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内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物理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1~2013年接收治疗的100位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各50人,为对比组提供一般的手术治疗,而研究组则需在对比组的医疗基础上增加肺部物理治疗,之后进行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概率、住院时间、呼吸仪使用时间和指脉血氧饱和度的比较。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方式的治疗后,研究组内患者肺部感染率为4.0%、住院时间位12.5±2.0天,较对比组内患者感染率18.0%、住院时间22.5±2.1天来说,要小很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内患者使用呼吸仪的时间为4.5±1.21天,而对比组内患者使用呼吸仪的时间达到了6.30±1.73天,也是比研究组使用的时间更长,之后进行指脉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测量结果显示,研究组内患者的指脉血氧饱和度为95.20%±1.10%,比对比组内患者测量数据92.30%±1.09%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达到优良的概率为92.00%,而对比组却仅有6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治疗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有着良好的效果,能起到抗肺部感染、减短住院时间及呼吸仪使用时间的作用,应该得到社会的共同重视。

  • 标签: 内脑出血患者 物理治疗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物理性损害对ICU护士的影响。方法调查我院ICU护士共55名在近两年因工作环境造成的身心影响的因素。结果其影响因素包括机械性损伤、噪音污染、利器损伤、暴力伤害、电离辐射等。结论从已知的影响因素着手进行积极综合有效的防护,从而降低职业性危害的发生。

  • 标签: 物理性损害 ICU护士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特拉唑嗪合并物理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3例产后尿潴留患者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盐酸特拉唑嗪合并物理治疗和单纯物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9%)高于对照组(76.7%),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特拉唑嗪合并物理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产后尿潴留 物理治疗 盐酸特拉唑嗪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康复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上半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加用运动疗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助运动疗法,对比两组干预效果以及膝关节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为82.69%;观察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物理因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较干预前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观察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物理因子辅以运动疗法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膝关节评分明显提高,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康复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应用物理疗法的护理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98例骨质增生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为49例,予以常规的护理手段,研究组为49例,应用物理疗法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96%),总有效率为(93.88%),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85.71%),总有效率为(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予以物理疗法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治愈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物理疗法 膝关节骨质增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单次手法、物理治疗颈型颈椎病对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门诊收治的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根据治疗手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物理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单次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关节活动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单次手法治疗10min以后直到第二天,疼痛都有明显的下降,与对照组的物理治疗相比,有显著的优越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以后的第2天,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也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单次手法,能够在短期内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关节的活动度,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物理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单次手法 物理疗法 颈型颈椎病 疼痛 关节活动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次手法结合牵引对比物理治疗颈型颈椎病在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方面的不同影响。方法随机将9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成采取手法结合牵引治疗的A组与实施物理治疗的B组,依据疼痛目测评分法评估治疗前后患者压力疼痛阈值变化及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比较两种不同疗法的即刻疗效与短期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0min与第3天A组与B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B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高于A组,压力疼痛阈值低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关节活动度的改善,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在改善慢性颈痛患者疼痛目测评分与压力疼痛阈值及关节活动度方面,无论是即刻疗效还是短期疗效单次手法结合牵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物理治疗。

  • 标签: 单次手法结合牵引治疗 物理治疗 颈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哈尔滨市女初中学生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的现状。方法本研究共调查哈尔滨市12~15岁女初中学生650名,在对女初中生举办生殖健康讲座前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女初中生对妇科疾病、艾滋病传播途径、避孕方法等知识的知晓率较低,获取生殖健康知识主要途径为学校与报刊书籍,92%以上的女初中生认为有必要举办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讲座及健康心理咨询。结论初中学校应该与有关卫生保健机构联合强化女初中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多途径提升其生殖健康知识的认识水平。

  • 标签: 哈尔滨市 女初中生 青春期 生殖健康 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