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CT检查是现代医学中比较常见的疾病诊断手段,由于其具有诊断时间快、准确率高的优势,在临床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但是,与此同时,CT检查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对于人体健康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因此,当前形势下,如何在CT检查中实现对于辐射危害的有效控制,是很多人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对于CT检查的辐射危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辐射控制建议。

  • 标签: CT检查 辐射危害 辐射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流病(GERD)患者临床症状、流症状程度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消化科门诊收治的因反酸、食、烧心、胸骨后痛等症状的年满18周岁的经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诊断为GERD的患者(经过内镜检查)患者34例临床资料,均填写Zung自评量表,同时记录流症状积分。结果A组焦虑计分、抑郁计分、焦虑状态发生率、抑郁状态发生率均低于B组,切有显著性差异,P<0.05。流症状严重程度与躯体生理健康、精神心理健康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5和-0.306,P<0.05);与焦虑积分、抑郁积分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302和0。361,P<0.05),与药物疗效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r值-0.069,P>0.05)。结论胃食管流患者流症状、精神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NERD发病机制中精神因素起一定作用,GERD患者需整体治疗。

  • 标签: 胃食管返流病 反流症状 程度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核技术、核能在科学研究、医疗卫生以及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人们受的辐射量也越来越大,很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已经开始从天然药物角度来研究抗辐射药物,我国传统的中草药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效。关于中药抗辐射的研究还集中在单味补气层面上,其中,黄芪、人参、枸杞、当归是研究热点,还有部分学者开始将研究的焦点转移到雪莲、绿茶、红景天等中药材上,本文主要分析抗辐射中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标签: 抗辐射中药 研究现状 进展
  • 简介:摘要多排螺旋CT的迅速推广应用有益于临床医学诊断,但同时也增加了受检者医疗照射,增加一定的电离辐射风险。然而相应的放射防护监测及评价的前提是准确表达并测量其辐射剂量。因此本文侧重辐射剂量学角度,分析探讨影响多排(层)螺旋CT扫描所致辐射剂量的主要因素。正确掌握这些X射线CT所致辐射剂量的表达及其测量与评价方法,成为放射防护学界、医学物理学界、临床医学放射学界以及医疗器械研发部门等共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 标签: 多排(层)螺旋CT 辐射剂量学 CT 剂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联合抗流治疗胃食管流性咳嗽的疗效、不良反应、费用及其复发率。方法选择诊断为GERC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研究组口服半夏泻心汤联合抗流(奥美拉唑钠、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抗流治疗,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消失时间、复发率及费用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例出现一过性恶心、呕吐及腹泻,复发4例(14.3%),对照组2例出现一过性腹痛、腹泻,复发9例(40.9%)。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抗流治疗胃食管流性咳嗽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值得社区推广。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半夏泻心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600例放射工作人员作为放射组,9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随着工龄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的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的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放射组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果表明,电离辐射会影响放射人员的身体健康,对于放射中心比较加强防护工作。

  • 标签: 电离辐射 放射人员 染色体畸变 微核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宇宙辐射对飞行人员的健康有不良影响。已知,宇宙辐射可产生致癌效应,可对中枢神经系统、生殖和遗传、免疫系统等产生损伤,已引起学者的重视。笔者就近年来现代医学关于宇宙辐射对飞行人员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仅供参考。

  • 标签: 宇宙辐射 飞行人员 综述
  • 简介:摘要方法将50只雄性小鼠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组(照射后不处理),模型组(灌注生理盐水),给药组(不同浓度给药量)以一定实验条件为基础,测定小鼠血清中白细胞外周血,脾脏SOD,小鼠质量和30d后存活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给药组SOD活性比模型组与正常组要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小鼠存活数量比模型组小鼠明显较多,P<0.05。从对外周白细胞影响数量上来看,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照射8天后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P<0.05。照射8天后,模型组与各个剂量组相比,P<0.05。结论复方中草药汤剂对辐射有着较强的防护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复方中草药制剂 小鼠 防辐射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搏临床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对适应症患者进行体外搏治疗。结果心脑缺血性等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论经过临床观察体外搏辅助治疗心脑缺血性疾病、微循环障碍引发的头晕、失眠、耳鸣等症状的改善效果满意,且安全、病员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体外反搏 适应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胃食管流患儿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2年6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38例患有胃食管流疾病的患儿,对所有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和体位干预护理。结果38例患儿均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5天后,患儿呕吐的发生率为48%,吸入性肺炎患儿发生率为52%。结论胃食管流患儿的临床表现多且复杂,所以对婴幼儿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细心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以及对患儿家属进行喂养指导和该种疾病的相关知识普及,是提高小儿胃食管流病救治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幼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胃食管流病(GERD)的临床特征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本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消化科门诊诊断为胃食管流病273例,并将其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5岁)与老年组(年龄≥65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2组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食管炎(洛杉矶标准)程度。结果两组比较,老年患者食管外症状发生率高,而典型烧心,反酸、症状轻;重度食管炎(LC+LD级)比例高。结论老年GERD患者典型流症状教少见,重度食管炎发生率高。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老年人 食管炎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44例胃食管流病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38~65岁。结果44例胃食管流病患者中出现2例并发症,剩余患者皆恢复良好。结论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已明确诊断是对症治疗的良性选择。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食管流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胃食管流病患者45例为观察组,4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其食管、胃内压及24h食管PH值。结果①观察组中常进食过饱、睡前进食,喜油腻食物、辛辣食物及饮酒、吸烟、喝咖啡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者LESL,GP及LESP/GP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观察组胃酸流时间、PH值<4时间比例及胃酸清除时间均明显长于或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良的饮食习惯、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及食管廓清能力的降低等都是GERD的重要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该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因素 食管下括约肌 PH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流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2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6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预后良好。结论根据患者的病痛情况用药可提高患者的救治率。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食管流性咳嗽在基层医疗机构常因临床症状的非特异性而导致误诊,主要是基层医务人员对该病的病因不清楚、诊断标准不熟悉,加之临床实验室检查条件有限,因此极易误诊。本文对该类患者如何识别及早诊断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示对无其他原因的慢性咳嗽应考虑食管流性咳嗽的可能。

  • 标签: 食管反流性咳嗽 误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尿囊素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0.02mol·L-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为5.5)-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24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尿囊素与相邻杂质分离良好,浓度在0.1~0.5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0.2%,在80%,100%,120%3个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n=3,RSD=0.09%)、99.7%(n=3,RSD=0.11%)、99.8%(n=3,RSD=0.07%)。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尿囊素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尿囊素 含量测定 反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胆汁流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探讨其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胆汁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胃镜资料和合并胆囊疾病情况。结果186例胆汁流性胃炎患者中,合并胃溃疡9例(4.8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3例(6.98%)、十二指肠球炎9例(4.83%)、复合性溃疡4例(2.15%),其他51例(27.42%)。186例中43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阳性(23.11%),胆囊疾病检出82例(44.09%)。结论胆汁流性胃炎患者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非胆汁流性胃炎患者,胆汁流性胃炎患者较多合并有胆囊疾患。

  • 标签: 胆汁反流 胆汁反流性胃炎 Hp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食管流性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79例胃食管流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常规给予两组患者制酸剂、胃动力药,合并食管炎患者给予应用粘膜保护剂。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干预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有效率76.9%,两组患者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ERD在护理方面应注重心理疏导、健康教育、依从性等方面的干预,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心理,减少精神障碍,改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 标签: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临床护理 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流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4月~2010年2月收治的54例胃食管流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54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50例,有显著疗效2例,好转2例。结论随着对胃食管流病的认识,越来越被重视,现已有新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治疗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