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9期
  • 机构:德国高校和企业研究人员共同研发出一种新型药物,可抑制被称为“超级细菌”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这种药物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发出血倾向患者的化疗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100例APL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出血倾向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综合护理后,患者并发出血倾向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并发出血倾向 护理措施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2期
  • 机构:来自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疫苗》上发文,宣称他们开发出了针对埃博拉病毒的长效疫苗,应用该疫苗或可降低野生非洲猿的埃博拉病毒感染,对非洲埃博拉病毒的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4-14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4期
  • 机构:美国两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以防止转基因生物的扩散,从而避免意想不到的生物灾难发生。这被认为是朝着生产更安全的转基因生物迈出的突破性一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9期
  • 机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硼中子俘获疗法技术研究”获重大进展。历经十余年研制,世界首台专门用于硼中子俘获治疗的放射治疗装置——医院中子照射器(IHNI),在我国首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试治中达到预期验证目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了解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并发出血的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来本院就诊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而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手术过程中和手术之后观察患者并发出血和切口感染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出血例数为11例,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切口感染的例数为3例,而对照组为17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除切口出血的例数比对照组少之外,其他出血原因例数均比对照组多。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并发出血在临床并不少见,值得临床医师关注。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并发出血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地中海贫血患儿血常规时容易出现的影响因素,确保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方法研究对象为临床确诊的地中海贫血患儿100例,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其血常规参数中的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R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并分别结合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直方图对计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部分地贫患儿白细胞(WBC)或血小板(PLT)计数会受有核红细胞或小红细胞的影响,出现错误的结果。结论在对地贫患儿进行血常规检测时应仔细分析各检测数值及各系直方图,发现结果可疑应人工涂片镜检分类或手工计数后发出准确的报告。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血常规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直方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出血的原因,探讨其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出血患者5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出血患者中经保守治疗治愈42例,8例行超选择性栓塞止血,所有患者均成功止血,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有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出血的发生率。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结石 出血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皮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的原因、出血的高危因素及其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武鸣县人民医院2010年4月—2014年6月共120例B超引导下行肾穿刺活检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及总结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120例中术后肉眼血尿患者15例肉眼血尿患者经卧床休息,经药物治疗后均在1周内肉眼血尿消失,均转为镜下血尿,3例患者穿刺术后出现大出血,该3例患者术前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1例术前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长达3月。结论肾穿刺活检后8h内为出血的高危期,术前高血压病史、较高的血肌酐水平,硬化性肾脏病变、穿刺活检的次数、肾脏缩小是肾活检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肾活检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并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分析38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并发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出血量、出血时间进行观察。结果PCNL术后有33例(86.8%)患者出血量较少,平均出血时间(1.8±0.9)d,平均出血量(47.6±12.9)ml,给予对症治疗后治愈;5例(13.2%)术后平均出血时间(4.6±1.7)d,平均出血量约(247.6±95.9)ml,给予保守治疗无效,经介入肾动脉造影栓塞治疗后治愈。结论加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出血的观察并进行护理,有利于预防失血性休克的发生以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术中、术后并发出血、穿孔的内镜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行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598例,并发出血11例,其中早发性出血(术中至术后24小时内)4例,迟发性出血7例(术后24小时以上至1周),术中并发穿孔1例,均通过肠镜进行止血、肠修补处理。结果12例均通过肠镜成功进行止血及修补,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对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并发出血、穿孔,于肠镜下进行止血和肠修补是可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内镜处理 结肠息肉电切术后出血 穿孔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并发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得到以下结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并发大出血时,应准确判断病因,采取积合理措施进行治疗。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出血 上尿路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静点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对我院治疗的82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持续静点奥美拉唑,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奥美拉唑静脉输注。结果治疗组在3日内出血者1例,而对照组3例,两组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85%。P<0.05。结论持续静点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效果好。

  • 标签: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非甾体抗炎药与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症状者,对照组为单纯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消化性胃溃疡并发出血因素的统计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具有消化道出血史,具有心脑血管病史,以及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在进一步多因素分析中发现,造成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具有心脑血管病史,具有消化道出血史,具有消化道溃疡史,HP感染以及HP感染联合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非甾体抗炎药均是造成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防治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非甾体抗炎药 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并发出血及胰漏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肝胆胰肠科2014年6月~2015年4月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25例病人,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本组25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术后平均5d恢复肛门排气,有3例出现腹腔出血其中2例出现胰漏,经针对性护理后恢复正常;1例因腹腔出血休克死亡,一例出血自动出院,1例立即行剖腹探查术后止血后痊愈出院,2例胰漏经积极地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并发出血及胰漏较为常见,临床应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护理 出血 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