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人文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人文护理组)3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0例。结果观察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文知识、对人文关怀态度、对人文关怀行为、人文环境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P<0.05,研究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文关怀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人文的认知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人文护理 精神分裂症 康复
  • 简介:摘要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的早发现、早治疗,长期有效的综合干预对取得良好的远期临床疗效至关重要,多元化的综合干预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 标签: 首次发作精神分裂 干预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精神病,病因复杂,尚未阐明。颅脑影像学诊断手段的发展和应用大大的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病变的诊断,目前广泛的应用于治疗效果评价及预后预测等。不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侧重点不同,对不同时期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效果也存在差异。本文就常用颅脑影像学诊断手段、应用范围及效果等做一综述。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颅脑影像学 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拒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8例有拒食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拒食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一般护理措施。结果有针对性的、恰当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拒食行为,经过精心护理后,93.1%患者的拒食行为不出现或偶尔出现。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正常进食,保证了患者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是患者康复治疗的必要条件。

  • 标签: 拒食 精神分裂症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本了解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基本要求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方法对生活在社区中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所有病人均采用Camberwell需求评定量表(CAN),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进行评定。结果CAN需求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婚姻状况的患者有显著差异,在基本生活和生活自理上源于家庭帮助明显高于社会帮助,CAN需求与SAPS,SANS,SSQ显著相关。结论影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主要与患者自身精神症状与社会支持程度有关。

  • 标签: 社区 精神分裂症 需求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缓和改善精神分裂症退缩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自拟生活技能强化训练项目,分组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显著进步37.8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生活技能强化训练能有效改善和减缓患者的生活技能强化训练衰退,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技能 训练 精神分裂症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通过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康复状态量表(MRSS)量表分别评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康复效果,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干预一年后,本组患者PANSS和MRSS评分低于出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能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改善和缓解症状,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将68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4例和利培酮组34例。以阴性症状量表(SANS)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SANS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在体质增加、内分泌失调与锥体外系方面少于利培酮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均好,阿立哌唑不良反应较少,依从性高。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阿立哌唑 利培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与其人格之间的联系,为有心理问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随机选取了我院病房内符合研究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经知情同意书告知后愿意参加研究的共63例研究对象,采用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工具对于他们进行调查。然后将SCL-90测定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并与EPQ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具有差异;其配偶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其人格特征有一定相关性。结论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在抑郁﹑焦虑﹑恐怖等和人际敏感及主观的躯体不适感的因子中,都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在EPQ人格各维度与SCL-90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常存在长期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又使其产生一定的自身压力,在应激事件的刺激下会有恐怖和紧张出现,且易受暗示,从而产生主观的躯体不适感,同时又因存在人际敏感反作用加重了他们躯体化不适和抑郁、焦虑、恐怖等负性情绪的表达。抑郁情绪,易冲动又难以平静所以对各种心理社会性刺激事件常表现出过于强烈的心身反应。同时他们掩饰性高,由于过分的掩饰使他们出现出现与内心体验相反的外部情感表达,这又使他们在自身情绪宣泄通道受阻,自身心理调节功能受损,正是这个原因使他们在不善于表达和疏泄自己负性情绪更显情绪不稳定。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 人格特征 SCL-90 EPQ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立哌唑组39例,利培酮组39例,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3、6、8周末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催乳素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的显效率分别为92.31%和89.74%,疗效相当。阿立哌唑组锥体外系副作用、体重增加和月经周期改变较利培酮组少而轻。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药物不良反应比利培酮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

  • 标签: 阿立哌唑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对目前较受关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定义与分类进行了阐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障碍的起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介绍了临床常用的评估方法、药物治疗与非药物辅助治疗的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 标签: 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行为认知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院主要针对目标性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干预的效果方面进行相关分析。方法主要针对2010年到2012年到本院进行治疗的68例精神分裂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分组治疗,随机抽取其中的35(51.5%)例患者,将其分到实验组,应用目标性护理模式进行其精神分裂的生活质量干预,将剩下的33(48.5%)例患者分到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精神分裂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长期的治疗,发现实验组的患者有明显的好转迹象,而对照组的患者与实验组的患者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目标性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有着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目标性护理模式 精神分裂 生活质量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实施护理访谈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前对他们的家属实施护理访谈,采用SCL-90对80例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访谈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与常模比较,其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敌对、恐怖和躯体化7项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患者的配偶有4项因子分得分高于患者的子女或父母的得分(P<0.05)。干预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SCL-90各项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访谈能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尤其是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缓解家属的心理压力,给患者一个良好的家庭康复环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首发精神分裂症 家属 心理健康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精神病患者发生烧伤并非少见,最常见的现象是患者不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2011年我院收治了1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重度烧伤的患者,在积极加强原发病和烧伤治疗的同时,针对该患者的病情制定了特殊的干预措施,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烧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12周,以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病情,计算复发率;以自制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为0,干预8周PANSS评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12周PANS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复发率为13.3%(4/30)。12周末两组依从性评分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疾病的复发。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齐拉西酮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过程中的优良效果与不良的反应。方法将6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人,实验组使用齐拉西酮,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药物来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8周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表明两药对精神分裂症均有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静坐不能及体重增加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进行有效分析,发现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的引发原因各有不同,将其中的药物元素与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对比研究,能够找到相关的解决措施,并且对病人的情感状况与年龄因素也进行相应对比,发现了情绪化与身体机能也是影响药物效果的主要原因,发现齐拉西酮对各种不良现象的改善技巧,同时也呈现出了较好的齐拉西酮的使用标准。

  • 标签: 齐拉西酮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