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的发生率、发作类型及发作机制。方法收集脑卒中患者531例,其中继发癫痫42例。对42例继发癫痫患者的发生率、发病时间、癫痫类型的相关性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为7.90%;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差异不明显;脑卒中癫痫以迟发型居多。结论脑卒中癫痫发作发生率较高,癫痫发作类型及发作机制存在差异。

  • 标签: 卒中后癫痫 发生率 发作类型 发作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癫痫应用奥卡西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2012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接收的癫痫28例患者,对其应用奥卡西平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较好,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卒中后癫痫 奥卡西平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枢性疼痛(centralpost-strokepainCPSP)是脑卒中发生的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pain,NP)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与脑损伤区域相对应的躯体部位的疼痛和感觉异常1。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卒中 疼痛
  • 简介:摘要中期,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的反应有脑功能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逐渐的失效。脑功能的退化会造成机体的反应逐渐的迟钝,机体的免疫功能的逐渐失效会使机体受到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增大。但是中后期免疫系统对机体不同器官产生的反应是双相的。中期因为机体的免疫系统逐渐的失效,机体对于外界细菌、病毒的阻挡功能下降,病毒入侵机体,引起机体患各种炎症。其中尤以肺炎为主,肺炎加剧对机体的免疫系统的破坏,这是造成机体死亡的关键。本课题研究机体中后期免疫系统产生的反应,机体因为免疫系统的失效产生的各种病症,以及对机体实施的救助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癫痫患者烧伤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0例烧伤癫痫患者从一般护理、创面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期护理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癫痫烧伤患者护理经验。结果9例患者创面治愈出院,1例患者创面未愈合自动要求出院。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癫痫发作,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癫痫烧伤患者综合性护理,有利于控制和预防癫痫的发作,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促进创面的愈合。

  • 标签: 癫痫 烧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癫痫的发病原理,临床特征,病中治疗和病后恢复,经过系统的研究来提高临床认识和医治质量。方法对我院接收的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例档案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次分析的案例,脑卒中癫痫的发病的发生率为8.87%,女性发生率为2.42%,男性发生率为6.41%,脑卒中癫痫的的早期发生率比晚期发生率高得多,几乎是2倍还多,脑卒中的发生类型,性质与病灶部位有关,易发生癫痫的病灶是皮质病灶。结果对脑卒中癫痫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理进行探讨,脑卒中癫痫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皮层病灶更易发病,并且基本上是全面性发作,治疗及时可有效控制。

  • 标签: 脑卒中后癫痫 发病机理 临床资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综述近10年来癫癎相关文献,总结癫癎的临床特点。癫癎总的发病率在4.9%~15.1%之间,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癎发病率最高在6.7%~28.6%之间,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出血性的癫癎首发时间明显早于缺血性;出血性中继发的癫癎以全身性发作为主,缺血性则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在癫癎患者,发病部位位于皮质的占42.4%~80.9%,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 标签: 卒中癫癎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创伤发生创伤癫痫(post-traumaticepilepsy,PT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颅脑创伤病人213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统计其与创伤癫痫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是否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否行开颅手术方面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结论对于伴有PTE高危因素的患者,我们主张积极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

  • 标签: 创伤后癫痫 颅脑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对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抑郁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高压氧治疗对抑郁的影响。结果在治疗一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程度显著比对照组患者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抑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压氧 卒中后抑郁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抑郁量表(ThePatientHealthQuestionnaire-9,PHQ-9)在抑郁疾病(post-strokedepression,PSD)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版(TheChineseClassificationofMentalDisordersversion3,CCMD-3)为标准,对比观察抑郁量表(PHQ-9)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在抑郁疾病筛查诊断方面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预测值差异。结果依据CCMD-3量表诊断结果,38例患者确诊为抑郁,发生率为38.00%(38/100)。抑郁量表(PHQ-9)对抑郁疾病筛查灵敏度为92.11%(35/38)、特异度为98.39%(61/62)、阳性预测值为97.22%(35/36),均显著高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筛查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结论应用抑郁量表(PHQ-9)对抑郁患者的筛查效果良好,灵敏度高,准确性高,有临床实践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抑郁量表 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音乐运动疗法对抑郁(PS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52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仅接受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接受运动康复训练+音乐疗法,共治疗3周,疗法前后分别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析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组患者的HAMD和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HADM和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运动疗法可缓解PSD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其睡眠质量。

  • 标签: 音乐运动疗法 卒中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吞咽障碍患者40例作为治疗对象,并观察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愈8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吞咽障碍,内外结合,标本兼治,效果显著,为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卒中后 吞咽障碍 针药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套科学、实用、行之有效的,能提高脑卒中后遗症(失语)病人的语言交流能力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80例脑卒中失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将失语患者根据不同失语类型进行个体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语言功能恢复的变化。结果护理4周,研究组患者失语严重程度分级低于对照组X2=4.29,P=0.012,语言商AQ评分,较护理前提高P<0.05,研究组患者AQ评分t=8.46P=0.005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失语患者进行个体化管理可提高病人的语言交流能力,增强病人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人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 标签: 卒中 失语 个体化管理 语言功能
  • 简介:摘要临床上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便是吸入性肺炎,而患者一旦在急性并发肺炎,则更容易导致死亡的发生。这也使得临床在救治急性患者时,对急性肺炎的早期风险识别和预防尤为重视。因此,笔者就经过对近年来的急性患者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论述目前临床上针对急性肺炎的早期风险识别措施以及预防措施,以供相关医护人员参考。

  • 标签: 急性卒中后肺炎 早期风险 识别和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失语患者抑郁发生情况。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运用医院版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对我院失语患者进行测评,根据年龄是否大于75周岁,分为非高龄组和高龄组,并分析两组抑郁发生率及抑郁严重度。结果高龄组失语患者抑郁发生率为68.42%,显著高于非高龄组44%。两组抑郁严重度虽无统计学差异,但高龄组重度抑郁发生率高于非高龄组。结论高龄失语患者更易发生抑郁。因此,对于高龄失语患者应早期进行抑郁情绪评估,及时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卒中 失语 抑郁 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
  • 简介:摘要随着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的不断进步,研究其相关问题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一般资料与方法,在得出相应结论的同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就此提出了个人观点与看法。

  • 标签: 重复经颅磁 刺激治疗 卒中后抑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癫痫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402例颅脑外伤患者48例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外伤癫痫的危险因素与脑外伤严重程度、类型以及硬脑膜的完整性有密切相关,主要发作形式为局限性发作,系统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可以降低癫痫发作。结论脑外伤在急性期尽早正确处理和通过手术消除潜在的癫痫病因可以降低癫痫发生率,系统抗癫痫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癫痫发作。

  • 标签: 颅脑外伤癫痫临床特征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