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抢救蜂蛰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9例蜂蛰伤患者,总结蜂蛰伤的抢救措施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在接受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后,17例患者得到有效救治,2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患者年龄大,病重,机体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蜂蛰伤后应及时为患者进行创面清理,并及早开展保肝和血液净化治疗,尤其是重症患者早期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可使临床治愈率得到提高。

  • 标签: 蜂蛰伤 血液净化 救治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洁净技术的发展,净化空调系统在降低手术感染率和创造良好的手术室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洁净手术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净化空调系统可以对室内的温湿度及空气中的非生物粒子和生物粒子均加以控制,从而达到净化效果,为洁净手术室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加强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的管理,看清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的发展趋势,对于洁净手术室的正常运行乃至整个医院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净化空调系统 管理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绪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血液透析(HD)组及血液透析滤过(HDF)组,每组各有患者51例,患者在入组前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抑郁评分,同时检测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含量。结果入组前HD组和HDF组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CRP、IL-6、HCY、以及AGEs含量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HD组和HDF组患者的抑郁评分、CRP、IL-6、HCY、以及AGEs含量与入组前相比均有下降,且HDF组患者有更明显的下降,与入组前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没有明显差异,经治疗后,各指标均有下降,但HDF组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大于HD患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液中CRP、IL-6、HCY、以及AGEs的含量,并能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净化 血液透析 情绪 治疗
  • 简介:摘要无菌制剂车间主要包含A、B、C、D四个洁净级别,其中A级洁净区更是生产车间工艺流程的核心,是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它对药品能否实现安全有效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各种新技术和新形式的出现,净化空调行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通过采用新式的布局设计,可确保A级洁净区符合其实际生产所需。本文根据制药企业洁净厂房的生产特点,重点介绍目前实现A级洁净区的各种形式及其优缺点。

  • 标签: A级洁净区 循环风机组 液槽龙骨+刀口过滤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接受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120例,患者均伴有皮肤瘙痒的症状,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7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给予HD(血液透析)+HP(血液灌流)治疗,b组给予HD+HDF(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组给予HD+HP+HDF治疗,对比3组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情况。结果a组与c组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5),而a组与c组之间的疗效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接受HD+HP、HD+HDF、HDF+HD+HP等措施进行治疗,均可以对患者的瘙痒进行缓解,其中HDF+HD+HP治疗与HD+HP治疗的疗效更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净化 尿毒症 皮肤瘙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接诊的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90例,将其按照透析方式的不同分为HP组(血液透析加灌流)130例、HDF组(血液透析滤过组)130例、HD组(血液透析)1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12周的透析治疗,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等,对比三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和舒适度。结果HP组和HDF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1~3分、4~6分人数高于HD组,7~9分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的舒适程度无对比差异,P>0.05。结论无论是血液透析加灌流、血液透析滤过,还是常规血液透析,加强对患者的耳护理干预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皮肤瘙痒程度。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净化方式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的血液净化方式分别是血液灌流(HP)、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CRP、Hct、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的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的血液灌流,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血液灌流 血液净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血透透析+血液灌流(HD+HP)三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5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三组血液透析(HD)组25例,血液透析滤过(HDF)组25例,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组25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HD+HP、HDF组PTH有显著性差异(P<0.05),H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HD+HP、HDF组的PTH清除率优于HD组(P<0.05),HD+HP组与HDF组的PTH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降低PTH有差异,其中HD+HP组、HDF组较HD组相比,能更好的清除PTH,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净化 尿毒症 PTH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尿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人。A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HD)、B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HDF)、C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三组病人分别测量观察起始、第3个月、6个月透析前CRP,IL-6,TNF-α的血清含量。测量时间为观察起始,观察第3个月、6个月。结果HDF及HD+HP治疗组3个月及6个月后较观察前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较同期治疗的HD组患者水平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HD治疗组3月及6月后CRP、IL-6、TNF-α水平无明显改善。结论MHD患者均存在微炎症状态,HDF及HD+HP可以降低CRP、IL-6、TNF-α水平,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微炎症状态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灌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遵循随机抽样原则,以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甲组接受HD,乙组接受HFHD,丙组接受HD+HP,丁组接受HD+HDF,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在肾性骨病相关因素上的改变。结果治疗后甲组与乙、丙、丁组相比,在肾性骨病相关因素上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相关因素的影响有所不同,单纯使用HD无法得到理想的治疗目标,与HD+HP、HD+HDF两种血液净化方案相比,采取HFHD,有无需血液灌流器与置换液的优势。

  • 标签: 血液净化方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骨病 相关因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炭肾串联、血液透析过滤与通透析三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9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患者。A组采用炭肾串联血液透析法进行治疗,B组采用血液透析过滤进行治疗,C组采用普通透析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对A、B、C三组患者透析前和透析后3、6、9个月的残余肾功能及血液指标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透析效果优于血液透析过滤,血液透析过滤效果优于普通透析。A组的血液指标低于其他两组。结论炭肾串联血液透析较血液透析过滤与通透析能更好的保护患者的残余肾功能。

  • 标签: 血液透析 炭肾串联 残余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肾脏衰竭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以及血液透析滤过3种血液净化方式治疗的效果探究。方法将156例慢性肾脏衰竭患者分组分为A组(血液灌流治疗)、B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和C组(血液透析治疗),每组52例。对三组治疗前后的甲状旁腺素水平状况进行分析。结果A组治疗后的甲状旁腺素水平状况优于B组、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治疗后的甲状旁腺素水平状况优于C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脏衰竭其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适合推广。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血液净化的技术发展很快,对人类身体的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有关血液净化的医学知识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血液净化有多种方式,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和腹膜透析等。低分子肝素的抗凝作用对血液净化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大帮助,为了证明低分子肝素相比普通肝素更具有优势,我们选择50例患者分两组进行研究,得出了这一结论。

  • 标签: 血液净化血液透析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净化患者应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61例血液净化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4例患者选择综合的心理护理,对照组27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身体和心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汉密尔顿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都没有明显差异(P>0.05),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无论在抑郁评分还是焦虑评分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净化患者接受综合心理护理,可消除负面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安全性高,可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血液净化患者 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的护理过程中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血液净化的80例患者,对80例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护理安全管理。观察80例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总结在血液净化护理总易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本次研讨中8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6.25%,其中,出现焦虑、抑郁的患者6例,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为7.5%;出现穿刺针脱落的患者为4例,发生率为5%;出现治疗告知没有及时记录3例,发生率为3.75%。结论患者的不良情绪是导致不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增加心理护理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耐心是提升血液净化护理的关键。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理 安全管理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接诊的156例血液净化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78,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和对照组(n=78,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利用汉密尔顿抑郁估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估量表(HAMA)了解患者抑郁、焦虑情况。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血液净化患者的HAMD、HAMA评分对比,差异均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血液净化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液净化 心理护理 效果 观察
  • 简介:

  • 标签: