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E是否可以联合Lac指导术后患者复苏。方法研究入选120例非感染术后患者。抽取T0和T6点时动脉和上腔静脉血气,评价BE和反应组织灌注指标的相关性以及BE和反应流量指标的相关性。根据T6点时BE和Lac分成4组,比较组间△PCO2、ScvO2、6小时乳酸清除率、12小时乳酸清除率。结果T0点时BE和Lac有相关性。T0和T6点时BE和△PCO2、ScvO2有相关性。BE≥-3mmol/L组内,Lac达标与否,组间△PCO2、ScvO2、12小时乳酸清除率均达标;Lac≥2mmol/L组,6小时乳酸清除率不达标。BE<-3mmol/L组内,Lac达标与否,组间△PCO2、ScvO2、12小时乳酸清除率均不达标;Lac<2mmol/L组,6小时乳酸清除率达标。结论BE可以联合Lac指导术后患者复苏,BE比Lac提前反映患者的循环状态,避免单用Lac导致的复苏过度或者复苏不充分。

  • 标签: 术后患者 复苏 碱剩余 乳酸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6期
  • 机构:人类是习惯性动物,喜欢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行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最新研究发现,习惯的养成不仅受到“寻求利益”的动机驱使,而且还受到“代价考量”制约;与“代价与利益”两大要因关联的神经元在大脑中发育成熟,最终导致习惯的养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剩余羊水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为羊水量正常组、羊水量偏少组、羊水量过少组。统计分析三组宫内感染、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差别。结果羊水量过少组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于另外两组(P<0.05);三组间羊膜腔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的剩余羊水量过少可导致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升高。

  • 标签: 胎膜早破 羊水指数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血气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固体肝素锂锌平衡的动脉血气针采集动脉血,剩余血液进行生化检验,同时对患者采取静脉血进行生化检验,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两种采血方法检测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酞酶、血尿素氮、尿酸、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肌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位超过1/2CLIA’88,在实验室允许误差范围内。结论采用动脉血气分析剩余血可以同时进行生化检测,结果可靠,减少重症患者检验性失血,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动脉血气 剩余血 危重患者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VF/ICSI-ET治疗周期中第三天(D3)移植冷冻后剩余可利用胚胎继续体外培养的囊胚形成情况及意义。方法将D3移植冷冻后剩余的可利用胚胎通过序贯培养至囊胚阶段,将可利用囊胚进行冷冻,在未妊娠患者下一周期将其解冻移植,比较同时期通过冷冻解冻D3移植后的胚胎的植入率、妊娠率、多胎率和流产率。结果402例不孕症患者D3移植冷冻后剩余的胚胎2807枚形成囊胚2001枚,可利用囊胚1074枚,将可利用囊胚冷冻;其中43例未妊娠患者的65枚囊胚在下一周期解冻后移植,其植入率47.0%极显著高于878例患者的1814枚卵裂期胚胎解冻后移植的植入率21.3%;而妊振率65.1%显著高于解冻后卵裂期胚胎的妊振率37.9%;多胎率和流产率无性显著差异。结论囊胚体外培养可以筛选出具有发育潜能的剩余胚胎提高可利用胚胎数和临床妊娠率。

  • 标签: 剩余胚胎 胚胎培养 囊胚 序贯培养
  • 简介:摘要介绍科室护士绩效二次分配的具体方法。通过按岗定酬、按工作量定酬的原则,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 标签: 绩效分配 护士
  • 简介:摘要医疗机构实施绩效工资一直受到国家政策的约束和调节,然而在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背景下,仍然有部分医院采用按业务收入提成的内部分配方式,偏离了改革方向。本文就其改进对策提出建设性意见,其目的是使医院绩效考核步入正常运行轨道,作到职工收入增长与医疗效益提高相适应。

  • 标签: 绩效工资 分配 步入 良性循环轨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动脉血气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研究,以2014年1月~2015年5月,ICU收治的104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桡动脉采集外周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后,进行生化检验,同一时间从颈内静脉抽取中心静脉血,进行生化检验,同法质控。结果研究显示,动脉血气剩余血ALT、AST、ALB、Cr、BUN、Ga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气剩余血K-、Na+、Cl+、血糖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水平分别为0.88、0.85、0.88。结论动脉血气剩余血可用于危重患者部分生化指标检验,但部分指标需要进行转换计算。

  • 标签: 动脉血气 剩余血 危重症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绩效奖金分配的方法在内镜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奖金分配标准,将每月奖金按岗位、职称、年资和工作量分配。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医护人员奖金明显提高,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结论应用绩效分配制度,提高医护人员能动性及积极性,缩短内镜预约时间,增加工作量,提高病人、医院满意度。

  • 标签: 绩效奖金 内镜室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急诊人力资源分配中的应用。方法分析目前急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弊端,并依照护理程序对急诊护理人力资源进行配置。结果采用护理程序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配置,首先是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其次是增强了急诊护理人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再者,进一步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能力,以及对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能力。结论依照护理程序对急诊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具有显著优点,在克服传统人力资源配置缺点基础上,更好的发掘了急诊护理人力资源潜能,为急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值得借鉴。

  • 标签: 护理程序 急诊护理 人力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部实施垂直管理,对护士实施分层管理、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管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及水平。方法2014年8月开始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以工分积分制为基础,对护士的工作分层级、工作量、工作质量3部分进行考核,绩效考核结果公开、公平、公正的进行量化,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绩效薪酬管理。结论护士大专以上学历增加了56.3%,中专学历减少90%,职称结构趋于合理,副主任护师增加100%,主管护师增加116%,护师增加34.9%,护士减少14.7%;合同制护士与编制内的护士薪酬待遇提高26.7%,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个人能力及特长发挥提高37%,分层级管理及绩效考核制度激励护士履职提高29.2%,护理管理方式满意率提高37%;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平均分对比提高3%;连续4年坠床的例数及发生率逐年递减,熟练掌握急救技术护士人数增加40%;护士离职率逐年降低;病人满意率增长1.61%;综上所述说明新的绩效模式提高了护士学习积极性、晋升职称积极性、护士满意度、业务能力等综合能力,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离职率降低,病人的满意率也得到了提升,适合基层儿童专科医院使用。

  • 标签: 儿童专科医院 护士 绩效管理 薪酬分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绩效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按医院护理人员绩效管理二次分配原则和护理动态质量考核标准,设计妇产科绩效考核的指标、权重、标准分值及计算方法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绩效管理,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结论绩效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 标签: 护理薪酬 绩效考核 实践
  • 简介:摘要奖金是医院效益再分配的一部分,也是激励护理人员的有效经济杠杆。为建立新形势下科学、高效的护理管理模式,使手术室护士奖金分配制度更加合理、完善,实现其有效的经济杠杆作用,并且利用这一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使技术风险责任与奖金报酬成正比,近年来,我们在响应医院的政策要求下,结合本科室的工作特点,将护士分级制度也体现在奖金分配中,并以此制定出一套新的奖金分配方案,现将其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 标签: 手术室 奖金 分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践,评价口服药自动分配包装机在医院药房的应用情况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介绍自动分配包装机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结合实际操作,分析其优缺点,为其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和管理措施。结果与结论自动分配包装机提高了口服摆药工作效率,体现了智能与准确,为临床提供了方便,虽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提高了总体医疗质量及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是实现现代化药房的必然趋势。

  • 标签: 住院药房自动分装包药机单剂量分析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生化检验中采用血气分析的动脉剩余血以减少重症患者检验性失血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固体肝素锂锌平衡的动脉血气针采集动脉血,将剩余动脉血用于生化检验(试验组),并且在对静脉血进行采集并用于生化检验(对照组),对这两组的检测结果和患者的失血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方法在总蛋白和直接胆红素以及肌酐等上进行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血气分析的动脉剩余血进行生化检验,结果准确,可以有效地减少重症患者的失血量。

  • 标签: 动脉剩余血 血气分析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分配方案在医院行政人员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某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200名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医院现行行政人员绩效管理政策的问卷,为新型分配方案提供参考。结果医院现行绩效分配方案行政管理人员满意度调查表得分为(75.76±7.63)分,且在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个人与专业发展机会及工作待遇、同工同酬方面满意度较低,新型绩效分配方案可从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个人与专业发展机会及工作待遇、同工同酬方面进行改进。结论建立新型医院行政人员绩效管理方案打破了医院传统的定额分配模式,在充分体现行政人员劳动价值,提高行政人员满意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院 行政管理人员 绩效管理 分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