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克隆编码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重组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依据。方法PCR扩增人GM-CSF基因编码序列,定向克隆入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T32a+获得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PCR和Western-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重组质粒经PCR、限制性内切酶及DNA测序证实构建成功;且诱导后能在大肠杆菌中稳定表达PET-GMCSF嵌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并表达了PET-GMCSF蛋白,为进一步研究GM-CSF功能奠定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翻译起始因子-5A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2年有完整存档蜡块资料的30例胃癌蜡块并对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IF-5A2在胃癌中的表达,并且对EIF-5A2的表达情况与疾病的病理生物学特点进行分析,以判断其对预后的意义。结果EIF-5A2阳性表达86%,EIF-5A2在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结论EIF-5A2在胃癌中有较高表达,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 标签: 胃癌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Nurr1腺病毒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Nurr1引物,采用PCR法从Nurr1基因载体中扩增目的基因,经限制性酶切后与pHBAd-EF1-MCS-GFP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胞。验证后,与骨架质粒pHBAd-BHG共同转染293细胞,通过反复冻融传代提高病毒载体滴度。结果成功构建具有目的基因NURR1的过表达腺病毒载体。

  • 标签: NURR1 过表达 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NR4A2真核细胞瞬时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NR4A2引物,采用PCR法从NR4A2基因载体中扩增目的基因,经限制性酶切后与目的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胞。挑取阳性克隆,分别采用PCR法和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成功构建具有NR4A2表达序列的慢病毒质粒。

  • 标签: NR4A2 过表达 慢病毒质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缺氧诱导肿瘤细胞BCL-2表达促进LPPCN样细胞凝集的形成影响。方法选择B16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CoCL2缺氧模型来模拟缺氧微环境,采用RT-PCR和Western进行BCL-2蛋白和RNA的表达影响,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BCL-2表达定位情况。结果正常氧条件下,BCL-2表达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缺氧条件下,BCL-2表达随着时间延长而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缺氧12h后,BCL-2定位于细胞质,缺氧36h时,正常氧条件下的BCL-2定位无明显变化,缺氧条件下的BCL-2可见细胞表达。结论缺氧条件可促进肿瘤细胞形成LPPCN样细胞凝集。

  • 标签: 缺氧 诱导 肿瘤细胞 BCL-2 LPPCN样细胞核凝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进展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荧光法测定SIRS组、正常对照组、动态观察组血清降钙素(PCT)、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血清PCT、IL-6的含量于危重病患者发病后24h内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动态观察组中两项指标含量呈先升后下降趋势,高峰值出现在第6天,同时各时间段测值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危重患者SIRS发生后24h内PCT与IL-6等炎性因子参与了SIRS向MODS发生发展过程;SISR患者早期血清PCT、IL-6测定可作为并发MODS的评估指标。

  • 标签: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多器官功能衰竭 PCT IL-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的抗抗体(ANA)阳性患者,使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抗体谱(ANAs)的结果,观察二者结果的一致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各临床科室就诊的558例ANA阳性患者,ANAs的结果,观察结果的一致程度。结果ANA阳性的患者,ANAs的阳性率为58.96%,ANA的滴度为1320,11000,13200,110000的患者,ANAs的阳性率分别为45.88%,77.72%,83.61%,100%。结论ANA阳性的患者存在ANAs阴性的情况。而且ANAs的阳性率随着ANA滴度的增高而增高。

  • 标签: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增殖细胞抗原(PCNA)和bcl-2在皮肤混合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8例皮肤混合瘤的石蜡包埋组织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TGF-、PCNA和bcl-2的表达。结果TGF-在皮肤混合瘤组织中阳性率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在皮肤混合瘤组织中阳性率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皮肤混合瘤组织中阳性率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PCNA和bcl-2在皮肤混合瘤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其与皮肤混合瘤的发生关系密切。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bcl-2 皮肤混合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纤维桩和铸造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残根残冠患者70例(78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37颗患牙)采取镍铬合金铸造桩修复,观察组36例(41颗患牙)采取石英纤维桩增强复合树脂修复,对两组患者展开3年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统计修复失败原因。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修复失败原因为桩松动、脱落,牙根折断及牙龈着色,观察组修复失败原因为为桩松动、脱落及桩折断。结论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相较于纤维桩修复方法,铸造桩修复治疗成功率更高,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残根残冠 纤维桩核 铸造桩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NIP中PCNA与Bcl-2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对所有蜡块进行切片处理,切片的厚度为5μm,同时使用PV法进行化学染色。结果所有切片均存在Bcl-2及PCNA阳性表达,阳性Bcl-2表达主要集中于细胞膜及细胞浆,而阳性PCNA表达则集中于细胞当中。结论细胞增殖与凋亡抑制过程同时存在于SNIP发展及恶化进程中,凋亡抑制过程与增殖过程相互促进,增殖加速时,凋亡也在加快。

  • 标签: 增殖细胞核抗原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Bcl-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间(AECOPD)血清降钙素(PCT)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研究。方法选取118例符合纳入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组。结果AECOPD患者血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组(P<0.05);细菌感染组较无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PCT、CRP的水平对于老年COPD患者判断是否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近年来,肝豆状变性护理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内容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一般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就其护理工作展开了探讨,阐述了个人看法与观点。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PCT)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于我院儿科就诊的感染性疾病患儿,其中细菌感染患儿60例作为A组,病毒感染患儿60例作为B组,并选取非感染儿童60例作为C组,对三组儿童予以PCT含量检测。结果A组PCT水平明显高于B、C两组,P<0.05,B组PCT水平高于C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A组重症感染患儿PCT水平明显高于A组局部感染患儿及B组病毒感染患儿,局部感染患儿PCT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A组PCT阳性率90%,B组PCT阳性率23.3%,C组PCT阳性率6.7%,三组对比,P<0.05。结论通过对血清降钙素的检测,可有效判断儿科感染性疾病,有效鉴别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儿科 感染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纹桩树脂冠修复和纤维增强树脂桩修复在磨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残根残冠患者68例共7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34颗进行螺纹桩树脂冠修复(A组),36颗进行纤维增强树脂桩修复(B组),治疗后对70颗残根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A组有23颗使用良好,B组33颗使用良好,两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67.6%和91.7%,B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纤维增强树脂桩看做是临床最理想的桩材料,其产生的弹性模量与原有牙本质功能相似,并依靠光固化树脂黏结剂将其与根管相黏结,可以再塑根管,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残根残冠 纤维增强树脂桩 螺纹桩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复合桩核技术对后牙残根残冠进行修复的优点进行相关研究。方法随即抽取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这一年的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对后牙残根残冠进行修复的患者病例20例,其中共有残根残冠39颗,全部采用复合桩修复技术对患牙进行修复,修复结束后通过随访,对修复效果进行观察,对其独有优势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牙的修复治疗均顺利完成,在修复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在全部39颗患牙中成功修复者35颗,修复失败者4颗,修复的成功率可达89.7%,效果比较明显。结论采用复合桩核技术对后牙残根残冠进行修复,其疗效显著,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治疗时使用与推广。

  • 标签: 复合桩核 修复 后牙 残根 残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