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小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护理

曲丽君栾春艳

曲丽君栾春艳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15001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胃食管反流患儿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2年6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38例患有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患儿,对所有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和体位干预护理。结果38例患儿均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5天后,患儿呕吐的发生率为48%,吸入性肺炎患儿发生率为52%。结论胃食管反流患儿的临床表现多且复杂,所以对婴幼儿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细心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以及对患儿家属进行喂养指导和该种疾病的相关知识普及,是提高小儿胃食管反流病救治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幼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299-02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后者主要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本身功能障碍和(或)与其功能有关的组织结构异常而导致压力低下出现的反流[1]。本病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严重并发症。对我院从2012年6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3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对本组3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性患儿有20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在1~4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8岁。所有患儿均表现程度不同的呕吐、反胃、胃灼热、胸痛、吞咽困难等间歇性发作的临床症状,患儿多表现烦躁、拒绝食物、在睡觉时反胃。多数患儿并发慢性咳嗽、哮喘、咽部异物感、发声困难、贫血和营养不良。患儿家属可通过食管钡餐造影、食管动态pH监测、食管动力功能检查,食管内镜检查及黏膜活检[2]。了解血气分析结果,评估有无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情况。了解食管钡餐造影,食管动态pH监测等检查结果。

1.2结果:38例患儿均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5天后,患儿呕吐的发生率为48%,吸入性肺炎患儿发生率为52%。继续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所有患儿的病情缓解,患儿家庭生活压力减轻。

2护理方法

2.1护理评估:询问患儿的喂养史、饮食习惯以及生长发育情况。发病以来呕吐的次数、量、呕吐物的性质以及伴随症状。评估患儿有无消化道及消化道以外的症状,黏膜、皮肤弹性,精神状态,测量体重、身长以及皮下脂肪的厚度。了解家长及较大患儿对疾病的认识和焦虑程度[3]。患儿因喂养困难和呕吐多数导致体液不足摄入量不足、低于机体需要量,甚至肺部吸入呕吐物而窒息,少数合并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2.2护理方法

2.2.1饮食管理:婴儿稠食喂养,儿童给予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少量多餐。小婴儿喂奶后予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必要时给予半卧位以免反流物吸入。年长儿睡前2小时不宜进食。喂养困难或呕吐频繁者按医嘱正确给予静脉营养。

2.2.2注意观察呕吐的次数、性状、量、颜色并做记录,评估有无脱水症状。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尿量、末梢循环情况,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保持口腔清洁,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更换衣物。24小时食管pH检查时妥善固定导管,受检时照常进食,忌酸性食物和饮料。指导家长正确记录,多安抚患儿,分散其注意力,减少因插管引起的不适感。

2.3健康教育

向家长介绍本病的基本知识,如疾病的病因、相关检查、一般护理知识等,减轻家长及年长儿的紧张情绪,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各项辅助检查前,认真介绍检查前的准备以得到家长的配合。解释各种用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4]。对小婴儿家长要告知本病可能引起窒息、呼吸暂停,故喂奶后患儿应侧卧或头偏向一侧或半卧位,以免反流物吸入。

2.4出院指导

2.4.1饮食指导:以稠厚饮食为主,少量多餐。婴儿可增加喂奶次数,缩短喂奶时间,人工喂养儿可在牛奶中加入米粉。避免食用增加胃酸分泌的食物如酸性饮料、咖啡、巧克力、辛辣食品和高脂饮食。睡前2小时不予进食,保持胃处于非充盈状态,以防反流。

2.4.2体位:小婴儿喂奶后排出胃内空气,给予前倾俯卧位即上身抬高30°。年长儿在清醒状态下可采取直立位或坐位,睡眠时可予右侧卧位,将床头抬高15°~20°,以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频率及反流物吸入。

2.4.3按时服用药物,注意药物服用方法,如奥美拉唑宜清晨空腹服用、雷尼替丁宜在餐后及睡前服用。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避免情绪过度紧张。如患儿呕吐物有血性或咖啡色样物及时就诊。

3讨论

患儿临床表现较多且复杂,呕吐是小婴儿GER的主要临床表现。可为溢乳或呈喷射状,多发生在进食后及夜间。并发食管炎时呕吐物可为血性或咖啡样物。反胃是年长儿GER的主要症状。空腹时反胃为酸性胃液反流,称为“反酸”。发生在睡眠时反胃,常不被患儿察觉,醒来可见枕上遗有胃液或胆汁痕迹。胃灼热是年长儿最常见的症状。多为上腹部或胸骨后的一种温热感或烧灼感,多出现于饭后1~2小时。胸痛见于年长儿。疼痛位于胸骨后、剑突下或上腹部。吞咽困难早期间歇性发作,情绪波动可致症状加重。婴儿可表现为烦躁、拒食。呼吸系统的症状:GER可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吸入性肺炎,哮喘,窒息,早产儿呼吸暂停,喉喘鸣等呼吸系统疾病。咽喉部症状反流物损伤咽喉部,产生咽部异物感、咽痛、咳嗽、发声困难、声音嘶哑等。口腔症状:反复口腔溃疡、龋齿、多涎。全身症状:多为贫血、营养不良。

参考文献

[1]赵亚丽,吴小娟,王怡敏;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体位护理对吸入性肺炎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5年04期.

[2]陈立天,张继红,李勇,李心元,荣道建;生物电起搏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徐宏贵,林泽军,方建培;小儿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年03期.

[4]赵亚丽,吴小娟,王怡敏;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体位护理对吸入性肺炎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