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氧联合红花注射在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红花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氧,对照组给予红花注射等常规改善循环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7%,对照组为50%。结论高氧联合红花注射可使缺血、缺氧的心肌组织细胞氧供得到显著改善。

  • 标签: 高氧液红花注射液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口服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肺炎患儿300例,按照随机性原则,150例标记为对照组,给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治疗,150例标记为实验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治疗,其他均同等对症处理。结果经过1周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3%)且平均住院时间亦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小儿肺热咳喘口服联合复方丹参注射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脉注射联合黄芪注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卡托普利、地高辛、倍他乐克、速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和黄芪注射。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左心LVDd、LVDs均有显著降低,LVEF有显著升高;治疗组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肝、肾功能均无不良影响。结论黄芪、生脉注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迅速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黄芪注射液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舒血宁注射与前列地尔注射两种药物均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临床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冠心病等。2012年6月,我院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发现两种药物序贯输注时出现性状改变,存在配伍禁忌,查阅400种最新药物配伍禁忌表无相关记录。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舒血宁注射液 前列地尔注射液 配伍禁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用黄芪注射与川芎嗪注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10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5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联用黄芪注射与川芎嗪注射,对照组组单用黄芪注射,在治疗20天后观察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冠心病心绞痛缓解、心电图的变化以及副作用等方面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用药前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心电图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联用黄芪注射与川芎嗪注射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黄芪注射液与川芎嗪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联合血栓通注射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血栓通注射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应用拜阿司匹林、甘露醇、脑蛋白水解物、吡拉西坦等药物,并根据病情控制血糖、血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8.2%,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联合血栓通注射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优于纯西医治疗,且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大面积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洛芬注射的局部毒性。方法采用BALB/c小鼠、SD大鼠、豚鼠、新西兰白兔观察局部毒性反应。结果布洛芬注射全身主动过敏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对血管无刺激性,亦无溶血和红细胞凝集现象。结论布洛芬注射用于临床是相对安全的。

  • 标签: 布洛芬注射液 局部毒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近端或远端胃切除手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置管时间较短,固定可靠;所有病例术后均随访6~24月,置管相关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达到了预期营养目标。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补,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并发症低,耐受性好。尤其适合营养不良的老年胃手术患者,对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胃癌手术后 肠内营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呋麻滴鼻的质量标准。方法用HPLC法对呋麻滴鼻中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进行鉴别;用HPLC法对呋麻滴鼻中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的含量进行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1mol•L-1醋酸铵(用冰醋酸调节pH3.0)-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室温。结果HPLC法检测出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盐酸麻黄碱在156.25~1250.00µ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n=5),RSD为0.9%。呋喃西林在3.12~25.00µ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5%(n=5),RSD为1.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并且专属性强。

  • 标签: 呋麻滴鼻液 盐酸麻黄碱 呋喃新林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紫云黑豆裂解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紫云黑豆裂解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巨噬细胞吞噬活力及溶血素生成的影响。结果紫云黑豆裂解明显增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增殖,促进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力和溶血素抗体生成。结论紫云黑豆裂解明显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治疗组用生理盐水250ml加入丹红注射40ml,静脉滴注,1日1次;对照组用生理盐水250ml加入复方丹参注射20ml,静脉滴注,1日1次,均为14天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并观察治疗前后肢体肌力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神经功能缺损均有非常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改善血粘度的作用均优于复方丹参注射

  • 标签: 脑梗 丹红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用HICN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杀菌效果。方法将罗氏培根基上生长的典型结核分枝杆菌菌落,制成约1个麦氏浊度浓度菌悬,试验组用两倍菌悬液体积的HICN分别处理结核分枝杆菌菌液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35min、40min、45min、50min、55min、60min后,接种于罗氏(L-J)培养基斜面,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HICN。一并放到37℃培养箱培养42d后观察生长情况,并取培养后的菌落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对照组各培养管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良好,菜花状菌落典型,布满整个培养基,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可见典型结核分枝杆菌形态;经HICN分别处理5min、10min、15min、20min后观察组各管结核分枝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生长,但生长情况依次呈递减趋势,涂片镜检可见结核分枝杆菌形态;经HICN分别处理25min、30min、35min、40min、45min、50min、55min、60min后观察组各管无菌落生长。结论两倍于菌悬浓度的HICN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杀菌作用,杀菌时间≥25分钟,因HICN是较好的溶血剂,实验室可采用HICN处理带血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涂片检查。

  • 标签: HICN液 结核分枝杆菌 杀菌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银杏达莫注射的不良反应。方法利用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检索2000-2010年7月收载的中文医药期刊,以银杏达莫,不良反应或过敏为检索词,从中筛选出银杏达莫注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评价的报道,通过阅读全文,剔除综述性报道、重复病例等报告后,对报道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银杏达莫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主要集中在中老年冠心病、血栓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身上。结论银杏达莫注射疗效确切,临床使用安全,但需在用药过程中进行监测。

  • 标签: 银杏达莫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新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康复新对患处外用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康复新组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康复新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肉芽组织增生,加速病损组织的作用。

  • 标签: 带状疱疹 康复新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在临床各科应用后的疗效以及病理药理依据。方法收集丹参川芎嗪注射在本院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骨科的临床资料,结合药理病理学,总结出丹参川芎嗪在临床各科应用的具体疗效和理论根据。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作为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的单体中成药,应用范围广泛,可探讨开发在其他科的应用。

  • 标签: 丹参川芎嗪 活血化瘀 微循环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观察参麦注射联合丹红注射治疗气阴两虚兼瘀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参麦注射联合丹红注射治疗气阴两虚兼瘀型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 标签: 糖尿病 参麦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瓜萎皮注射合参附注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根据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常规治疗给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辩证加用瓜蒌皮注射合参附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2.0%高于对照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瓜蒌皮注射合参附注射治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瓜萎皮注射液 肺心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阿奇霉素注射中乙醇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PolyethyleneGlyco30m×320μm×0.5μm)起始温度为50℃,维持7分钟,再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110℃;进样口温度为190℃,检测器温度为220℃;进样量1μl。结果乙醇与内标物正丙醇分离度符合要求,其他辅料无干扰;乙醇浓度在2×10-4~8×10-4ml/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精密度实验RSD为0.8%;平均回收率99.3%。结论气相色谱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测定阿奇霉素注射中的乙醇含量。

  • 标签: 阿奇霉素注射液气相色谱法乙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