型,患者呈散在发病。

  • 标签: 弧菌属 霍乱弧菌 急性腹泻
  • 简介:摘要探讨炭疽芽胞杆菌的微生物学检验的方法与鉴定。炭疽芽胞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炭疽病的病原菌,为人、畜共患性疾病,快速有效的检验和鉴定炭疽牙孢杆菌是最为重要的。采取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与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方法进行检查。快速的病原学诊断在控制疾病流行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炭疽牙胞杆菌 微生物学 检查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医学和生物研究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传统中医中的望、闻、观、触等初步诊断方式毅然发展成为现在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聚类分析等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技术和方法。类似多种高科技研究方式在中药鉴定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方面都存在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很客观以及长远的发展前景。在不断地引进新技术进行发展应用和推广的同时,不能废弃最为传统和经典的技术,需要将现在和传统进行有机的结合,促进中药鉴定的合理高效发展。本文通过对有关中药鉴定技术的相关研究,综述此技术的发展前景以及应用。

  • 标签: 中药 鉴定技术 研究 发展
  • 简介:摘要颈上交感神经节(SCG)神经元是研究交感神经功能很好的材料,体外培养颈上交感神经节神经元非常有利于研究神经细胞的发育和可塑性,目前在哺乳动物交感神经细胞培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大鼠SCG交感神经元的培养。本文探讨了SD大鼠SCGs的培养与鉴定的方法,并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 标签: SD大鼠SCGs 培养 鉴定
  • 简介:摘要《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应用学科,课外教学实践对于学好该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校近两年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包括“请老药工走进课堂、带学生走进药材市场和中药材饮片企业、开设课外实验课”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对其进行总结探讨,与兄弟院校的该课程教学进行交流。

  • 标签: 中药鉴定学 课外教学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